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
大學生已經具備了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對他們來說,主體性教學就是要“充分尊重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具有主體性的人”。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對主體性培養的方法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在主體性理念的熏陶下培養出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優秀自主性人才。將其內涵具體化就是教師教學工作要以學生自主性的培養和發展為中心思想和根本目的。可通過創建寬松、和諧、民主的環境,啟發激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內在受教育需求,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過程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組織和規劃等來實現。
大學生素質能力高低決定了今后的就業方向,因此大學校園應以服務經濟建設、能力本位為育人原則和教育理念,擯棄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教學,先教后學,以教為主”的思想和方法,弘揚“以學為主,學生本位,自主創造”的教學新概念,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起來,以此來建立多樣性與選擇性相統一的教學機制。計算機屬于一門實踐性學科,在此理念背景下更應該突出表現學生本位,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讓自主性、創造性、能動性隨著大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而得以逐步發展。
現如今的計算機教學還是以教師滿堂灌為主,就連實踐上機課中,學生的目的都被簡單化了——完成作業即可。這種課堂沒有新意,沒有個性化培養與內在需求的滿足,完全被動的課堂顯得死氣沉沉。主體性教學的滲入可以使學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普通院校的學生從整體上來說綜合素質不是很高,自身表現為精神不濟,學習動力不足,懶于動腦,接受、理解能力不佳,厭學且不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造成自學時的理解困難、效率低下等問題。
新課改要求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前提開展教學,強調學生主體性、自主性的培養。雖然教材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但不能從根本上制止教師的傳統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實施。我國雖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考試的壓力依舊存在。所以為了考出好成績,有的教師甚至照本宣科地強調理論知識,從根本上忽略了計算機學習就是為了應用的目的。有的教師怕機房內的紀律不好掌控,干脆減少學生的實踐上機課,造成學生技能學習的延誤和興趣的缺失。
提升創造性思維中的發散思維能力是培養主體性和創造性的有效方法。教師應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積極更新觀念,注重思維訓練,從逆向、順向、多向角度進行革新,在教材上舉一反三,在對學生主體性的引導中鼓勵其發散思維,指導學生尋求多樣性答案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達到扎實所學、深入消化的目的。
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基于學生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可試著采用創新設疑啟思手段,讓他們在自我搜索的過程中,利用自身存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進而提升自身的各種能力及主動意識。計算機的學科特點基于操作性、思維性、創造性之上,需要在一個合理情境的開放式課堂中得以激發。情景設置需要從不同角度反映問題、訓練創新,注重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重組應用,從綜合的角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學工作者必須精心創設教學情境,逐步增強學生的主動意識。巧設問題情境,把預先精心提出的問題融入事先設計好的教學目標與過程中,激勵學生大膽思索、積極參與。
計算機教學本身就是需要大量實踐、實際操作才能完成技能提升的學科,紙上談兵只能延誤效率,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就需要從教育內容上進行實質性的革新,在教育理念與方法上進行改革。計算機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在不斷的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通過客觀環境與主體主動連接構建意義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引導其對問題的探究欲望,在一連串自發性的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合作交流等計算機實踐操作等活動中,讓學生自己感悟到學習的樂趣,找出有效的學習策略。課上時間畢竟有限,教師授予基本的技能之后,可讓學生在課外自由發揮。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重視課后這個外延的意義,讓課外成為第二課堂,用這種活潑的方式增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計算機課程標準在新課改的沖擊下也作了適度調整,計算機教學應注重研究性學習與能動性學習的有機結合。教師應將課堂設置成任務型課堂,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制定相應的任務,學生圍繞學習任務進行自主性思索、主動操作、積極參與等。在學習環境和資源利用上力求做到有利于能動性發展。對教科書的詮釋不宜過于生硬,要把精力放在簡化利用資源的實際步驟上。大量信息的共享為人們提供了方便,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系統,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從多媒體教學軟件中獲得想要的資源,從而培養學生自主、能動地進行學習的能力。
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就是突破死板的課本,引導學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種方向擴散,提出各種設想、多種解答。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新知,還鍛煉了思維,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會有所加深。
計算機教學要在授之以“魚”的基礎上授之以“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不能成為一句空話,要穩扎穩打地落到實處。計算機課堂應在具有探索性、挑戰性問題的場景下,發揮學生主動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提升和培養他們創新、自主能力和學習計算機的濃厚興趣。還可讓他們逐步形成獨立獲取知識和創造性地運用知識的習慣,從而在學習的道路上自由發揮,挖掘出內在潛力,拓寬創造性思維,最終實現素質的全面提高。
[1]劉曉靈.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8,3(21).
[2]楊少龍,何會君.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信息,2008(4).
[3]阮進軍.利用網絡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4]宮業芹.計算機教學中探究式教學設計[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