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昭強
海南省保亭縣人民醫院中醫科 572300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隨著糖尿病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患者的生命的延長,糖尿病腎病等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率卻明顯增高。糖尿病腎病臨床表現主要有蛋白尿、漸進性腎功能損害、水腫、高血壓等,是導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病癥。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采用藿樸夏苓湯加減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診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47~65歲,平均年齡(55.5±7.5)歲。所有患者均肌酐<442umol/L。將3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對照組16例給予西醫基礎治療;治療組20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藿樸夏苓湯治療,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糖化血紅蛋白、血肌酐水平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頒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1],FBG >7.0mmol/L,OGTT >11.1mmol/L,并出現腎小球濾過率增高等。
排除標準:排除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心力衰竭、腎小球腎炎等因素導致的腎小球濾過率增高。
方法:①對照組方法:對照組16例患者給予西醫基礎治療,包括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量<0.8g/(kg·d)。②治療組方法:治療組20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藿樸夏苓湯治療。藥物組成:藿香6g,川厚樸3g,姜半夏4.5g,茯苓9g,杏仁 9g,生薏苡仁 12g,白蔻仁 3g,豬苓 9g,淡豆鼓9g,澤瀉4.5g,通草3g,黃芪30g,白術15g。以上藥物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療效指標:①顯效:水腫等臨床癥狀消失,24h尿蛋白定量檢查減少>50%或恢復正常,血肌酐、尿素氮下降>30%或恢復正常;②有效:水腫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24h尿蛋白定量下降>20%,血肌酐、尿素氮有所下降;③無效:癥狀及腎功能無改善,或未達到有效標準。
統計學處理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利用X2計數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樣本均數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療效:對照組16例患者中治顯效1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為56.25%;治療組20例患者中顯效5例;有效13例,總有效率為90.00%。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糖尿病腎病又稱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臨床上以蛋白尿、高血壓、腎衰等為主要表現,目前認為其發病機制與SOD降低、自由基活性增加、微循環改變、腎血流動力學血流變異及導致腎氧化損傷等多種因素有關[2],是導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病癥,目前尚無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特效方法。中醫認為糖尿病腎病病屬"消渴"、"虛勞"、"水腫"范疇。中醫辨證有氣陰兩虛、肝腎陰虛、陽虛水停、瘀血阻絡、濕熱阻滯等證型。本病早期以陰虛為主,病久可導致氣陰兩虛,日久陰損及陽,致陰陽俱虛,氣虛則運血無力,陽虛則血行澀滯,日久可導致血瘀,加重水液代謝的障礙,導致糖尿病腎?。?]。由此可知濕濁之邪既是脾胃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又是因脾傷胃的新的致病因素。
藿樸夏苓湯出自《醫原》,可宣通氣機,燥濕利水,主治濕熱病邪在氣分而濕偏重者。方中藿香、淡豆豉芳化宣透以疏表濕,使陽不內郁,現代藥理認為:藿香具有抗菌、助消化、解痙、鎮痛、促進胃腸功能正?;茸饔?厚樸、半夏燥濕運脾,現代藥理認為:厚樸、半夏有助消化作用;杏仁宣降肺氣,使水道自調,現代藥理認為:杏仁具有平喘、鎮咳、化痰等功效;茯苓、豬苓、苡仁淡滲利濕,使水道暢通,現代藥理認為:茯苓、豬苓、苡仁等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諸藥共用可達到宣通氣機,燥濕利水的功效。
藿樸夏苓湯芳香醒脾、利濕祛濁、宣通氣機,打破脾虛生濕、濕盛困脾這一惡性循環,令脾胃之氣沖和,清升濁降,自可陽生陰長,精血日充。綜上所述,藿樸夏苓湯治療糖尿病腎病效果理想,可促進腎臟功能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1 錢立榮.糖尿病臨床指南[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214.
2 李紅.自由基與糖尿病[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1990,10(2):90~91.
3 周波,馬艷春,宋立群,等.糖尿病腎病的中醫治療[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6):658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