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聰
廣西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535000
輸尿管結石是尿路最常見疾病之一,好發于青壯年。合并腎絞痛是泌尿外科常見的急癥。妊娠期輸尿管結石劇烈頑固性腰痛或腹痛,保守治療無效,并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及時解除輸尿管梗阻是消除腎絞痛的關鍵。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12年12月對22例妊娠期輸尿管結石行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治療,效果滿意和安全,現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本組22例,年齡20~39歲,平均28歲。妊娠11~34周,平均26周。病程2天至3個月。術前彩超檢查均合并腎積水;結石大小 0.5cm ×0.6cm ~0.8cm ×1.5cm,其中上段結石4例,中段結石6例,下段結石12例,雙側輸尿管結石3例,8例第一次發作,14例多次發作。合并發熱4例,尿路感染6例,腎功能不全2例,發作時均有典型腎絞痛癥狀。術前均經輸液、解痙、鎮痛藥物治療,疼痛緩解不明顯,反復發作。發熱、尿路感染者控制后再行手術治療。
治療方法:選用腰麻或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取截石位,中上段結石及較小結石取頭高臀低位20°~30°。應用WOLF F8/9.8硬性輸尿管鏡,瑞士EMS氣壓彈道碎石機和可控液壓灌注泵。在斑馬導絲引導下,水壓擴張輸尿管口,直入或上挑或旋轉倒轉鏡體法進入輸尿管,控制水壓及流量緩慢進鏡,見到結石后,小結石直接用取石鉗取出,較大結石先用氣壓彈道碎石機碎石,再用取石鉗將結石取出。繼續向上進鏡觀察至腎孟,雙側結石同期處理。術中常規置F5雙J管引流。術中、術后密切監測胎兒狀況。
中、下段輸尿管結石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成功率為100%(18/18),上段結石2例因距離腎盂較近,上移至腎盂后留置雙J管,分娩后再行體外震波碎石治療治愈。平均碎石時間(15±3)min。術后1~3天均有輕度肉眼血尿,無發熱病例,無輸尿管穿孔、斷裂、菌血癥等并發癥。血尿未特殊處理,術后2~4天消失。患者疼痛、發熱等癥狀消失。早、中期妊娠者術后2周拔除雙J管。后期妊娠者分娩后擇期拔除雙J管。妊娠患者分娩后隨訪3~24個月,母嬰均正常。
輸尿管結石是尿路最常見疾病之一,合并腎絞痛是泌尿外科常見的急癥。發作時患者大多非常痛苦。疼痛劇烈難忍,臨床解痙止痛效果常不顯著,或緩解后反復發作[1]。妊娠期泌尿系結石發病率約1/1500[2]。妊娠期輸尿管結石劇烈頑固性腰痛或腹痛,保守治療無效,并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及時解除輸尿管梗阻是消除腎絞痛的關鍵。EWL治療時胎兒要受到電離輻射的損害,以及沖擊波對胎兒組織的諸多潛在影響。除此之外,沖擊波還可導致流產及早產。由于妊娠期輸尿管處于擴張積水狀態,易使輸尿管鏡到達結石梗阻部位,即使在妊娠后期亦可使用,不會導致流產及早產。妊娠期在輸尿管鏡下處理結石及梗阻是安全而有效的[3]。氣壓彈道碎石是通過碎石桿撞針往返運動擊碎結石,運動幅度為2~3mm,不產生熱效應,對周邊組織損傷極小[4]。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取石術是治療輸尿管結石的一種重要手段,具有微創,安全,成功率高等特點。
對于輸尿管上段結石,為防止術中結石移位至腎盂,操作中要謹慎、輕柔。進鏡時導絲或導管不宜超出鏡前端過長,盡量控制水壓及流量在視野清晰下緩慢進鏡,發現結石后可先用套石籃固定結石后碎石,可提高原位結石成功率。操作中不慎將結石推入腎盂時,應留置雙J管后再行體外震波碎石治療[5]。本組輸尿管上段結石2例,因過于靠近腎盂,操作時不慎推入腎盂,留置雙J管,分娩后行體外震波碎石而治愈。
綜合上述,妊娠期輸尿管結石應用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治療是微創,安全,有效的。
1 魯功成,曾甫清.現代泌尿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30.
2 Den stedt J,Razvi H.Management of urinary calculi during pregnancy[J].JUrol,1992,148(3):1072 -1074.
3 葉章群,鄧耀良,董誠.泌尿系結石[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56-357.
4 黃永新,黎志輝.輸尿管硬鏡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療效分析[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08,2(2):143 -145.
5 韓見知,莊乾元.實用腔內泌尿外科學[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