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潔
江蘇省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電圖室 213003
老年人群年齡的增加會使其血管收縮功能與全身臟腑功能進入減退期,誘發各種疾病的發生,而且這些減退都可累及心臟,從心電圖檢測結果中表現出來,因此,臨床檢測及診斷心血管疾病,最常用且無創的方法為心電圖[1]。我國老年人約占世界老年人總數的20%,為心血管疾病高發國家,所以,加強對老年人群健康體檢中心電圖檢測結果的分析與總結,是及早發現心血管病誘因并實施治療的保證[2]。近年來,我國老年人患心血管病的趨勢大幅度上升,做好心電圖健康檢驗,分析總結老年人心電圖特點,以應對該疾病對老年人的損害,迫在眉睫[3]。我院分析總結了250例健康體檢老年人的心電圖,結果如下。
一般資料:本組250例健康體檢的老年人,為我院在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年齡為55-86歲,平均68.7歲,55-60歲71例,61-70歲72例,70-80歲68例,>80歲39例。
方法:在為患者進行健康體檢前,引導患者適當進行休息,待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癥狀時,進行體檢。心電圖機為麥迪克斯心電圖數字化系統,在患者平靜狀態下,有資深操作者為其進行12導聯的心電圖記錄與描述,紙速定為25mm/s,標準電壓定為1.0mV,若有必要,可進行附加導聯檢查,對患者心電圖資料進行整理統計與分析比較。
統計學處理:以SPSS18.0軟件開展統計,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法及X2法實施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可納入有效統計。
女性異常率48.21%,男性異常率42.04%,女性異常率明顯高于男性,P<0.05。250例健康老年人心電圖體檢異常狀況在性別上呈現的結果,見表1。
主要表現為ST-T異常、傳導受阻、早搏、心室肥厚,其中,ST-T異常率男為32.01%,女性為35.00%,相較于其它異常狀況,ST-T異常率更高,P<0.05。各類異常現象,見表2。
心電圖作為當前心血管疾病檢查主要手段,在臨床研究心臟的基本功能以及病理變化等方面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與參考價值,而且,相較于其他的檢測方法,心電圖具備操作便捷、安全無創、高效廉價等優勢,其記錄的一系列電位變化,可有效記載瞬間的心電綜合向量,從而使被體檢者的心臟興奮狀況通過電位活動精確傳遞出來[4]。具體來講,心電圖中展現的內容包括心房與心室的功能結構、心律狀況以及心肌受損程度等,可幫助檢測人員與臨床醫師及時掌握健康老年人群所具有的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因素,進而有助于及時的開展治療工作。
我院對250例老年健康體檢個體實施心電圖檢測,發現女性異常率為 48.39%,男性異常率為 42.06%,二者比較,P <0.05,女性老年人更易出現異常狀況;同時,ST-T段的異常狀況在所有異常狀況中占據33.63%的比例,是最為常見的異常現象,其次分別為傳導受阻(26.55%)、早搏(16.81%)及心室肥厚(12.39%)。此外,本次分析還發現,在老年人年齡不斷增長時,其異常率基本上也呈現為上升的趨勢。臨床醫師在收治老年病患時,可根據此次分析得出的結論,重點對老年人進行心電圖檢查,以掌握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狀況,從而全面地判斷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并為其相關疾病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心電圖檢測可以有效從年齡、性別方面精準地展現老年人在心臟方面的異常狀況發生率,同時,它還可以從細節上體現出老年人群患有何種異常狀況,以及每種異常狀況在男性與女性人群中發生率存在的差別,還有各種異常狀況發生比例。因此,心電圖檢測與分析,應當成為臨床醫師為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與疾病治療的主要參考資料,以便于從心電圖的檢測結果中更為精確地掌握老年人的身體狀況。

表1 男性與女性心電圖檢測異常狀況比較[n(%)]

表2 各類異常所占比例比較[n(%)]
1 陳衛華,謝瓊英.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心電圖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1):226 -227.
2 曾力.老年健康體檢者心電圖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4):175.
3 高永雯,談劍誠.7332例老年人健康體檢心電圖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20):3036 -3039.
4 任小平.210例老年健康體檢心電圖分析[J].吉林醫學,2010,31(27):4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