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加英 應天青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毓龍街道洋西社區衛生服務站 江蘇 鹽城 224001)
在我國,腦卒中是發病率、患病率、致殘率和病死率均較高的疾病之一。更可怕的是,得過腦卒中的患者,還易再復發,每復發一次,加重一次。近幾年,筆者主動進行走訪、上門服務,開展腦卒中患者出院后家庭隨訪,指導家庭護理。并對在我站社區門診建檔的68例腦卒中出院患者家庭照顧者實施了為期1年的護理指導,結果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診斷明確康復治療4周左右出院,仍需在家中接受照料的患者68例。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鹽城市亭湖區毓龍街道洋西社區衛生服務站門診建檔的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4例)和對照組(34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發病部位、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選取這68名腦卒中患者的照顧者,均與患者同住,兩組患者家庭照顧者性別比例、年齡、學歷間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采用家庭隨訪、電話隨訪、定期來我站咨詢等方法,從患者的康復指導、注意事項、家居安全、心理護理等方面對觀察組患者的家庭照顧者進行為期1年的護理指導。在指導內容上,我們根據康復患者功能恢復的情況及患者出院后的實際需求,每周上門隨訪指導1~2次。具體內容如下:(1)建立患者治療檔案,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康復情況、詳細的患者家庭信息,患者復查時間、患者復查時恢復情況;(2)成立家庭照顧者指導小組對照顧者進行培訓,定期上門隨訪,對照顧者在照顧病人時遇到的難題給予解答并講解護理技巧,康復訓練指導,腦卒中患者及照顧者心理護理指導;腦卒中患者生活方式指導;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環境改造指導。
1.3 評定:從干預開始至1年后,評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存質量。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用Barthel指數評測[2]。總分為100分,20分以下為完全不能獨立,20~40為需極大幫助,40~60為部分獨立,60分以上為完全獨立。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1 2組患者自理能力評定觀察組34例,完全自理15例,構成比44%,部分自理9例,構成比26%,需極大幫助7例,構成比20%,完全不能自理3例,構成比8%;對照組34例,完全自理11例,構成比32%,部分自理6例,構成比17%,需極大幫助12例,構成比35%,完全不能自理5例,構成比14%。
2.2 完全自理和部分自理(40分以上)判斷為預后好,需極大幫助和完全需要幫助(40分以下)判斷為預后差。2組患者自理效果比較:觀察組判斷預后好24例,占70.6%,判斷預后差10例,占29.4%;對照組判斷預后好17例,占50%,判斷預后差17例,占50%。(注:P<0.05)
3.1 對照顧者的護理指導能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證實了家庭康復護理干預的有效性,對家庭照顧者進行護理指導能促進患者康復,減輕了家庭社會的負擔。我們嘗試對腦卒中患者家庭照顧者進行護理指導,提高了康復治療的準確性和依從性;建立患者治療護理檔案,保證指導規范化,對照顧者進行組織管理,配置專職的家庭訪診護士,每周上門訪問指導,從患者的康復指導、注意事項、家居環境、心理護理等方面對觀察組患者的家庭照顧者進行為期1年的護理指導。結果表明,此種干預的個體化方式能明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2 護理指導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腦卒中患者發病后,生存質量各維度不同程度受損,尤以軀體功能損害最為明顯,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很大影響,這可能與疾病本身特點有關。腦卒中病程長,致殘率高,存活患者中86.5%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認知功能、心理和情感障礙等[4]。我們認為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是非常重要的醫療護理目標,是衡量患者病情改善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指標,是評價臨床治療療效非常重要的參數和必要條件[5]。
3.3 與照顧者建立良好的關系是實施護理指導的基礎:照顧者的支持對患者的康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護理工作中只有與照顧者建立良好的關系,積極幫助他們改善心理狀態,才能提高護理指導效果。大多數家庭照顧者壓力大,心情易煩躁,常常因疲倦和沮喪影響他們對患者的照顧;而且在長期的照顧中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辦法,有時會對護士的指導加以抵制[6]。因此護士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多與照顧者進行交流溝通,理解關心他們,對他們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解答,他們才會有效的配合護理指導,使患者得到最佳護理效果。
[1] 繆鴻石,于兌生.中國康復醫學診療規范[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69-83
[2] 繆鴻石,朱傭連.腦卒中的康復評定和治療[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22-24
[3] 劉桂芳,王 敏.護理干預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7):29-30
[4] 吳航.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年15期
[5] 邵爽;戴紅.我國腦卒中社區康復技術的研究;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年第05期
[6] 喬利瓊.社區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