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娟
(武警后勤學院附屬醫院腦科醫院 天津 300162)
應激性潰瘍是機體在應激狀態下發生的應激反應。腦出血患者并發應激性潰瘍在臨床上較常見,多發生在發病后2-3d,短者可在數小時內出現,病死率甚高。
20例中,男13例,女7例。其中15例胃出血并發在腦損傷1周內占53%;另5例發生于傷后1周以后。出血量多少不一,多者500ml,少者僅表現為黑便。
情觀察應激性潰瘍的發生與腦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密切相關,出血量大且位于腦的重要部位,應激性潰瘍的發生率高。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理即“三早”可降低病殘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因此護理上應注意患者的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嘔吐物的變化,對胃腸道反應劇烈,嘔吐頻繁的患者,可禁食或減少進食量。每15~30分鐘監測生命體征1次。如果患者昏迷加重、血壓及脈搏改變、出現頑固性呃逆、胃液是暗紅色或咖啡色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說明已出現消化道出血,要注意觀察患者嘔吐物性質、大便性狀、顏色及大便潛血試驗。早期給予留置胃管,監測胃液顏色及pH值。當pH值≤3.0時應高度懷疑應激性潰瘍出血的可能性,遵醫囑積極采取治療措施。
2.1 一般護理:臥床休息,保持安靜,盡可能避免搬動及一切非急需的檢查。一般護理應:①保持呼吸道通暢,松開衣領,取下假牙,及時吸痰與清除鼻、口腔內分泌物,應先檢查口腔內黏膜有無破潰,再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2次/d[1]。②頭偏向一側便于口腔分泌物和嘔吐物自行流出,防止舌后墜,避免嘔吐時誤吸而造成窒息;并抬高下肢15℃,增加回心血量,防止腦缺血。③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用溫水擦拭全身1次/d,并注意為患者保暖,同時對骨突及受壓部位進行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防止褥瘡發生。④監測血壓變化,血壓過高或過低均可加重腦功能的損壞,而使應激性潰瘍加重,保持一定高度的血壓,以維持有效的血循環,促使腦功能恢復。
2.2 心理護理: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是誘發應激性潰瘍的因素之一。患者因為腦出血,可能會出現四肢癱瘓,嚴重喪失了生活能力,使患者產生劇烈的心理波動。應經常巡視病房,多與患者交談,了解其心理、情緒的變化,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安慰、鼓勵,生活上給予必要的照顧,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減少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2.3 用藥的護理
2.3.1 患者出現嘔血時應迅速建立2條靜脈通道,以確保液體及時補充;放置胃管,有利于判斷出血的程度,有利于局部止血和注入止血藥[4]。首先用10-14℃的生理鹽水洗胃,其方法是從胃管迅速注入生理鹽水,隨即吸出,在30~60min內注入500~1000ml生理鹽水,可使黏膜血管收縮,并收到良好止血效果。也可用去甲腎上腺素40ml加生理鹽水20ml經胃管注入每4~6h1次,或洛塞克40mg加入生理鹽水200ml靜推,嚴重出血時可0.9%生理鹽水100ml加洛塞克40mg靜點每12h1次,并監測胃液pH值每2h1次,如pH值>3.5時是再出血的危險信號。應及時應用胃酸抑制劑,并觀察用藥后的效果,做好記錄。
2.3.2 護胃黏膜用磷酸鋁凝膠20g,每日3次,從胃管內注入。
3.1 血期應禁食。出血停止后,開始進食溫流質飲食應選擇富含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流質飲食,如牛奶、豆漿、米湯等堿性食物,有中和胃酸、收斂黏膜的作用,有助于止血。飲食量200~300ml,3~4次/d。每次給予鼻飼時應抽吸胃液,觀察其性狀及胃殘留量;鼻飼前應先抬高床頭30~35℃,防止食物反流,給患者取側臥位,預防誤吸。每次鼻飼后用少量溫開水沖洗鼻飼管,防止阻塞。待病情好轉后可改進半流食或無渣飲食,以后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同時應禁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咖啡、紅茶等。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限制鈉鹽的攝入以減少水鈉潴留,預防加重腦水腫。認為腦出血早期進食小米汁可防治應激性潰瘍,認為小米汁呈堿性,它能中和胃酸,提高胃液pH值;米汁黏度較高,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保護胃黏膜,保護微小潰瘍面;早期進食降低了血液及胃液中的促液素含量,且可增加營養,增強抵抗力,同時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3]。如應激性潰瘍出血量<10ml,可不必禁食,可予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低碳水化合物的中性或偏堿性低溫流食。
3.2 飼護理做好鼻飼護理是有效地預防應激性潰瘍的重要護理干預之一。意識不清者盡早留置胃管,床頭抬高30℃,鼻飼前先回抽檢查胃管是否有潴留,胃內容物>150ml,胃腸道功能尚未恢復,可暫停鼻飼或延長間隔時間,防止反流、誤吸。如鼻飼前抽出胃液觀察有新鮮或咖啡色胃內容物,應記錄喂內容物的色、量,報告醫師早期處理[1]。鼻飼液的溫度為38-40℃,過高或過低容易引起胃腸不適、腹痛、腹瀉等,有時還會誘發高血壓或病情加重,并每日聽診腸鳴音比較,防止病人因鼻飼不當引起胃腸道不適癥狀。
應激性潰瘍是腦出血早期嚴重的并發癥,盡快控制是降低腦出血病死率的主要措施。目前對于腦出血并發潰瘍出血的發病機制主要認為與顱內壓增高影響下丘腦、腦干和邊緣系統有關,機體有應激反應,出現神經內分泌失調,兒茶酚胺分泌增加,胃液、胃酸分泌增加。因此腦出血患者應加強嚴密監護,及時發現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及時正確的運用護理措施進行早期干預和對癥處理,對降低應激性潰瘍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1]陸仁鳳.腦出血并發應激性潰瘍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1,(22):133-134
[2]張玲,牛淑香,李翠萍,“三早”應用于腦出血術后應激性潰瘍的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2,8(11):842-843
[3]李春花.腦出血早期進食小米汁防治應激性潰瘍[J].護理研究,2005,19(12):1052-1053
[4]劉艷蕊,邵翠霞,趙迎節.65例腦出血并發應激性潰瘍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