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貞
江蘇省大豐市中醫院 224100
過敏性紫癜腎炎是由過敏性紫癜引起的腎臟損害,多發于兒童,中醫認為過敏性紫癜屬于“紫癜”、“肌衄”等范疇[1],過敏性紫癜腎炎屬中醫“尿血”、“水腫”等范疇。為探討兒童過敏性紫癜腎炎的中醫辨證特點,指導臨床辨證施治,本文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治療62例過敏性紫癜腎炎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治療62例過敏性紫癜腎炎患兒,其中男38例,占61.3%,女24例,占38.7%,男女之比為1.58:1,年齡3-14歲,平均年齡6.8歲。
中醫辨證分型[2]:根據本院專科建設優化中醫診療方案制定,分為血熱妄行型、陰虛火旺型、脾虛濕盛型、下焦濕熱型、氣虛血瘀型、濕熱瘀阻型。
中醫辨證治療:①濕熱瘀阻型:本組有9例。治法:清熱利濕,活血化瘀。常用藥物:益母草、茜草、薏苡仁、黃柏等水煎服,日1劑,療程3-6個月。②血熱妄行型:本組有11例。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方藥:常用徐長卿、地膚子、黃芩、川芎、丹參、赤芍、丹皮、生地、水牛角等。加減:兼有濕熱者加萹蓄、石葦、車前子、蒲公英;若舌質紫暗,皮疹顏色暗淡,應重用活血化瘀,加用雞血藤、三七、水蛭等;水煎服,日1劑,療程3-6個月。③陰虛火旺型:本組有12例。治法:滋陰降火,涼血化瘀。方藥:茜根散加大補陰丸。常用旱蓮草、紫草、川芎、丹參、麥冬、玄參、生地、知母、黃柏、鱉甲、龜版、熟地。加減:血尿明顯加白花蛇舌草、茅根、大小薊、藕節、炒蒲黃等。蛋白尿明顯加益母草、覆盆子、芡實、金櫻子等;水煎服,日1劑,療程6個月-1年。④脾虛濕盛型:本組有11例。治法:清熱利濕,健脾益氣。常用太子參、黃芪、茯苓、徐長卿、地膚子、川芎、丹參、赤芍、生地等。加減:屢發咽喉腫痛者,加用牛蒡子、板藍根等;關節腫痛者加桑枝、牛膝、二花藤、秦艽等;皮疹以下半身或密集于腳踝部,加用薏苡仁、牛膝等;皮疹若以上半身居多、片狀、伴有蕁麻疹,多屬風邪為患,加用荊芥穗、蟬蛻等;腹痛者加白芍、香櫞皮、佛手等;水煎服,日1劑,療程3-6個月。⑤下焦濕熱型:本組有8例。治法: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常用藥物:土茯苓、石葦、白茅根、小薊等。水煎服,日1劑,療程3-6個月。⑥氣虛血瘀型:本組有11例。治法:益氣活血化瘀。方藥:消斑愈腎湯。常用紅花、桃仁、生地、川芎、丹參、玄參、黃柏、知母、太子參、黃芪等。加減:蛋白尿明顯加益母草、覆盆子、芡實、金櫻子等。加用補氣血藥,如阿膠、黃精、雞血藤、當歸等;若皮疹色淡,反復出現,伴面色晄白,加用白蒺藜、五味子、防風、黃芪等;日1劑,療程6個月-1年。
各型辯證施治臨床效果:本組62例患者經過治療,治愈24例,治愈率為38.7%,好轉35例,好轉率為56.5%,未愈3例,總有效率為95.2%,各型治療情況,見表1。

表1 各型辯證施治臨床效果
兒童過敏性紫癜腎炎患兒多由于受風熱濕毒之邪,或進食魚、蝦等發物,致風熱濕毒入營動血,脈絡損傷,血不循經,溢出脈絡,滲于皮膚,內迫胃腸,甚至于腎絡。病初風熱之邪內侵,傷及營血而發斑,熱毒內盛,損傷腎絡,致尿血;感受濕熱之邪,邪氣盛于下焦,膀胱脈絡受損,亦見尿血。故本病初期以風熱、毒熱或濕熱蘊結、迫血妄行為病機關鍵,病理性質以實證為主。病變中期,病情可由實轉虛或出現虛實夾雜證。脾虛失健則內濕生,濕郁日久則易轉熱成瘀;脾虛不能攝血,血運行無力,血瘀阻絡,又至氣虛血瘀;或耗傷氣陰,出現氣陰不足或陰虛火旺之證。病至后期,反復尿血或長期蛋白丟失,或失治誤治,往往陰損及陽,形成脾腎兩虛之候。脾失健運,升清降濁無權;腎乏氣化,分清泌濁失司,濕邪內生,加之濕阻氣機,氣滯血瘀,導致病情復雜,濕熱瘀相互搏結。從本研究病例證型演變趨勢中易可看出,濕、熱、虛、瘀為本病的主要病機,在整個病情發展過程中,濕、熱、虛、瘀四者既可單獨存在,又可轉化或兼夾為病;而濕、熱、瘀、虛也是導致疾病復發和病程遷延的主要因素。
無論是患兒初始證型還是疾病演變過程中均可見舌質暗紅或暗淡,說明瘀血是本病的重要病機之一。瘀血貫穿于本病的全過程。針對紫癜腎炎病機特點,清熱除濕化瘀為治療的重要法則。
本組資料根據中醫辨證分型,分為血熱妄行型、陰虛火旺型、脾虛濕盛型、下焦濕熱型、氣虛血瘀型、濕熱瘀阻型,根據不同的分型進行辯證施治,其中治愈24例,治愈率為38.7%,好轉35例,好轉率為56.5%,未愈3例,總有效率為95.2%。由此可見,中醫辨證施治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腎炎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1 孫德珍,常永麗.驍悉配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過敏性紫癜腎炎[J].中華中西醫雜志,2004,16(5):1551.
2 楊應兄.戴恩來教授治療小兒紫癜性腎炎經驗[J].中醫兒科雜志,2007,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