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瑩 宋飛峰 郭書明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心血站 貴州 都勻 558000)
護理工作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程度[1]。血站作為特殊的醫療機構其工作人員構成自然離不開護理人員。就血站業務崗位的要求護士經相應的崗位培訓后,均能貫穿實驗室以外的采供血一線崗位,在醫療、護理、檢驗三類衛生技術人員的配置上護士占比是最高的,實際工作中我們也是這樣實施的,僅我站而言衛生技術人員38人,其中護士23人,占60.5%。因而搞好護理工作對無償獻血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010年衛生部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要戰略部署,提出了在全國各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將以人為本和“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到對患者的護理服務中,在提供專業技術服務的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為他們提供全程化、無縫隙人性化護理服務,促進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充分展示廣大護士以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服務于患者的職業文化,感受到護理行業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高質量的護理服務[2]。從而改善醫患關系,促進社會和諧。
這樣的服務理念與《血站質量管理規范》(下簡稱《規范》)要求契合,也是無償獻血得到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由于血站服務對象有別于醫院,是以健康、適齡的獻血人群為主,我們護理工作的重點就是“以獻血者為中心”,對獻血者實施全程優質、人性化的服務,促進宣傳和招募更多的無償獻血者。體會如下:
首先要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我們依據《血站管理辦法》、《規范》、《獻血者健康體檢要求》、《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2年版)》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等法規建立和完善本站護理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崗位工作職責、操作規程、考核制度、各崗位的質量管理目標和監督改進措施。
依據《規范》中《血站關鍵崗位工作人員資質要求》和新進人員要求,首先對未達大學??埔陨蠈W歷的老員工制定在職學歷提高學習的激勵機制,截至2012年所有老護士均獲得大專及以上學歷;新進護士必須為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并獲得執業護士資格;再次對45歲以下護士進行血液采集、體檢、初篩、血源招募、血液成分制備與血液發放等多崗位輪崗培訓,并要求其參加全國采供血機構人員一類和三類上崗培訓,通過考試合格取得一類和三類雙上崗證書;在訓練護士熟練掌握相應的無菌技術、靜脈穿刺與消毒隔離技術、不同環節不同設備的操作與維護的前提下,按計劃實施每人每年75學時的崗位繼續教育培訓,內容涵蓋采供血機構相關專業、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等,還針對性的聘請相應專家分別進行全員血液安全與急救、獻血禮儀與溝通技巧等培訓。
對新進護士進行較為全面的上崗培訓與考核,合適者方能下科室由專人帶教,輪崗與新進護士在帶教期結束通過理論和操作考核合格者再由站長授權;其他護士則定期通過站-科兩級培訓與考核,考核結果與相應的責、權、利掛鉤。使護士的專業技能得到較為全面的提升,適應對獻血者全程化、無縫隙人性化責任制護理的要求,讓優質的服務招募和保留住更多的無償獻血者。
《規范》規定:對獻血者獻血前、獻血中和獻血后進行全程護理和情感交流[3]。這就要求護士不但要通過自己精湛的技術服務于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行業與個性的獻血者,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溝通技巧,學會用形體語言和通俗口語與獻血者或潛在的獻血者進行交流。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親切甜美的笑容、規范的操作是我們最有效的形體語言,配以溫馨恰當、真誠關懷的語言交流,可以消除或降低獻血者緊張情緒,減少獻血反應的發生率,促進獻血者隊伍建設。在注重專業技能培訓考核同時,我們將拓寬護士知識面、提升護士綜合素質的培養納入計劃,制定相應的在職學歷提高學習激勵機制、訂閱相應的書刊、聘請專業禮儀專家授課、向員工發放勵志與素質提升書籍、組織集體文體活動增強員工內部凝聚與團結協作能力等,使護士的職業素養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讓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融入采供血的各環節,增強優質護理理念的落實。
在具體的工作中,特別是獻血者來獻血及采血的全過程,做到獻血者進有迎聲、坐有詢聲、走有送聲。從健康征詢開始核對獻血者身份、明白的告知獻血的義務、權利、責任及其注意事項,在獻血者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則下再進行下一環節的流程,為獻血者提供牛奶、點心,采血前做好相應設備的調試和校準、環境的清潔消毒以確保采血安全,采血時要認真選擇合適的靜脈血管,嚴格按照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對穿刺點消毒,確保一次穿刺成功率最大化,采血中嚴密觀察獻血者情況并不間斷的與其進行情感交流,內容可以是與無償獻血密切相關的生活、醫療常識,也可以在不涉及獻血者隱私的一些個人喜好、家庭樂趣、社會新聞、電視娛樂等等;以舒緩首次獻血者的緊張情緒、拉近與再次獻血者的距離,降低獻血反應的發生率,保留更多的獻血者。如遇獻血者獻血反應要及時中止血液采集,護士要沉著冷靜不能慌張,先予獻血者撥出穿刺針用無菌止血貼覆蓋并按壓針眼處,扶其到急救床上取頭低腳高位,身上鋪以薄毛巾,觀察并詢問獻血者有何不適癥狀,囑其放松心情,為獻血者監測生命體征,必要時口服50%葡萄糖稀釋的溫水或遵醫囑靜脈給藥;一般5-10分鐘即可緩解,囑其休息完全恢復后再次監測血壓、脈膊平穩方可讓獻血者離開,并交待注意事項,必要時可護送返回。如遇反應嚴重抽搐不止的要及時送醫院急救,并進行看護和追蹤。凡出現獻血反應的均要認真做好登記并據情進行電話回訪或家訪。在獻血的前、中、后均要認真做好獻血者身份及其采血、留樣等核對。采血結束,為獻血者辦理好獻血證并頒發紀念品,送走時要對獻血者表示感謝,并告知獻血后結果查詢時間與方式,歡迎間隔時間到后再次參加無償獻血。讓整個獻血流程感受到護士的良好職業素養和血站文化,促進無償獻血良性循環。
為獻血者營造溫馨舒適、安全可靠的獻血環境是鞏固優質護理成果的關鍵。為此,我站根據《血站管理辦法》和《規范》要求,結合本站實際聘請相應專家現場指導,對整個業務用房進行專業設計和全面改造,使采供血流程更為科學、規范與合理,獻血環境更為溫馨、舒適、安全;新增的流動采血車也更加寬敞、設備配置更加合理完善,增加了獻血者對血站的信任和血液質量安全。并通過血站開放日活動向社會傳遞良性信息,獲得社會良好的口碑,給我州無償獻血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加上血站多樣化的宣傳,使我站年供血量平均遞增速度在15%的前提下沒有發生“血荒”,既鞏固了優質護理成果,又促進了無償獻血可持續發展。
[1] 衛生部.關于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衛醫政發[2010]7號).2010-01
[2] 衛生部.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2010-01
[4] 衛生部.血站質量管理規范.(衛醫發[2006]167號——附件).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