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娟
(永州市寧遠縣中醫醫院 湖南 永州 425600)
后循環缺血性眩暈屬于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多因脂肪沉積、出血性潰瘍、纖維斑塊鈣化及血栓等造成的椎基底動脈粥樣硬化,致使后循環系統缺血,引發腦干、小腦或枕葉皮層的短暫性缺血。隨著現代社會生活壓力的增大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若不及時治療極易引發腦梗死等重癥。補陽還五湯是一種擴張腦血管的常用經方,此方不但可以作為溫補心陽的總方,也可作為基礎或配伍使用[1]。我院于2012年1月-12月間對收治確診的部分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應用補陽還五湯加減結合西比靈進行治療,現將效果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我院2011年1月-12月間收治的114例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后循環缺血專家共識組提出的后循環缺血診斷標準[2],均于癥狀發生后24h內入院接受治療,均有眩暈、肢體或頭面部麻木、肢體無力、眼球運動障礙、頭痛、嘔吐、構音或吞咽障礙、復視、短暫意識喪失、步態或肢體共濟失調、視覺障礙、聲音嘶啞、行走不穩或跌倒等臨床癥狀或體征;頭顱CT或MRI檢查顯示正?;蚝笱h腦梗死,所有患者均無靜脈或動脈溶栓治療史[3];均已排除腦出血、昏迷、梅尼埃病、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顱內腫瘤、前庭神經炎、腦外傷、消化性潰瘍、神經官能癥、凝血系統疾病以及嚴重的心、肝、腎等疾患。試驗組57例患者中男35例,女22例,年齡39-78歲,平均62.52±7.43歲,體力勞動者19例,腦力勞動者38例,病程2-23h,平均6.43±1.34h;基礎病為高血壓22例,高脂血癥20例,糖尿病15例;腦MRI檢查發現后循環腦梗死27例。對照組57例患者中男39例,女18例,年齡42-75歲,平均63.03±7.46歲,體力勞動者14例,腦力勞動者43例;病程3-21h,平均6.54±1.05h;高血壓25例,高脂血癥18例,糖尿病14例;腦MRI檢查發現后循環腦梗死2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具備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確診后詳細了解病史,并進行血壓、心率、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系列、血生化等基礎數據檢測,根據患者的不同基礎疾病給予控制血壓、控制血糖、吸氧、補液以及調節血脂紊亂治療,給予拜阿司匹林以常規抗血小板聚集治療,給予丁咯地爾200mg早加入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15d為1個療程,并指導患者掌握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的飲食禁忌和運動療法。
對照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西比靈膠囊10mg/次口服,1次/d。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補陽還五湯加減:以黃芪65g,當歸、地龍各12g,赤芍、紅花、川芎各10g,桃仁6g,天麻10g,葛根30g為基礎方劑,再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進行中醫診斷,隨證加減其他中藥。其中,脘腹痞滿者加厚樸、陳皮;高血壓者加鉤藤、杜仲;血脂高者加生山楂;耳鳴、耳聾者加磁石、菖蒲;伴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上述藥物以水煎服,每日1劑,于早晚溫服,連用15d周為1個療程。以上藥方具體根據患者病情連用2-3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治療前后使用應用顱多普勒(TCD)對患者左右椎動脈(LVA/RVA)和基底動脈(BA)進行平均血流速度(Vm)的測定,同時,判定兩組患者療效,顯效:眩暈、惡心等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神經系統無陽性體征;有效:眩暈等癥狀有改善,發作次數、程度及持續時間均明顯減輕,有輕度不穩感;無效:眩暈等癥狀較前無明顯改變??傆行轱@效與有效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經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驗,計量資料采用t驗,顯著性水平σ=0.05。
兩組患者治療前LVA、RVA及BA血流速度均無顯著差異,治療后,LVA、RVA及BA血流速度均顯著快于對照組,且試驗組顯效32例,有效22例,無效3例;對照組顯效18例,有效29例,無效10例,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據見下表1。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57)
補陽還五湯是我國醫藥典籍中論及的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經方。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治療時以補虛,行氣,祛瘀為基本原則[4]。方中獨重黃芪,行補脾胃之氣,輔以當歸、川芎、赤芍以活血和營,少佐地龍、紅花、桃仁起化瘀通絡之效,天麻可熄風止頭眩,葛根可升發陽氣,并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加減其他中藥,諸藥合用,共奏氣血暢通,濡養頭目之效[5],既能補不足之虛,又可行瘀滯之實,虛實兼顧,西比靈是一種鈣離子拈抗劑,聯合應用后可起到擴張腦血管、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改善血液流變性與微循環障礙[6],減少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循環,促進蛋白質合成,緩解血管痙攣,從而改善眩暈等不適癥狀。
在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LVA、RVA及BA血流速度均顯著快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應用補陽還五湯加減結合西比靈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療效較好,臨床癥狀改善較好,復發率低,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宋春伶,姚建華,南善姬,等.丹紅注射液對腦梗死患者白細胞介素-1、6及腫瘤壞死因子a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3):24526-2453
[2] 中國后循環缺血專家共識組.中國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06,45(9):786-787
[3] 廖耿,舒崖清,胡學強.丹紅注射液對家兔頸動脈PTA術后內膜增生及bFGF、TF表達的影響[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1,10(07):673-674
[4] 尹世敏,王磊,陳紅.丹紅注射液治療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2012,07(12):2147-2148
[5] 謝寶明,鞠曉華,潘蓓.馬來酸桂哌齊特注射液治療后循環系統缺血性眩暈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6(05):153-154
[6] 易海波,劉軍,郭建華.馬來酸桂哌齊特注射液治療后循環系統缺血性眩暈療效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02):118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