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琪 王勁松 卞廷松 劉 嘉 楊 凱 朱 勇
(1江蘇建康職業學院,南京,210029;2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徐州,221002;3常州市中醫院,常州,213003;4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210046)
江蘇省中醫男科學術大會暨中西醫結合男科新進展高級講習班于2012年7月27至29日在江蘇常州召開。此次會議與會代表196人,共收到論文200余篇[1]。省內、外著名中醫、西醫及中西醫結合男科專家進行了學術講座,曾慶琪教授結合自身臨床經驗談了男性不育癥診療感悟,寧克勤教授回顧了小劑量西地那非結合中藥治療痰濕性ED臨床療效,戴寧教授與大家交流了男性不育癥及其內科診療地位的再學習、再思考,申春悌教授詳盡地講解了常用的臨床科研設計方案,李夏亭教授介紹了孟河醫派學術思想與特色,秦云峰教授對房中術中醫學之分支進行了深入探討,何映教授作了早泄從心腎辨析治療的報告,張國強教授作了前列腺炎與免疫關系的探討,王增軍教授介紹了睪酮補充療法在男科疾病中的應用,高也陶教授介紹了性心理的潛伏期,王勁松主任結合臨床體會再次論述了陽痿辨證施治及臨證備要,金保方教授從OAT診治案例談論了男女同治在不孕不育診治中的重要性,姚兵教授分析了男性不育的評估與治療策略,卞廷松教授詳細論述了孟河醫學男科臨床特色及現代研究。此外,李臨剛、張鵬、邵阿林、張國強、經浩、耿拔群、吳旭澤、唐志安等專家也結合自已理論研究和臨床經驗分別作了精彩報告。
徐福松教授從病因、病機、分型論治及預防保健四個方面分析了男子免疫性不育癥,認為本病病位首在肝腎,次在肺脾;病因之本為體虛,病因之標為損傷或感染;病機為正虛邪戀,本虛標實;應從肝腎陰虛濕熱型及肺脾氣虛易感型兩方面分型論治。曾慶琪教授認為精滯病位在腎,由腎之氣化異常而生,臨證論治當分清寒熱虛實,祛除病邪,益扶正氣,使腎之陰陽平衡,氣化功能正常,精液凝固液化異常則隨之而愈。秦云峰對中醫男科學的分支——房中術作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從生理學、社會學、人道主義及經濟成本學多個角度論證了房中術為“養生第一術”。薛建國從陽痿命名及其病機的歷史沿革探討陽痿腎虛觀的形成,綜合歷代醫家之論,首次將陽痿的命名、病因病機與陽痿腎虛觀的聯系做了系統論述,豐富了陽痿從腎論治及陽痿腎虛觀的理論體系。王勁松對陽痿的理法方藥進行了細致地分析闡明,其將陽痿分為勞傷心腦型、郁抑傷神型、逸淫失攝型、脾虛胃弱型、精滿化火型及精虧火旺型,并對每一分型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詳細闡述。唐志安探討了“治未病”理論及其在男性不育中的運用。
姚兵研究了Annexin 5刺激大鼠睪丸間質細胞促進睪酮合成的內在機制,以及其與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相關性,證實在Annexin 5的刺激作用下,睪丸間質細胞的睪酮合成增加的機制可能是通過激活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最終導致睪酮合成增加。金保方觀察養精膠囊對于老年雄性大鼠精囊腺分泌功能的影響,得出養精膠囊可以改善精囊腺的分泌功能。薛宇陽觀察益心康泰對于老齡大鼠生精細胞及精子密度與活率等方面的影響,并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結果顯示,益心康泰高劑量組可以明顯提高老年大鼠的精子密度和活率,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中、低劑量組有改善趨勢(P<0.05)。李國社檢查了168例不育男性的精子形態,發現少精子癥組形態學異常與正常組有統計學差異(P=0.006),主要為頭部異常(P=0.004),其余各組檢測結果相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分析產生精子形態異常的可疑暴露因素是吸煙、飲酒、高溫、生殖道感染等。
3.1 男性不育癥 何映回顧了近15年江蘇中醫男科界治療不射精的文獻,總結得出不射精癥主要為功能性不射精,病因多責之于腎,分虛實二端;治療分清主次,掌握標本,多用疏、導、調三法,苦寒泄火宜暫不宜久,宜輕不宜重。卞廷松選擇核蛋白組型異常弱精子癥患者63例,并以56例正常生育者作為對照,進行精子核蛋白組型轉換半定量、CDY基因定量表達和DNA熒光染色精子動(靜)態圖像分析系統檢測分析,結果證實,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核蛋白組型異常弱精子癥的精子密度、精子核蛋白組型轉換半定量值、a級精子、(a+b)級精子和活率、CDY基因的表達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徐元誠對精子的形態學分析及其標準化作了探討,認為目前臨床上精子形態分類標準不統一,多數對精子形態的分析是在經典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主觀因素較大,所報道的精子形態的數據也有差別,而自動精子形態分析儀的應用,已經能降低人為因素影響,對精子形態的分析較為客觀。文雙綸比較了中藥“消抗靈”與潑尼松治療男性精漿抗精子抗體陽性所致免疫性不育的臨床療效,結果證實,消抗靈組精漿抗精子抗體各療程陰轉率、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潑尼松組(P<0.01),且無副作用產生。齊鳳觀察了自擬液化煎治療男性精液不液化的臨床療效,發現在口服前列康片,鋅硒寶及維生素C片的基礎上加服自擬液化煎,臨床療效可由63.3%提高到73.3%。
3.2 性功能障礙 寧克勤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總結,提出辨體質與辨病證相結合,在靈活運用化痰通絡法的基礎上運用東升扶桑飲,針對不同體質、不同病理因素所致痰濕,臨床加減,每每收效。卞廷松報道了陰莖肌電圖(USEP)對診斷勃起功能障礙(ED)的臨床意義,對126例ED患者進行了USEP檢測,證實該檢查無創、可重復、無明顯副作用,可作為ED診斷篩選的一種方法。王慶觀察了蠶蛹補腎膠囊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其采用隨機方法分為治療組(45例)和對照組(30例),分別采用蠶蛹補腎膠囊和六味地黃丸治療8周,觀察療效及2組勃起功能評分的變化,結果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7.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36.7%,2組勃起功能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徐則喬探討了臨床上陰莖異常勃起的程序性處理方案,認為彩色多普勒超聲、海綿體血氣分析及選擇性陰莖海綿體動脈造影等程序性診斷是必要的,有助于陰莖異常勃起的準確診斷。
3.3 前列腺疾病 曾慶琪教授依據其提出的慢性前列腺炎中醫病機學說[2-3]創制了前列腺炎Ⅰ號顆粒,并評價其治療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的臨床療效,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將納入觀察的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治療組采用前列腺炎Ⅰ號顆粒治療,而對照組采用癃清片治療,療程1個月,觀察2組NIH-CPSI總評分及疼痛癥狀評分變化,結果為治療后治療組患者NIH-CPSI總評分顯著降低,且較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前列腺炎Ⅰ號顆粒對治療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療效可靠,尤其對改善疼痛癥狀療效尤為明顯。吳旭澤對良性前列腺腺體增生度與發病年齡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其對1 417例有下尿路癥狀的良性前列腺腺增生患者按發病年齡分組并比較分析,結果為輕度增生中年組占61.4%,中度增生老年組占61.4%,50歲以下患者發病率為60.7%,提示良性前列腺腺體增生度與發病年齡呈正相關。言楓探討了中藥前列腺1號方聯合生物反饋療法聯合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征(CP/CPPS)的臨床療效,結果為40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征的患者治療后NIH-CPS評分降低(P<0.01),EPS中白細胞計數降低(P<0.01),治療后疼痛消失21例,占52.5%,疼痛緩解16例,占40%,無效3例,占7.5%,有效率達92.5%。馮俊志對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與方法作了系統的闡述。夏玉鳳對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療方法進行了探討。
3.4 性病和其他疾病 周玉春使用慢性附睪炎癥狀指數評分表(CESI)、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對43例慢性附睪炎患者口服獨活寄生湯治療前、后的癥狀進行評估,并總結其療效。經統計學處理,慢性附睪炎患者口服獨活寄生湯治療后的CESI總均分、疼痛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下降(P<0.05),總有效率達88.4%(38/43)。高永金就臨床收治的10例男性性生活或性沖動后尿道出血典型病例的中西醫結合診治體會作簡要分析,在以滋陰涼血藥為主,輔以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并囑患者飲食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煙酒,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等治療后,10例患者的出血癥狀皆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患者尿道灼熱、尿道灼熱感、尿頻等尿路刺激癥狀消失。卞文伯探討了男性乳房發育的分類及病因,指出男性乳房發育的調治,生理性者,只需疏導調節情志,忌辛辣厚味而進清淡飲食,減少觸摩,穿寬松內衣,假以時日可自行消退。病理性者可予以調治,肝腎陰虛型可予補益肝腎,行氣通絡,軟堅散結方治療;腎陽虧虛型以溫補腎陽,祛痰散結治療。莫延松探討了運用芪術澤桂湯聯合鹽酸坦洛新治療下尿路癥狀的療效。37例患者均口服芪術澤桂湯、鹽酸坦洛新緩釋片,14 d為一療程,總有效33例,占89.2%。
3.5 性心理等 耿拔群介紹了性心理咨詢的文化流派,并闡述了性心理咨詢的文化內核,其指出性心理咨詢的對象是人,人的本質是精神,是文化性。文化的形成過程是精神對萬物的化育過程,文化也是精神化育萬物的成果。性心理咨詢的內核是文化咨詢。所有技術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性心理咨詢的過程,是一個文化重塑和生命成長的過程。樊友平對西方性心理治療的理論與發展作了簡介,其就精神分析性治療、行為主義性治療、新性心理治療、人本主義性心理治療、折衷主義性治療以及其他性心理治療等方法加以論述,并指出目前的問題是性心理治療學界如何面對這些紛繁的治療方法合理取舍。談小林過對孟河醫派中的馬氏家族相關男科子癰,白濁、夢遺、小便閉等醫案進行分析,反映了孟河馬氏流派的臨證特色。楊光總結了孟河醫家費伯雄男科二方,加味三才湯及來蘇湯。二方知常達變,博采眾長,在男科病治療方面有很好的借鑒作用。邵阿林分析了男性性功能障礙的診斷與心理治療,著重探討了性欲減退或缺失、心因性陽痿(勃起不能)、男性的性欲高潮障礙及早泄的診治。張鵬介紹了Rigiscan硬度儀在男性性功能司法鑒定中的應用。朱日對腎氣病證進行了詳細的辨析。李星總結了《黃帝內經》中的生殖醫學思想。劉嘉討論總結了男科疾病的方藥應用。
近年來,中醫男科在繼承傳統男科經驗及學術思想的基礎上,借鑒吸收現代科技的成果,在男科理論和臨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較大成就,特別是在不育癥、前列腺疾病等方面的中醫優勢使其從醫學領域中脫穎而出[4-9]。中醫男科要想與時俱進,繼續生存和發展,我們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促進中醫男科與現代醫學的交流與對話,應用循證醫學方法建立統一客觀的診療標準,可使臨床診斷標準化與療效評定的規范化。2)進一步深入基礎研究,目前,實驗研究是我國中醫男科領域的一個薄弱環節,多數學者,只注重臨床,忽視男科領域的科研工作,使用的方法也較落后,未能與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極大地延緩了中醫男科學的發展[10-12]。實驗研究的普及可使中醫男科的研究逐步進人到定性定量階段,使視角從宏觀走向微觀,從整體進入器官、細胞,分子水平。3)男科臨床研究方面,應重視辨證與辨病相結合。一要加強男科疾病的診斷研究,深入探討男科疾病病證相關規律,宏觀辨證與微觀檢測指標變化相關規律,異病同證及同病異證規律等,促進男科疾病病證結合診斷研究深化發展;二要繼續加強男科治療研究,研究對男科疾病有針對性和特異性的中醫辨證淪治規律及病證結合治療規律,逐步形成中醫男科疾病的診療規范及療效標準。
[1]曾慶琪,卞廷松,劉嘉,等.江蘇省中醫男科學術大會會議紀要[C].江蘇省中醫男科學術大會暨中西醫結合男科新進展高級講習班文集,2012.
[2]曾慶琪.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機探析[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1(3):140 -142.
[3]曾慶琪,王琦.慢性前列腺炎分期論治臨床研究[J].中醫藥學刊,2005,23(11):2008 -2010.
[4]曾慶琪,王勁松,徐福松.2002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男科學學術大會紀要[J].中華男科學,2002,8(5):388 -390.
[5]曹開鏞.男科疾病的治療經驗[J].世界中醫藥,2007,2(4):224-225.
[6]徐福松.論中醫男科之診治思路[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4(5):289-291.
[7]曾慶琪,卞廷松,廖宸,等.江蘇省第十次中醫男科研討會會議紀要[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9,15(5):472 -476.
[8]王勁松,王曉虎,徐福松,等.對中醫男科理論研究新說之探析[J].遼寧中醫雜志,2006,31(1):31 -33.
[9]陳金榮.中醫男科理論的繼承與創新[J].中國性科學,2008,17(10):13-17.
[10]曹開鏞.中醫藥治療男科病的優勢[C].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一屆男科學術大會論文集,2011:11-13.
[11]秦國政.云南中醫男科學發展的現狀與未來[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9,32(6):20 -24.
[12]戚廣崇.中醫男科學的歷史與發展[C].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一屆男科學術大會論文集,20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