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順秀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蘭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山東 臨沂 276001)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難點之一,如果不能及時穿刺成功,將直接影響對小兒患者的搶救與治療。筆者多年來在工作中運用解剖知識,結合臨床經驗,進行患者小兒患者頭皮靜脈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有效地保證了小兒患者搶救與治療的順利進行。
1.1 正中靜脈在顱冠縫起于靜脈網匯成正中靜脈后沿額骨表面在近中線處垂直下降,與對側同名靜脈并行,至眉的內端續與內眥靜脈。該靜脈是頭皮靜脈中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滑動,易固定,暴露較明顯。
1.2 顳淺靜脈:顳淺靜脈起始于顱的頂部和側面的靜脈網,匯成顳淺靜脈,位于擬顳部皮下,在顳筋膜的表面,顴弓根的稍上方,外耳門的前方,與同名動脈伴行,可摸到顳淺動脈的搏動,靜脈常在該動脈的前方。此靜脈細長淺直,不滑動,暴露明顯。
1.3 耳后靜脈:位于耳廓后方,向前與下頜后靜的后支吻合,與乳突導血管相連,故較為固定,且稍粗直,或略帶彎曲,顯露清楚。
2.1 對暴露較好的靜脈,進針盡量采用快速穿刺法。由助手固定好患兒頭部,必要時剃去穿刺部位的頭發,常規消毒皮膚后,左手拇食指繃緊皮膚,右手拇食指持穿刺針,在距離靜脈最清晰點向后移0.3公分處將針頭近似與平行刺入頭皮,然后沿靜脈向心方向穿刺,當針頭刺入靜脈時阻力減小,有落空感同時有回血證明穿刺成功;或感覺有突破感但無回血時,停止進針,輕輕擠壓輸液管前端,有回血即證明穿刺成功。
2.2 對暴露不清晰的靜脈,用指尖順靜脈走向探摸,體會血管走向,深淺度,粗細,滑動度,然后繃緊皮膚,于感覺最明顯處后移0.3公分,將針頭以10-15度角刺入皮膚后再平行緩慢進針,有突破感或見回血即證明穿刺成功。
2.3 對于頭皮靜脈的分支,穿刺有一定難度。宜選擇4.5號頭皮針頭,常規穿刺如無回血,可用注射器輕輕抽吸,亦可推入少量液體,如局部無隆起,推之暢通無阻,即證明穿刺成功。
穿刺成功僅完成了搶救與治療的初步工作,關鍵在于固定與家長正確配合護理小兒。穿刺成功后,常規固定好膠膏,為防止小兒輸液途中躁動流汗導致膠膏松脫,針頭滑出血管外,可將輸液管前端固定于穿刺部位同側耳廓上。因為耳廓無汗腺分布,利于固定,并囑家長以喂奶姿勢從穿刺部位對側抱住小兒,將小兒的一手抱于腋下,扶住另一只手,防止小兒扯掉輸液針頭。必要時可約束小兒四肢或使用鎮靜劑,這些方法都可有效保證治療順利完成。
4.1.1 心理因素:緊張、膽怯,尤其是新上崗護士,面對病兒及家屬,對自己缺乏信心。一次穿刺失敗時,不能坦誠面對,而是自責、慌亂,不能正確對待患兒家屬的刺激性言語。工作繁忙時,情緒急躁,急于求成,以致穿刺失敗。
4.1.2 技術因素:對小兒頭皮靜脈解剖位置掌握不準確,動靜脈混淆不清;輸液前沒有對患兒頭皮靜脈及血管條件認真選擇而草率進針;穿刺角度不正確,或深或淺,在未看清血管的情況下,盲目操作;靜脈充盈不好,回血慢,而反復進針;未清理干凈患兒頭部胎脂、毛發等。
4.2.1 患兒到醫院這個陌生環境,看到不熟悉的人穿著特殊的衣服,深感恐懼,加之頭皮靜脈穿刺強行固定頭部,便出現哭鬧、亂動、不合作,這樣就增加了穿刺難度。
4.2.2 患兒年齡小,頭皮血管細,壁薄,末梢循環不好,進針后回血慢或無回血。
4.2.3 小兒肥胖,靜脈血管隱匿,穿刺時難以捕捉,反復穿刺造成靜脈損傷而影響再次穿刺結果。
4.2.4 患兒有病,家屬在旁守護,對患兒疼愛有加,看到孩子啼哭,自己也跟著掉淚。因此,家屬對護理人員操作技術要求很高,無形中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而影響操作結果。
提高小兒頭皮穿刺水平,操作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應當加強護理人員心理素質及思想品質的培養和鍛煉,每位護理人員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良好的醫德,高度的責任心、愛心和誠心。在實際工作中,應樹立獻身護理事業的崇高理想,努力學習,不斷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在實踐中瀝練和培養優良的心理素質,嫻熟地掌握護理技術,把鎮靜、果斷、細心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帶入到實際工作中,避免不良情緒影響工作。首先不要有畏難情緒,向家長說明小兒頭皮靜脈穿刺的難度,同時要有穿刺成功的信心,沉著而穩定的情緒,有條不紊地進行穿刺。關鍵在于工作中要善于總結經驗,掌握嫻熟的技能,并掌握一定的解剖知識以及部分骨性標志選擇穿刺部位,才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
[1] 姚學娜,馬春濤,高世紅等.輸液時靜脈穿刺易見回血法.中華護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