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薈
山西省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 041000
全髖關節置換是治療各類髖關節疾病,重建髖關節功能,去除病灶,糾正畸形,改善功能及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隨著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及現代置換手術發展與普及,人工髖關節的更新換代,人們觀念的轉變及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髖關節術后疼痛等并發癥也越來越多。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的緩解程度直接影響髖關節置換術的療效和術后髖關節功能[1]。但髖關節置換術消除所有髖關節疼痛是并不現實的,它會在術后早期或晚期出現,其發生率隨時間延長而提高。本文對抗骨質疏松治療與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關系進行臨床研究。
一般資料:選擇人工全髖關節置換后髖部疼痛患者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齡51~81歲,平均65.5歲;體質量46~71kg,平均62.8kg;左側17例,右側21例,雙側4例。將42例患者分為骨質疏松治療組(觀察組)和消炎鎮痛組(對照組),每組21例;觀察組Singh指數3.1±0.7級,對照組Singh指數3.0±0.7級。所有患者均為首次接受髖關節置換。病因包括新鮮股骨頸骨折(頭下型)10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10例(含1例雙側),髖關節骨性關節炎16例(含1例雙側),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2例,類風濕性關節炎2例,強直性脊柱炎2例。主要臨床表現為髖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疼痛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
髖關節置換后髖部疼痛的診斷標準:①置換前疼痛及關節功能障礙由髖關節病變引起,診斷明確,排除關節外相關因素后行髖關節置換。②術后非鎮痛藥應用下疼痛癥狀改善明顯,傷口一期愈合。③置換后有或無外傷史出現的髖部疼痛及繼發功能障礙、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經臥床休息及非類固醇抗炎藥物應用等治療無效的急性或慢性疼痛,經檢查排除關節外因素者均可診斷為人工全髖關節后髖部疼痛。
方法:對42例患者分別進行Singh指數測定,并參照美國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標準進行對比分析。使用SPSS14.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進行比較,對各組治療前后配對雙側t檢驗,d±sd表示各組中患者治療前后髖關節功能評分差值的均數與標準差。觀察組治療前后關節功能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治療組經抗骨質疏松治療療效明顯;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疼痛無明顯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本研究選擇42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患者,Singh指數3.1±0.5級,均有明顯的骨質疏松。21例觀察組患者經抗骨質疏松治療前后Harris評分差值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患者經鎮痛消炎治療前后Harris評分差值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了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患者抗骨質疏松治療能有效緩解術后疼痛。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是髖關節置換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發生率高,原因較多且復雜,影響術后關節功能改善。有研究指出骨質疏松是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的一個重要因素。行髖關節置換術后,機體內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之間的平衡被破壞,破骨細胞占據優勢地位,加上手術后臥床休息等因素,骨量的流失嚴重,骨質疏松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疼痛。由于骨吸收增加引起骨小梁骨折、骨組織機械變形壓迫神經、骨鈣動員增加及周圍肌群負荷增加引起肌疲勞、肌肉缺氧、代謝物異常刺激,因而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可緩解疼痛癥狀[2]。
除骨質疏松等原發病導致術后疼痛,還包括以下因素[3]:①感染: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年肥胖患者、長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手術區域既往有感染史、手術史、手術瘢痕嚴重者等潛在因素易導致術后感染引起疼痛。②材料因素:假體及其松動對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有著相當重大的影響。③手術因素:在術中擴髓過程中產生了大量骨髓、脂肪組織及骨松質挫滅組織,假體安裝時強行封閉了髓腔,髓腔內血性滲出液及挫滅組織引流不徹底,造成人為髓腔內壓力增高,引起疼痛。④關節磨損、骨折和軟組織病變。軟骨磨損及異位骨化也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Singh指數又稱股骨近端骨小梁類型指數,既能反映股骨近端骨密度又能反映其松質骨結構特點。通過X線正片能觀察股骨近端各組骨小梁含量,依據含量分為6級,分度越低,骨質疏松越重。這種測量方法已為眾多學者接受并應用于臨床和科研中。一般4級及以下診斷為骨質疏松。應用CR攝片測定Singh指數,具有圖像清晰,方法簡單易行,價格便宜等優點。進行骨質疏松治療,短期內可有骨相關生化指標改善,但X線檢查對微量骨量變化不敏感,Singh指數短期變化不明顯。本實驗觀察組21例患者采取抗骨質疏松治療3個月,治療后髖關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總之,由骨質疏松引起的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患者,消炎鎮痛治療不能長期緩解疼痛狀況,需要及時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李廣偉,陳林斌,高宇亮.人工髖關節置換后的髖部疼痛[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6(35):6519 ~6524.
2 黃公怡.骨質疏松性骨折及治療原則[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3,23(2):111.
3 楊澤賢,戴七一.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的研究進展[J].中醫正骨,2007,19(10):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