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遼寧省阜蒙縣人民醫院 123100
高血脂癥是機體脂肪代謝紊亂的一種疾病,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礎之一。長期患此病可引起脂質依附于血管壁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治療高血脂癥通常使用他汀類藥物[1]。有研究報告顯示,辛伐他汀聯是治療高血脂癥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他汀類藥物,聯合參麥用藥比單一的辛伐他汀治療更能有利于降低血脂(特別是降低高敏C反應蛋白)。我院選取2011年9月~2012年10月期間收治86例高血脂癥患者,通過常規治療方法和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輔用參麥治療,觀察兩組血漿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及高敏C反應蛋白在治療前后變化(P<0.05),研究結果可見采用辛伐他汀聯合參麥治療高血脂癥,加快降脂效果顯著,縮短患者病程且無其他副作用?,F綜述如下。
一般資料:本組研究根據2007年中國成人高血脂癥防治指南診斷標準,選取86例確診患高血脂肪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3例。其中女性患者40例,男性患者46例,年齡45~75歲。所有患者在前30天內均無使用其他降脂藥物治療,患者入院前普遍有不同程度的胸悶、氣喘、手足無力、頭昏現象,且血糖、血脂、血壓偏高及血黏度高。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飲食治療,并給予辛伐他汀20mg/d,內科對癥治療直至體征消失。觀察組同樣采用常規飲食調理治療,輔以參麥加5%葡萄糖250ml靜脈滴注,1次/d,治療30天后觀察治療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各項指標的變化:兩組經治療后比較,觀察組各項指標較接近正常,血漿總膽固醇(TC)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下降更明顯,有顯著性差異(P<0.05);甘油三酯(TG)差異性不大(P >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血脂及hs-CRP濃度變化(±s)

表1 治療前后血脂及hs-CRP濃度變化(±s)
組別 治療 TG(mmol/L) LDL-C(mmol/L) TC(mmol/L) HDL-C(mmol/L) Hs-CRP(mg/L)對照組 治療前 1.76±0.18 3.66±0.32 6.61±0.23 1.25±0.20 3.17 ±0.26治療后 1.65 ±0.17 3.03 ±0.20 5.04 ±0.19 1.37 ±0.26 2.37 ±0.32觀察組 治療前 1.80±0.17 3.76±0.28 6.63±0.25 1.21±0.20 3.33±0.23治療后 1.63 ±0.13 2.19 ±0.21 4.30 ±0.21 1.55 ±0.38 1.17 ±0.10
脂肪運轉或者代謝發生異常導致血漿內一種或多種脂質超出正常指標的疾病稱之為高血脂癥[2]。由于脂代謝的異常,血漿中異常的膽固醇等其他脂類會逐漸沉淀,在動脈內膜和動脈內膜下,造成粥樣病灶或者纖維脂質斑,嚴重時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心肌梗死、腦卒中或冠心病等疾病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可引發多種炎性反應,其中高敏C反應蛋白是重要的炎性因子之一。高敏C反應蛋白是一種在腫瘤和炎癥過程中手術后產生的炎性分子。現今高血脂癥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有效控制血脂水平是減緩冠心病的重要方法,積極治療高血脂癥還可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在通過常規飲食調理治療仍未治愈時,應通過科學的降脂治療及藥物輔助治療。他汀類藥物是一種效果較好的降脂藥,可有效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阻止動脈粥樣硬化,辛伐他汀能阻止粥樣斑塊破裂,緩解繼發血栓形成,降低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病率。他汀類藥物可長期使用,可降低心血管發病率。他汀類藥物輔用參麥對治療高血脂癥有顯著療效。參麥注射液是由麥冬、人參利用現代工藝利提煉精制而成的純中藥制劑,中醫認為,參麥具有益氣固源,滋陰生津的功效,且無其他毒副作用。麥冬含有麥冬皂苷和麥冬黃酮,有效減少淤疤形成,清除血管壁多余脂質。還可改善微循環及抑制體外血栓,對抵制IgE抗體介導的體液免疫有顯著效果,使網狀內皮系統得到激活,清除非特異性炎癥。參麥對治療冠心病、慢性肺心病等有顯著療效。參麥可增強患者免疫力,并能降低化療藥物所引起的毒副反應。由本組研究可見,采用辛伐他汀聯合參麥的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通過1個療程30天的治療后,血脂水平達標,較觀察組更有效降低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
綜上所述,采用辛伐他汀聯合參麥治療高血脂癥,可使患者臨床體征迅速消失,加快降脂效果顯著,降低減少了后遺癥發生概率。危險性小,治療率高,顯著縮短患者病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林霞.辛伐他汀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合并高脂血癥58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3):170 ~171.
2 李新杰,鞠學義.辛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9):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