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君玲
湛江中醫學校 廣東湛江 524094
護理學列為一級學科,既是對護理人員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對全國護理人員的極大鼓舞,是國家對發展護理學科的重大支持[1]。護理就是為護理對象提供高效、高質、個性化的優質護理服務,新的時期對護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對他們的培養從基礎抓起。
課前準備是教學的前提,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準備充分會令護生和教師都受益匪淺。
1.1 按護生層次和掌握能力備課:根據學齡層次和基礎的不同,護生掌握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備課時考慮到這些,學齡層次低的備課更加詳細、分析清楚、邏輯合理、解釋清晰、事例生動;學齡層次高的在解惑時,注重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其所以然。對實驗課程的備課,最好集中備課,在全校達成共識,掌握實驗課的實驗內容,如概念、目的、用物準備、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等,規范操作規程和方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
1.2 按照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要求備課:護生畢業后面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難關,特別是護士持證上崗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要分析、研究每年的考題,讓學生掌握考點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做到有備而學,引起學生重視,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近幾年,我校對于護生的備考準備,將護士執考的相關內容滲透到各門護理專業課程,包括護理學基礎的教學中[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有PBL 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等;教學手段層出不窮,有板書、教具展示、投影、多媒體等。培養護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
2.1 理論教學:在護理教學中,應根據學校、學生、內容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運用,將方法和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在課堂開始使用提問式教學,導入課程,吸引護生學習興趣;在敘課中導入臨床案例,加深護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在操作過程中掌握的要點、注意事項等。通過運用不同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章節,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有所提高。
2.2 實訓技能教學:對于演示課程,請護生上臺演示,進行情景演示和角色扮演,并安排時間讓護生總結概述;教學中,教師嚴于律己,操作嚴謹規范,一絲不茍,強化護生無菌觀念和執行“三查”“七對”制度,采用示教-分組練習-輔導-小結模式,在分組練習過程中,仔細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指導,培養護生嚴謹慎獨、吃苦耐勞精神,培養護生動手能力、應變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課程結束前進行總結歸納,重申重點、難點,布置任務讓護生思考、練習,了解護生掌握程度;課后布置作業,讓護生復習、鞏固和預習新課程[3]。
教師從“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護生學習的促進者、幫助者和引導者。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受其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個性魅力等影響。
3.1 形象魅力:通過言談舉止、音容笑貌、衣著打扮等展示教師的風度和氣質,體現其內在情感、志趣、個性及精神面貌的結合,體現專業素養。
3.2 人格魅力:內在氣質的自然流露,體現善良關愛、公平公正方面,讓護生更加投入用心聽課。
3.3 學識魅力:教師的學識魅力更能打動護生、讓其敬佩。教師需要博學多才,博而精,深而廣,隨時能分析、解答護生提出的疑問。
3.4 個人魅力:因人而異,表達方式不同,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抑揚頓挫,展示魅力。
4.1 提高護生的知識基礎:掌握教學內容并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備課和授課也并不是單一為護生掌握教學內容,而是讓護生在課后牢記基礎,深化思考提出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將教學內容消化吸收并升華,在今后臨床實踐中得以應用。
4.2 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護生在護理實踐過程中有利于創新求學意識,增強動手能力、判斷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語言溝通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
4.3 間接提升了教師專業水平:備課、查閱資料、信息收集、開拓眼界、豐富閱歷;授課時護生的疑問,接觸不同知識層面的護生,授課后的感悟,從中得到很多經驗和啟發,在制定教案時也會發現存在不足之處加以修正,并對課堂理論有了深刻的理解,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教學積累更多更豐富的經驗,促進護理學的提高和發展。
5.1PBL 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①PBL 教學法與傳統教學發的區別:PBL 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老師把實際生活問題作為教學材料,采用提問的方式,不斷地激發學生去思考、探索,讓學生利用情景,分析問題、學習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主動搜集、查閱資料,進一步學習、提高,最終解決問題。而傳統的教學法是把知識視為不可更改的定論,把教學看成是知識從外到內的輸入。學習者只需理解和記憶書本上的知識。教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在這種“灌輸式”教學模式中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PBL 的教學理念認為“問題是學習的起點也是選擇知識的依據”,因此教學過程中應“先問題,后內容”。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啟發和引導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②PBL 教學法的應用:PBL 實施過程中在討論課前將病例及問題發給學生,讓學生查閱資料,預習相關的知識點,自學總結,準備小組討論提綱。在教學課中,圍繞病例所提出的問題,首先由組長作中心發言,然后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或修正。再由教師提出新問題,讓作中心發言的學生解答,或由他人回答。若問題比較難,學生解決不了時,教師可做適當啟發和引導,如果仍不能解決,則由教師解答。教學課結束前幾分鐘內,教師做總結歸納,并強調重點和難點。此外,課堂討論前,教師應隨機地檢查學生的預習筆記,了解學生的主動學習情況[4]。課后,教師根據學生討論中的表現,實事求是、客觀地做出評定。PBL 具有兼容并包、各抒己見、學術自由的特點,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合作研究。不僅強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而且也強調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PBL在問題解決中,學生要綜合各部分知識,形成自己的解決方案,建構起與此相適應的知識。每個成員得到共同目標的指引,相互取長補短,通過活躍而融洽的討論,逐步建立協調、積極、相互尊重而充滿競爭氣氛的關系。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創新意識,實現“學會”向“會學”轉化。③PBL 教學法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PBL 教學法的優勢在于具有開放性、交互性、系統性,并且培養了學生集體協作能力,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而PBL 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也有一定的困難,因其易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該教學方法較適合于場地充裕,時間富裕的教學單位,中職護生可以試驗性開展,組織興趣小組來拋磚引玉,進行推廣。目前國內的東南大學醫學系對護理5 年制本科和7 年制碩士研究生廣泛開展,效果良好,值得大家學習。
5.2 循證護理在教學與臨床中的應用:①循證護理在教學中的應用:在校護生要注重提高運用現代網絡工具查閱國內外文獻、資料能力,循證護理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讓護生學習更加主動運用評判性思維,使護理能擺脫舊的理論和程序,運用在教學中,會拉近教學與臨床的距離。②循證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受循證醫學的影響而產生的護理觀念,近年來,護理學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開展創優質護理服務,用評判性思維尋求最佳護理方式,實施全面控制護理質量、簡化流程,降低的成本效應等,這些變化極大促進了循證護理的發展和提高。
6.1 護生產生職業疲憊感,影響就業:在學校灌輸很多關于護士職業道德、倫理道德、素質、責任與義務等知識,對護生職業道德與價值觀的構建起了一定作用,學生的可塑性和適應性都較強,職業前景充滿期待。但到醫院實習階段,耳濡目染了在醫院條件下護士職業所處的社會環境、地位等,提前產生職業倦怠感;對今后職業選擇,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6.2 護生學歷偏低,影響個人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現代醫院的管理要求,中職學生學歷遠遠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用人單位也不會接受,從而影響個人今后的發展。
6.3 付出與回報不對稱:護士職業工作繁忙,任務繁重,又苦又累。護士社會地位不高,難以承擔家庭責任,諸多現實問題。這些都影響著學校的實際教學,憑老師空泛的說教來培養愛崗敬業精神是乏力而蒼白的,沒有說服力。收入的合理分配是現階段我國面臨的一個共性社會問題。護士的付出與回報更應得到全社會的關注與支持。
6.4 教材更新慢,與臨床差距大:一項新的技術或知識從臨床運用到寫進教材,一般要5 ~7 年的時間,教材是經典、依據、范本、標準,因教材的特殊性,限制它的更新周期。這讓我們的護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部分很難與臨床直接對接,出現第二次學習理論和技能的現象。這樣即簡單否定了學校學習,又對臨床實習產生陌生恐懼感。
結語:作為《護基》教師,樹立創新教學思維,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努力吸收新的理論知識和掌握護理發展的新動向,把最新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到教學中。謹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深化教學創新,不斷更新理念和教學方法,以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護生更要加快知識與觀念的更新,增加知識儲備,努力讓自己走向??谱o理的道路,讓美麗的白衣天使飛的更高更遠。
1 李曉松.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2 毛靖.護理專業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姜安麗.護理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4 楊艷,潘瑞華.結合型PBL 教學模式在護理大專《臨床營養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6):1578-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