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開才
廣西南寧賓陽縣婦幼保健院兒科 530400
驚厥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小兒急癥,驚厥持續狀態(status convulsion,SC)是指一次驚厥發作持續30min以上或反復發作而間隙期意識無好轉超過30min,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可導致患兒死亡或嚴重后遺癥[1]。目前臨床主要采取藥物治療的方式以控制驚厥發作,我科采用靜脈推注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臨床療效滿意,現將相關研究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間收治的78例驚厥持續狀態患兒,所有患兒均符合驚厥持續狀態診斷標準。隨機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9例,其中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齡4個月 ~8歲,平均年齡(2.4±0.8)歲。原發病:病毒性腦膜炎20例,癲癇11例,顱內出血8例。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齡6個月~9歲,平均年齡(2.8±0.6)歲。原發病:病毒性腦膜炎24例,癲癇10例,顱內出血5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以及原發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照組患兒給予持續靜脈滴注地西泮治療,初始劑量為0.01mg/(kg·min),根據患兒驚厥控制情況合理調整滴注速度,每5min增加 0.01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 0.05mg/(kg·min)。觀察組患兒給予持續靜脈推注咪達唑侖,初始負荷劑量為0.1mg/kg,繼之以1μg/(kg·min)速度持續靜脈推注,若病情控制效果不理想,則每5 min增加1μg/(kg·min),直至緩解為止,最大劑量不超過5μg/(kg·min)。兩組患兒均在驚厥控制后用有效維持量維持24h,再逐漸以同樣的速度遞減藥物劑量,直至停藥。
療效評價標準:治療30min后,患兒24h內驚厥完全停止發作為有效,仍有驚厥發作為無效[2]。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療效:觀察組患兒治療后有效37例,無效2例,治療有效率為94.9%,對照組治療后有效29例,無效10例,治療有效率為74.4%,治療有效率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不良反應:觀察組患兒治療后未出現呼吸抑制及循環障礙,對照組患兒5例出現呼吸抑制,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治療后癥狀緩解。
驚厥持續狀態是嚴重威脅小兒生命的神經系統危重癥,驚厥持續時間過長可導致腦部缺血缺氧,腦神經細胞嚴重損害,腦水腫及腦疝的發生,造成持久性腦損害后遺癥,更甚者危及生命[3]。臨床研究報道[4],驚厥發作持續30min或更長時間,病死率較持續10~29min的患者提高10倍,而且復發率也高,故應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控制驚厥持續發作,以減少神經系統后遺癥的發生。
常規地西泮治療效果不理想,且易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累積劑量過大可導致呼吸抑制,不適于長時間維持使用。本研究采用靜脈推注咪達唑侖治療驚厥持續狀態患兒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治療后患兒的驚厥持續狀態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療有效率為94.9%,且治療過程中未出現呼吸抑制及循環障礙。咪達唑侖是一種水溶性苯二氮卓類藥物,在接近生理PH值時,其脂溶性增加,有利于穿過血腦脊液屏障,在腦組織內彌散,具有較好的抗驚厥效果。該藥物半衰期短,為1.5~2.5h,其藥物蓄積效應小,故藥物不良反應少[5]。王從軍等人的研究認為[6],持續靜脈推注咪達唑侖抗驚厥效果優于靜脈持續滴注地西泮,且能長時間維持使用而無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采用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臨床療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1 李雪梅,林莉.咪達唑侖在新生兒驚厥持續狀態的應用研究[J].兒科藥學雜志,2009,15(4):27 ~28.
2 趙珊珊,趙傳勝,張朝東.影響全身驚厥性癲持續狀態治療效果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8,16(2):130 ~133.
3 利丹,郭偉中.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3):29 ~30.
4 丁治寶,吳燦魁,曹遠寶.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3,6(1):69.
5 邢程.咪達唑侖治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15例[J].醫藥導報,2008,27(5):537~538.
6 王從軍,雷中勁,吳小艷,等.咪達唑侖持續靜脈推注治療驚厥持續狀態的療效[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13):1024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