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兆
根據湖北省財政廳 《關于湖北省2012年度開展會計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鄂財監發[2012]2 號)以及鄂財監發3 號文件和黃岡市財政局黃財監[2012]118 號文件的要求,我縣財政局于2012年5月7日 至7月31日對 羅田縣國土資源局、羅田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羅田縣萬密齋醫院、羅田縣義水學校和湖北興華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五戶單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檢查。通過對這五戶單位檢查情況的歸集整理,對實際情況分析如下。
某單位辦公樓工程完工多年,資產已交付使用辦公多年,但該項工程支出6780495.46 元仍掛在“在建工程”賬戶中,不及時辦理決算,不轉入固定資產,造成信息不真實,不符合《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第六、七、八、十條等,不符合《會計法》關于會計核算的要求,導致單位固定資產核算不完整、不真實。
該單位年終賬面 “經費結余”5796331.91 元,而實際上這項結余資金已占用在“在建工程”項目,沒有經費結余,所以“在建工程”長期未結轉,導致“經費結余”科目不真實。
單位 “撥入經費” 科目核算收入33919365.05 元,而其中含有經費撥款、專項撥款、非稅收入返還等項,但在平時辦理撥款時,財政國庫撥款未作詳細說明,或作了詳細撥款單而單位做賬時也未附在一起,因而單位財會人員做賬時,只作撥入經費核算。待年終財政與單位統一結算,分清項目資金,這使得單位在月份或季度時,只能統一按“撥入經費”核算,造成“專項資金”與撥入經費混在一起,違反《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第三十七條“由財政部門撥入的經費和預算外收入中屬于指定用途,用于完成專項工程或專項工作,并需要單獨報賬結算的資金,應當與正常的撥款區分開來,分別核算的規定”。“撥入經費”科目要求分別設置 “撥入經常性經費”和“撥入專項經費”兩個二級科目。雖然該單位按要求設置了上述兩個二級科目,但在核算中,混合核算,不能詳細準確分清楚這兩個科目所應當核算的收支數額及結余額,造成信息不準確,不真實。
如所檢查的四戶單位,超標列支招待費、超標額分別為:312463.70 元、1807167.00 元、857672.00 元、104282.70元,違反了財政部財預字[1998]159 號《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招待費列支管理規定》第三條“行政事業單位招待費不得超過當年公務費的2%的規定”,也違反了《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六條“違反規定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的規定。
所檢查四戶單位都存在違規發放節假補助、下鄉補助、過年費、加班補助、超標發放各項獎金(如檔案獎、綜治獎 等)。分 別 發 放:187985.00 元、415901.00 元、273221.00 元、28040.00元,這些發放的補助、補貼以及超標發放的獎金于法無據,屬于自立名目發放,違反了《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第十九條“行政單位用于職工待遇方面的支出不得超出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的規定。
從以上違規情況看,反映出我縣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問題仍然突出,會計信息質量問題需要高度關注。以上前三項問題是單位不重視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資產”和“結余”核算不真實。“撥入經費”和“專項經費”核算沒有詳細分開核算,為單位資金的使用提供了隨意性。以上四、五兩項問題,屬于“提高開支標準,擴大開支范圍”,受單位干部職工提升個人利益的驅動。
這次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是按照湖北省財政廳鄂財監發[2012]2 號和3 號文件精神和黃岡市財政局黃財監[2012]118 號文件的要求進行的,嚴格按照財政監督檢查工作規程進行的,以《會計法》、《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為基本準則開展檢查工作的。
首先,確定檢查重點。以會計科目核算內容為重點,看是否真實、合規、是否有造假舞弊行為,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完整。其次,重點檢查單位資產和結余是否真實,是否有虛列結余,隱瞞資產的行為存在。再次,對違規發放補助獎金進行重點檢查,并重點對列支招待費進行檢查。最后,通過賬證核對、證證核對,檢查原始憑證來源是否真實、合法、合規。
針對查出的問題,依據《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 及相關法律法規分別提出了處理意見和整改措施。對于存在的問題一針見血提出來,經濟上未作追繳和處罰,并責令單位進行整改,限期一個月,并作出書面整改承諾。
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既有會計核算中的基礎性工作的問題,也有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中的違規行為。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單位領導不重視資產管理工作,不學習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不懂得國有資產該如何核算。該單位辦公大樓的建設資金是其所屬單位共同籌資建設,不應影響“在建工程”科目的及時結轉,但長期掛該賬戶達七、八年之久,違反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第七條“凡占有、使用國有資產的行政事業單位,不論其是否納入預算管理,以及實行何種預算管理形式,都必須向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申報辦理產權登記手續”。該辦公大樓交付使用多年,不及時辦理決算,不及時進行固定資產核算,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對于專項撥款和經費撥款不嚴格區別開,分別核算,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會計人員怕麻煩,工作量大,隨意性強,沒有嚴格區分專項經費和辦公經費的核算;二是財政撥款時,因當時未作詳細說明或撥款通知沒有及時送達被撥款單位,因而單位在核算時只作“撥入經費”核算,待年終時,工作繁忙,又沒有對每一筆撥款進行復核確認,所以,就沒有按撥款詳細類別劃分 “專項”和“經費”進行會計核算,導致專項經費和經常性經費分不清,而混合核算。最終致使會計信息質量不準確,不完整。
在這次檢查中,被查單位從負責人到會計人員、業務人員都抱怨,單位的接待工作任務大,申報項目工作重要,不招待吃喝、不送禮就辦不成事,申報不了項目。來了客人,要讓他們吃好、喝好,接待好,一次少則幾千元,多則數萬元的開支。單位不得已超標列支招待費,才能使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各單位干部職工個人要求提高收入待遇,利益要求膨脹,想方設法巧立名目,單位自行確定領取各項補助。如:雙休加班就要領雙休補助,值班就領加班補助,節日加班就領節日補助,過年沒有吃年飯就發“年飯費”,下鄉補助平均發放。發放獎金,按規定只能以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發放,而單位則是按工資全額(即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加津補貼)發放,超過規定的標準提高了個人待遇,各個單位相互攀比現象嚴重。
嚴格進行會計核算,加強資產管理,從單位領導到財會人員必須認真學習了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 的規定,嚴格資產的轉賬登記、申報。不得違規長期掛賬“在建工程”而不轉入“固定資產”賬戶,且造成“經費結余”科目空掛賬,誤導相關單位、部門。這是會計工作中的嚴重隱患,必須糾正。必須強化會計法律法規,依法依規進行會計核算和資產管理。
招待費過多是通病,尤其是當前各單位向上級申報項目多、檢查多、調研多、會議多,因而開支大。這就要求各單位要制定招待費開支制度,堅決壓縮不必要的開支。對個人補助補貼要嚴格按國家規定執行,不得自立名目,鉆政策的空子提高個人待遇。
嚴格執行 《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第三十七條“由財政部門撥入的經費和預算外收入中屬于指定用途用于完成專項工程或專項工作,并需要單獨報賬,結算的資金,應與正常的撥款區別開來,分別核算”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