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
(高密市人民醫院放療科 山東 高密 261500)
腫瘤患者從診斷確立到臨終期間的各個階段,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和特征,患者的心理狀態之間關系到治療效果和預后。因此,醫護人員要細致觀察患者的心理特征,給予恰當的心理疏導,使患者調整心態,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對疾病的認知,有無個性,行為,性格的改變,有無焦躁、焦慮、恐懼、失望等情緒反應,不同的性格、病情發展、病變部位和治療方式與過程,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患者的心理。如何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非常重要,在接觸患者時要觀察入微、及時了解,根據其不同的表現和心理反應,以合理的方式對其進行疏導,摸清其心理表象的變化:
①懷疑期:很多患者得知自己患癌癥都是在單位集體查體,或者檢查其他疾病的同時意外發現的。當他們突然得到這個消息,往往懷疑醫院的檢查結果是否正確,覺得自己平時身體挺好的。不會跟癌癥扯上關系。
②憤恨期:多數患者在到權威醫院多方檢查和診斷之后,確認自己的病情之后,往往先是抱怨為什么癌癥的命運會降到自己頭上,為什么那么多壞人卻健健康康的。有的患者會對身邊的事物產生怨恨,認為自己的疾病跟它們有關,隨之發泄自己的憤怒,對別人輕則謾罵、重則出手。有些患者會害怕熱鬧,覺得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而不愿意見人,將自己“鎖”在家中,這樣會直接導致患者情緒的低落和意志的消沉。
③悲傷期:從患者確診到接受治療,以及治療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有悲傷情緒,尤其是患者獨處或者夜深人靜之時,一個人會考慮很多,包括自己的家人、事業、還有自己想去而沒有去過的地方,以及未完成的心愿,然而,此時的自己已經無能為力,也沒有那么多精力去全部完成這些,感嘆時間的不足。自己也陷入痛苦之中,乃至絕望,或者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痛苦。
④釋懷期:當然也有很多腫瘤患者,雖然也曾憤恨、消沉。但是他們以開朗的心態來面對這些,以坦然的態度來接受這個事實,接受自己的“命運”。與其痛苦的活著,還不如多給自己制造快樂,好好利用自己剩余的時間,做自己平時想做,卻一直推脫“沒時間”的事情。把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效應,調整身心狀態,延長生命。
這四種心理特征(表現),也可以概括為腫瘤患者的四個階段,先是見到診斷結果,持懷疑態度,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態挺好,不可能罹患癌癥。再就是感覺災難突如其來,怨老天不公,別人都用異樣的眼光來看自己,性格情緒發生改變,易怒、暴躁。進而產生抑郁情緒,感嘆時日無多,時間不夠用的,要干的事情還有挺多。最后,有些患者會“大徹大悟”,看透人生,也就是心態的平和、寬廣,坦然從容的面對一切。
針對腫瘤患者的心理呵護,應當根據其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點、表現,分門別類的來對癥治療,做到有的放矢。除了給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外,還應做到以下幾點來提高患者同病魔作斗爭的積極性:
2.1 醫生應該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變化。不同的病情條件下,患者的表現和心理變化也不盡相同,了解患者心理變化的規律和微妙的差異,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從側面了解患者的生活和好惡,掌握其質量方案和具體流程,進行綜合分析,預知其心理變化,從而能夠及時的采取切實有效的預防措施和心理疏導方案。比如說:(1)恐懼心理,首先應該了解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用良好的語言與其交流,耐心的給他們解釋心中的疑慮,消除其對疾病的恐懼,從而樹立正確的態度來對待疾病,用鼓勵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接受治療。讓患者了解良好的心態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有促進作用。在治療過程中,盡可能的讓家屬陪同,消除其恐懼心理,使其在最佳狀態下接受治療,以提高療效。(2)憤怒心理,患者住進醫院,把生命托付給醫務人員后,常表現為情緒焦躁易怒,無故向醫生和護士發泄不滿,甚至謾罵。此時,應走進患者的內心,了解其真實想法和需要,采取合適的措施,順著患者的心理發展,共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3)求生心理,患者進入醫院治療,要給他一種信任感和責任感,增強其求生欲望。醫務人員應為其提供安靜、整潔、舒適的環境,避免不良因素對患者心理的影響,增加其心理負擔。對患者及家屬講解病情和治療方法、治療步驟。鼓勵患者適當的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幫助患者擺脫焦慮、煩惱、苦悶。(4)絕望心理,有些患者一旦知曉自己得了癌癥,生的欲望就會越來越低,對于這種患者,我們要及時發現其心理痛苦,給予真誠的關心和安慰,用真誠的態度,負責的照顧來獲得其信任。再抓住其微小的心理或病情的改變來鼓勵他,勸其正確對待,積極面對人生,消除輕生念頭。生活上對其無微不至的關心,尊重患者的人格,不能把情緒發泄給患者,多體貼患者。
2.2 心理疏導貫穿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在進行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或者化學治療之前,首先要向患者說明該治療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讓其了解該治療方法的實際作用原理和機制,還須告知患者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使其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積極地配合治療。
做好腫瘤患者的心理呵護,是治療腫瘤的關鍵環節之一。用和藹的態度,體貼的言語,規范的舉止,關心的行動,把心理疏導貫穿于患者治療的全過程,給患者以踏實的感覺,使其在精神上得到支持,更好的配合治療,從而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