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慶
(興寧市第二人民醫院 廣東 興寧 514500)
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嘔血、便血以及程度不同的周圍循環衰竭等問題,它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一種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一旦發生必須要給予及時有效地處理,否則非常容易導致患者死亡。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保存完整,所有患者均給予了良好的內科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資料整理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男性42例,女性14例;年齡25~72歲。消化性潰瘍30例,急性胃黏膜損傷6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2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嘔血、便血和休克癥狀。經治療護理治愈41例,好轉12例,轉入外科手術2例,死亡1例。
1.2 相關標準:以屈氏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定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一般指在數小時內失血量超過1000ml或循環血量的20%。
1.3 臨床治療:臨床治療主要包括下述內容:采用支持療法和抗休克療法;給予了血管活性劑以及止血劑等藥物;選擇性血管造影介入治療;利用內窺鏡對局部病灶進行止血治療;對癥手術治療。
1.4 內科護理
1.4.1 緊急護理:要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保持絕對的臥床休息,為了保證充足的腦部供血,讓患者以平臥位休息并且要稍微抬高患者下肢。為了確保患者暢通的呼吸,出現嘔吐時需要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避免患者因為不慎吸入血液而出現窒息問題。臨床經驗表明,患者一旦發生大出血便非常容易發生低氧血癥,進而誘發進一步出現,此時要及時進行吸氧,將氧氣濃度控制在1-2L/min為最佳。
1.4.2 及時補充血容量:為了有效補充血容量,護理人員要及時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在搶救的初始階段應該適當得加快輸血滴速,但是滴速必須要合理控制,否則滴速過快容易導致二次出血或者是肺水腫。
1.4.3 止血護理:采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護理方法。具體要求是,在插管之前需要檢查是否存在漏氣問題,在插管過程中需要持續地觀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醒以及面色變化情況,插管完成之后需要將胃氣囊壓力保持6.5KPa至9.5KPa之間,需要將食管氣囊壓力保持在4.5 KPa至6.0KPa之間,同時密切注意引流液的數量與顏色。為了防止因為過久的壓迫造成粘膜壞死需要在置管的24h之后將氣囊的氣體放出。
1.4.4 基礎護理:要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保持絕對的臥床休息,保持平臥位休息并且要稍微抬高患者下肢,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避免患者因為不慎吸入血液而出現窒息問題;在出現明顯嘔血或者是嚴重嘔血時,必須要禁止患者飲食,如果在出血之后的24h內沒有出現繼續嘔血的問題,則可以給予較少的、溫熱的、易消化的流質食物。待病情穩定之后,一定需要注意飲食必須要定量,一次進食切勿太多,堅持多餐少食,同時嚴禁食用刺激性食物(例如辛辣、生冷、粗糙等食物),同時,絕對禁止飲用咖啡、濃茶、煙酒等。患者出現嘔血之后,要進行必要的口腔護理,去除口腔當中的血腥味,避免因此出現惡心、嘔吐等問題;對于患者的嘔吐物要及時清理,因此而污染的床鋪、衣服等要及時清理。
1.4.5 對癥護理:對于休克患者,需要進行合理的保暖,對于精神高度緊張的患者可以給予安定,避免過度緊張影響病情;如果患者是肝病患者,則需要避免使用嗎啡、吩噻嗪類以及巴比妥類藥物。
1.4.6 心理護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易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的心理,尤其反復出血、大出血患者更易對治療喪失信心。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應善于發現患者的心理變化并尋找原因,能夠及時疏解及糾正疾病或其他因素給患者帶來的不良情緒,讓患者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作為醫務人員態度要和藹,語言親切得體,操作要熟練,溝通要及時、耐心。
1.5 效果判定。顯效:出血在12h內停止,沒有嘔血、黑便等情況,生命體征穩定。有效:出血在24h內停止。無效:出血在24h之后仍未停止,生命體征不穩定。
所有患者均給予了對癥治療和內科護理,其中顯效42例(75%,42/56),有效13例(23.2%,13/56),無效3例(5.3%,3/56),總體有效53例(94.6%,53/56)。
上消化道出血多發病急驟,以嘔血或黑便伴周圍循環衰竭為主要臨床表現,不難確診。救治此類患者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密切觀察、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時向醫生提供第一手資料,為搶救患者生命和治療爭取時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通過細致周到的各種護理,可及時發現再次出血的征兆,減少患者生命財產的損失。
上消化道出血因其發病突然,患者受病痛折磨,心理較脆弱,往往不知所措,易出現一定的心理障礙;大多數患者對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誘因缺乏足夠的認識,生活當中存在一些不科學或不良習慣,所有這些,都需要內科護理人員細致耐心地給患者作心理和健康教育咨詢,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礙,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救治工作。
本次研究表明,鑒于上消化出血患者伴有大量出血情況,必須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止血處理以及必要的抗休克治療,另外,一定要確保觀察和護理工作的認真、細致,實時注意病情的發展變化,以便做出相應處理;科學有效的內科護理能夠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防止出現二次出血問題,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
[1] 許春玲.生長抑素治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54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17):142-143
[2] 劉開燕.淺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及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