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姝
(上海市崇明縣傳染病醫院 上海 崇明 202150)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天多見。大多數患兒癥狀輕微,以發熱、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少數患兒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腦干腦炎和心肌炎等[1]。個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持續高熱、惡心、嘔吐,繼而引起神志改變,全身遲緩性麻痹導致死亡。
從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手足口病門診人數達650人,共收治139人,對這139例患兒我院進行了嚴密隔離,做好一系列的護理措施,結果這139例患兒均不同程度縮短了住院天數,并且痊愈或好轉出院。隨著小兒手足口病的發病率的增多,在這里我來談談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措施和心得。
剛入院的患兒及家屬由于對疾病缺乏了解,加之對醫院環境陌生,又要進行隔離,往往不知所措,患兒哭鬧不安,這時就需要醫護人員向家長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將病房的環境、消毒、疾病的轉歸情況、流行情況等一一告知。對患兒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并進行動作愛撫及鼓勵賞識,比如夸獎孩子勇敢、干凈,消除患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以取得治療上的合作,促使疾病早日康復。
部分手足口病患兒常伴有不同程度體溫升高,大多數患兒體溫約在37.5℃,精神狀態良好,玩耍正常,這時可通過讓患兒多飲熱開水,用溫水擦洗全身,實施物理降溫。個別患兒物理降溫效果較差,體溫居高不下或繼續升高者,除繼續進行物理降溫外,應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包括解熱藥尼美舒利口服,或者消炎痛片劑研碎后保留灌腸,灌腸時患兒臀部應適當墊高,插管深度應在10~15CM,拔管后輕輕擠壓肛門處,以利藥物吸收。根據患兒的配合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加強病房巡視,觀察降溫效果,因發熱時間過長或體溫過高,導致患兒精神和體力都相對較差,應注意讓患兒臥床休息,以減少體力消耗,同時注意營養及液體補充。
我院收治的139例患兒中,有將近50﹪患兒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損害,表現為口腔內出現4mm大小的水泡樣黏膜疹,邊緣充血,可分布在上顎、兩頰、口唇、舌體等處,2~3天后破潰形成潰瘍,潰瘍所致疼痛明顯,患兒往往進食困難,精神狀態差,煩躁不安,易流口水。家長容易著急,此時應鼓勵 家長多給患兒飲水,保持口腔清潔,加強口腔護理,每次進食前后,囑患兒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漱口,已有潰瘍者,可給予西瓜霜噴劑局部噴霧,以消炎止痛促進潰瘍面愈合。
保證患兒衣服、被褥清潔,天氣好時拿到太陽下暴曬,以達到消毒目的。衣服要寬大柔軟,床鋪平整干燥,盡量減少對皮膚的各種刺激。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物理降溫時動作要輕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皰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膚涂抹抗生素藥膏或爐甘石洗劑,臀部有皮疹要保持臀部干燥清潔,便后用溫水清洗,避免皮疹感染。
輕癥患兒注意在病房休息,不要隨意外出,重癥患兒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需要抱起喂奶時應平臥抱起,盡量減少頭部上下活動。因腦炎患兒可引起頸部肌無力,不能抬起頭部,協助并指導家屬給孩子正確喂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病房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導致胃口較差不愿進食,應配以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質飲食,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對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脫水、酸中毒者,要給予補液,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由于手足口病具備消化道、呼吸道、接觸傳播等多種傳播途徑,要求患兒飯前便后一定要洗凈雙手,所用的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并專人專用。不要讓患兒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大人在接觸患兒前后也必須洗凈雙手。住院期間大人及患兒均不能接觸其他健康小孩,因為大人由于抵抗力強不會發病,但他屬于隱性感染者,可在接觸其他健康小孩時,間接傳播給其他孩子,因此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手足口病容易并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并發癥,及時發現并早期診斷至關重要。肢體抖動是合并腦炎的最早表現,一旦發現患兒出現肢體抖動、惡心、嘔吐、高燒應立即讓患兒臥床休息,頭部偏向一側,盡量減少患兒頭部活動。在用藥的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若患兒出現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口唇發紺、精神極差等癥狀,且心率增快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多為病毒性心肌炎或肺炎的臨床表現,應配合醫生緊急搶救治療。
由于手足口病為病毒感染性疾病,臨床上無特效抗病毒藥,輕癥患兒若自身免疫力強,可通過口服一般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及板藍根顆粒,多能治愈。對于重癥患兒及免疫力差的患兒,除應用一般抗病毒藥外,免疫球蛋白的應用在提高患兒免疫力及促進病情的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發腦炎的患兒可遵醫囑應用20﹪甘露醇、速尿、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輸注甘露醇應30分鐘內快速輸完,輸注過程要密切觀察局部有無紅腫疼痛,發現外滲時應及時更換輸液部位,避免引起局部皮下組織壞死。酌情應用鎮靜劑,使腦細胞得到休息促進恢復。并發心肌炎的可加用果糖、維生素C、ATP、輔酶A、輔酶Q10等營養心肌藥。由于小兒用藥劑量小,藥物敏感性強,在應用甘露醇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精神狀態及尿量,因為甘露醇屬脫水劑,用量過多或用藥時間過長,都可引起患兒精神不振、乏力、尿量減少等脫水癥狀,一旦患兒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通知醫生,及時調整用藥。
由于手足口病為傳染性疾病,患兒出院后仍需居家隔離一周并注意飲食衛生,且部分患兒為好轉出院,出院后仍需繼續服用抗病毒藥一周,一周后來院復查血常規。若患兒出院后出現皮疹復發、肢體抖動、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提示病情加重,應立即來院就診。
目前小兒手足口病沒有針對病因的特效治療方法,所以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和衛生宣教極為重要。隨著小兒手足口病發病率的增多,我們在進行有效的住院護理同時,更應該通過電視、報紙、印發宣傳資料、宣傳畫等多種途徑進行宣教,告知家長們此病的發病年齡、臨床癥狀、傳染源、傳播途徑、并發癥情況、預防控制措施等,以減少患兒發病率,避免疾病暴發流行,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1] 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體會 現代護理雜志,2008,5(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