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平
94年前,一批青年學生為了“科學、民主”的夢想走上北平街頭;94年后,習近平總書記把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在神州大地點燃。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作為財政監督隊伍的一員“老兵”,我的夢想是在工作中建立起責任和公正的價值觀。
馬克思說過:“作為確定的人,既然有存在,有規定,就有使命。”清代張聰賢有言:“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畏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兩位中外先賢的話,深刻闡述了責任和公正的內涵,那就是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公正感。
財政監督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維護國家經濟秩序神圣的使命和職責,只有在工作中建立起責任和公正的價值觀,才能正確指導我們的行動。
前些天,我在上報新農保和城居保審核方案中,專員辦領導在研究批復中就去年審核出的問題是否整改,近三年該項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評估分析等提出4條意見,意見翔實而具體,看到后深為新一屆辦領導高度的責任感而震撼,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財政監督領導干部的責任,什么是財政監督干部的使命。
財政工作的公正性不但體現在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調控經濟秩序方面,尤其體現在財政監督工作中,體現為實施財政政策的公正性和對監督對象的公正性。在實際工作中,領導就如何堅持公正、公平原則給予具體指導。他們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精神,充分體現了財政監督干部的價值追求和怎樣服務的核心理念。
無論在人生和工作中遇到多大曲折和困難,我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把責任和公正深深根植于我的中國夢之中。我夢想有一天,責任和公正深深根植于財政收入和支出監管工作中,深深根植于會計監督和金融監管工作中,深深根植于財政績效管理和綜合監管工作中。
當責任和公正價值觀之聲在祖國大地唱起,從農村到城市,從西部到東陲,從北疆到南海,那時候,全中國同唱一首歌:“中國夢不再是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