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耀
(廣西合浦縣人民醫院 廣西 合浦 536100)
WHO統計2型糖尿病流行病學資料在發達國家,糖尿病在疾病致死原因中列第四位,心腦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位。雖然就目前醫療水平,還沒有一種有效的藥物或手段治愈該病,但是隨著對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病因和發病機理認識的逐漸深入,臨床治療糖尿病有了新的探索,減輕胰島素抵抗,延緩胰島素細胞功能衰竭,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主要目標?,F將2型糖尿病的治療進展綜述如下:
運動療法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運動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的控制[1]。飲食調節是糖尿病患者的最基本治療措施,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糾正代謝紊亂,調控血糖恢復正常,并可預防并發癥的的發生。李祖祥等[2]發現,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僅可延長病人生存時間和提高生命質量,也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有效方法。
糖尿病傳統藥物治療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運用藥物調節殘存胰島細胞對血糖的敏感性,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二是外源性補充胰島素。采取的對癥治療方式是血糖高就降血糖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控制血糖指標,但患者要終生服藥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會產生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及病足等并發癥[3]。
2.1 胰島素促泌劑
2.1.1 磺脲類藥可直接刺激胰腺β細胞促進釋放胰島素,增加體內的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臨床試驗顯示,磺脲類藥物可以使HbA1c降低1%~2%,是目前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薦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藥。臨床上已發展到第三代藥物,如格列美脲,適用于單藥治療及與胰島素聯合使用 。
2.1.2 氯茴苯酸類作用機制是通過與胰島β細胞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使β細胞去極化從而誘發胰島素分泌,臨床上常用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長期使用有保護胰島β細胞的功能。有人稱之為血糖依賴型胰島素促泌劑[4]。
2.2 減少血糖來源的藥物
2.2.1 二甲雙胍、苯乙雙胍和丁雙胍、降糖靈等雙胍類藥雙胍類主要是抑制食欲,藥理作用是通過減少肝葡萄糖的輸出和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薦二甲雙胍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線用藥和聯合用藥中的基礎用藥。臨床試驗顯示,二甲雙胍可使HbA1c下降1%~2%并可使體重下降,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在UKPDS試驗中,二甲雙胍還被顯示可減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2.2.2 拜糖平等a-糖苷酶抑制劑α-糖苷酶抑制劑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適用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國內上市的α-糖苷酶抑制劑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α-糖苷酶抑制劑可使HbA1c下降0.59%~0.8%,不增加體重,并且有使體重下降的趨勢。
2.3 胰島素制劑
2.3.1 注射用胰島素制劑:胰島素可分為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根據作用特點的差異,胰島素又可分為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常規(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包括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和預混胰島素(包括預混胰島素類似物)。臨床試驗證明,胰島素類似物與人胰島素相比控制血糖的能力相似,但在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和減少低血糖發生風險方面胰島素類似物優于人胰島素。臨床上門冬胰島素30是一種雙時相的胰島素類似物,由門冬胰島素組成,含有30%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及70%精蛋白結合的結晶門冬胰島素,患者餐前一次給藥可保持餐后血糖水平,具有給藥方式簡單,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的治療效果[5]。但長期頻繁注射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易導致皮下脂肪萎縮等不良反應。近20年來科學家們模擬人體胰島素分泌的一種胰島素輸注系統,有“人工胰腺”之稱的胰島素泵應運而生,它能模擬人體生理性胰島素分泌,24小時內連續不斷的向人體輸注胰島素。經臨床驗證,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越來越受醫生和患者的喜愛[6]。
2.4 內源性胰高血糖素樣多肽GLP-1類似物[7]近2年來,糖尿病新藥胰升糖素多肽(GLP-1)相關藥物相繼上市,此類藥物不僅可促進胰島素β細胞分泌胰島素,還可以促進胰島β細胞再生,并能顯著降低超過人體正常值的高血糖,有顯著的降低體重的作用,GLP-1受體激動劑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口服降糖藥聯合使用,其相對較長的半衰期有望實現每周1次給藥,將使2型糖尿病的治療發生革命性變化。據悉,目前有多種該類藥物在研發之中,其中既有口服藥,也有注射劑。這意味著人類在外源性補充胰島素方法之外,找到了一種通過人體內部調節機制控制糖尿病的重要途徑。
[1]趙蓓.2型糖尿病患者綜合治療效果,中國現代藥物應用[J]2011,20(5):21-22
[2]李祖祥,盧桂珍,彭愛君。探討II型糖尿病病人心理治療作用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2:212-214
[3]Ellen Castle-where Firkins diabetes study(English copy version).Science Press
[4]李熒.胰島β細胞功能保護與理想的胰島素促泌劑[J].中華內分泌雜志,2004,20(2):附錄
[5]鄭暉,姚幸福,聶小妹.血糖控制不佳性2型糖尿病治療治療研究[J].荷澤醫學??茖W校學報。2010,22(2):19
[6]徐保真.胰島素泵的合理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05,(3):44-45
[7]王明偉.《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網絡版.2007年元月第一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