韓瑞英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婦幼保健所010300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改變,整體護理的開展,心理學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在各科護理實踐中,特別是外科手術病人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外科疾病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手術,而手術的本身就是對身體的創傷和組織的破壞,會給病人帶來疼痛、出血、損傷,手術還可出現感染和病發癥,無論手術的大小,手術作為一種刺激,會引起病人的一系列消極的心理反應,如:焦慮、恐懼、緊張、憂慮等等。加上心理因素所帶來的不穩定的情緒和心理功能的變化,直接影響手術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根據病人的心理素質、性格特點、文化背景、社會地位、人際關系以及病人對疾病的認識性、敏感性、耐受性的不同,了解病人的心理過程及個性心理特征,積極實施有效的心里護理措施,是關系到手術成敗的決定因素。
1.1 焦慮和恐懼:病人會對疾病的病因、轉歸和預后擔憂,會對某些檢查和治療產生焦慮和恐懼。它們希望對疾病做深入的調查,但又怕出現可怕的后果;它們反復詢問病情,但又對診斷半信半疑,憂心忡忡;病人會表現為為一點小事吵吵嚷嚷或抑郁哭泣,睡不好覺,吃不好飯;也會有些反常行為。
1.2 否認和懷疑:臨床上會經常看到有些病人否認自己有病,尤其是一些預后不良的疾病。自我否認是一種自我防衛方式,可以避免過度的焦慮和恐懼。大多數病人否認過程會逐漸消失而適應。懷疑表現為對周圍事物異常敏感,身體上某一部位稍有異常感覺便亂猜測,聽到別人低聲細語就以為是說自己病情嚴重或無法治療。
1.3 抑郁:患者意味著失去健康,同時還可能失去身體器官的完整性,較好的容顏和身體形象,獨立、隱私、前程、工作、愛情和經濟上的損失等。而抑郁途徑與諸多喪失有關,抑郁是一種悶悶不樂、憂愁壓抑的消極情緒,其表現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故作姿態,極力掩飾;有的少言寡語,對外界任何事情都不敢興趣;有的哭泣不語;有的則自卑自棄,放棄治療,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
1.4 退化和依賴:病人進入病人角色之后,大多產生依賴心理。因為一個人得了病之后會自然受到家人的照顧和周圍同志的關心,同時通過自我暗示,病人會變得被動依賴,情感脆弱,甚至帶點幼稚。只要親人在場,本來自己能干的事情,也讓別人干,本來能吃下去的東西幾經勸說也吃不下去,希望得到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否則會感到孤獨和自憐。
1.5 認知的改變:在感知方面,意識清醒的病人可表現為:遲鈍,也可表現為過于敏感,以至產生錯覺和幻覺,有疑病傾向的病人可以強烈的覺察到內臟器官的活動,枯燥的住院生活可以使病人產生度日如年的錯覺,有些病人會發生定向障。記憶力方面:有些病人不能準確的回憶病史,不能記住醫囑,甚至剛發生在身邊的事,剛放在身邊的東西也難以記起。思維方面:主要表現在邏輯思維能力受到損害。
1.6 意志的變化:治療疾病過程中,需要很大程度上改變其不良生活方式。這些挑戰需病人的意志努力,也會引起病人的意志不良變化。有些病人表現為缺乏堅毅性,稍遇困難便妥協,失去治療信心。有些病人變的缺乏自制力,感情用事。
2.1 建立好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使心理護理取得成效的關鍵。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首先應從患者入院開始,熱情接待患者,幫助其熟悉環境,人員制度,并使患者簡單了解自己的病情和給藥方案,讓其盡快適應醫院生活,從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與護理人員的言行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心理反應。通過美好的語言,端莊的舉止,親切的問候,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給予心里支持,使患者感到真誠與溫暖。具有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對護理人員傾心相談說出心理話。
2.2 客觀認識焦慮與緊張: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恐懼心理,鼓勵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恢復健康。手術中禁忌對患者冷淡,態度生硬。患者情緒低落悲傷時,應給予疏導和勸解,安慰患者或者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患者面臨手術時,會處于一種興奮狀態,這是一種積極的準備反映,它使人能夠適應環境,處理好所面臨的問題。但是過度的緊張就會影響手術中對患者的觀察及麻醉用藥。對這類患者首先要給予理解,關心患者,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否則患者會更緊張,指導患者平靜呼吸,體會放松的感覺。對憂傷、抑郁的患者,指出精神狀態對疾病的影響。隨著現代醫學的高速發展,任何疾病都不會是不治之癥,如手術后身體外觀的變化,可以通過整形技術來改善。
2.3 發揮家庭支持作用:做好家庭工作,盡可能爭取家庭的高度重視,關心和配合,使病人得到最大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平靜的等待手術,對于缺乏家庭照顧的患者,則需更加關心和重視。用自己的行動使病人產生依賴感和安全感,安心的等待手術。
2.4 術前選教:護士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說明手術的目的意義,手術的注意事項,手術的方法及簡單的操作過程。幫助病人解除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同時應及時告訴病人術前應做的一切檢查和準備工作,為手術成功起保障作用。
2.5 術中的護理:任何手術病人只要一旦進入手術室,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和恐懼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主動安慰病人,介紹手術室的設施及一些手術嘗試,使患者的緊張精神狀態迅速松弛下來,積極配合手術。當病人躺在手術臺上接受術前的一切治療、護理、麻醉及手術時,即便為其搽搽臉,稍稍頭,拍拍額頭等,都要盡量給予滿足,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消除焦慮恐懼心理。
2.6 術后的護理:無論手術大小,對病人都是一種創傷,病人常因手術后疼痛和身體虛弱不愿下床活動。日常生活依賴別人幫助,而早期下床活動有利于功能恢復,預防病發癥的發生。為解除術后病人出現心理負擔,術后病人回病房,恢復意識的時候,應以欣喜的表情、溫暖的語言,告訴病人手術很成功。并向病人表示祝賀。同時向病人說明術后的注意事項,使病人理解術后活動的必要性,以便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準確執行護理措施,盡快使病人恢復健康。
總之,心理學普遍應用于臨床,作為治療疾病的手段,目的在于能解除病人對疾病的恐懼悲觀抑郁等的不良情緒,能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與疾病作斗爭。通過心理護理,盡可能為病人創造有利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身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