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賀 玲
(1.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人民醫院 湖北 十堰442000;2.湖北省十堰市西苑醫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我國城市婦女的平均絕經年齡為49.5歲。農村婦女為47.5歲。我國婦女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70歲,50歲左右絕經的婦女還有1/3的生命歷程要在缺乏激素的情況下度過。圍絕經期是女性從生理到心理較明顯衰老過程的一個起點。是人在一生中生理、心理變化比較劇烈的時期。臨床表現為月經改變、潮紅、潮熱、憂郁、焦慮、多疑、血壓升高或波動、乳房萎縮、下垂、陰道干燥、性交痛和泌尿系癥狀。婦女在心理、生理、社會角色等方面都會發生極大變化。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有效地幫助圍絕經期婦女,使得她們順利地度過心理、生理危機。
1.1 研究對象:以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來我院門診就診的圍絕經期綜合癥病例80例,年紀在40-55歲之間,有潮紅、潮熱46例,占57.5%。憂郁、焦慮、多疑48例,占60%,乳房萎縮、下垂占61例,占76.2%。陰道干燥、性交痛48例占60%。有泌尿系病狀8例占1%。
1.2 研究方法:對就診的圍絕經期婦女專職由護理人員,利用專業的知識,進行圍絕經期知識宣教。認識到圍絕經期是一個生理過程,絕經發生的原因及絕經前后身體將發生的變化,幫助病人消除因絕經變化產生的恐懼心理,并對將發生的變化作好心理準備。介紹減輕圍絕經期前后癥狀減輕的方法,以及預防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措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
1.3 具體護理內容:
1.3.1 向圍絕經期婦女及其家屬講解絕經是一個生理過程。出現更年期癥狀是由于卵巢功能減退、內分泌失調所致的一種身心反應。通過知識講座、面對面的交談,對恐懼、害怕、多疑患者多做健康宣教,正確認識圍絕經期的反應,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社會行為特征,安全度過圍絕經期。
1.3.2 規律的運動:指導圍絕經期婦女合理運動,如散步 跳廣場舞騎自行車等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維持良好的張力,加強消化功能,轉移注意力,可以有效地防治緊張、失眠、煩躁等癥狀。
1.3.3 飲食護理:更年期有頭昏、失眠、情緒不穩定等癥狀的人。要選擇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粗糧(小米 麥片)豆類和瘦肉、牛奶。牛奶有鎮靜安眠的功效。綠葉菜也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這些食品對維持神經系統的功能、促進消化都有一定的作用。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咖啡、濃茶、胡椒等。
月經頻繁、量多的可選擇蛋白質較高的食物如雞蛋、瘦肉、豆類等。也可用紅棗桂圓加紅糖做成紅棗桂圓湯飲用。或用紅棗、紅小豆粥當點心。可起到健脾補血的作用。
停經后有一些婦女發胖。血脂固醇增高并有動脈硬化的現象。應控制體重不要吃得過飽。主食要限制,少時油膩食物和含糖量多的水果,多吃綠葉蔬菜,以補充維生素C、B。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增強身體抵抗力。以阻止動脈硬化的發展。烹調要用植物油。并限制高膽固醇的食物 如動物的腦、魚子、蛋黃、肥肉、動物內臟等。
1.3.4 指導合理用藥:幫助病人了解用藥的目的、藥物劑量、適應癥、禁忌癥、用藥時可能出現的反應等。激素替代治療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長期使用性激素者接受定期隨訪。指導病人用藥期間注意觀察若子宮不規則出血,應做婦科檢查,并進行診斷性刮宮,刮出物送病理檢查,以排除子宮內膜病變。雌激素劑量過大時可引起乳房脹痛、白帶多、陰道出血、頭痛、水腫或色素沉著等。孕激素作用包括抑郁、易怒、乳腺痛和浮腫。雄激素有發生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險。大量應用出現體重增加,多毛及座瘡。口服時影響肝功能,重癥時應及時就醫。
1.3.5 性知識認識護理:圍絕經期婦女不同程度有陰道干澀、性交痛等癥狀,而導致性欲減退的發生,性生活和諧的夫妻不僅精神愉快,并且夫妻關系良好,和諧的性生活對圍絕經期的婦女的卵巢功能、垂體、下丘腦功能的調節又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指導中老年婦女保持適度和諧性生活也利于改善圍絕經期婦女的神經癥狀。
跟蹤調查80例圍絕經期婦女病例,回饋信息顯示通過多方面的有效護理,都能夠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根據自己的癥狀接受治療和護理,保持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順利地度過這個人生的特殊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