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強
(陽泉市燕龕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陽泉 045000)
隨著我國加入WTO,建筑市場進一步開放,對工程造價而言,沖擊最大的是我國工程造價價格體系。工程量清單報價是國際上通用的投標報價方式,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在國外它具有成熟的管理制度和上百年的應用史。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在計價模式上提出了“控制量,放開價,引入競爭”的基本改革思路,2003年推出了工程量清單計價,最新2013《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實施,標志著我國計價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由市場形成造價,滿足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工程量清單的計價特點是量價分離,工程量和單價是工程造價的兩個關鍵因素。工程量清單是由招標人按照《計價規范》附錄中進行統一的項目編碼、項目名稱、計量單位和工程量計算規則編制。工程量清單計價是由投標人完成由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所需的全部費用,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和規費以及稅金。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有以下幾個優點:
1)有利于施工企業編制自己的企業定額,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全面提升企業素質,增強綜合競爭的整體實力,積極大膽創新。工程項目只有優質低價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因此企業只有研發先進的施工技術,采用先進的施工設備、先進的施工工藝和先進的管理方式降低工程造價成本,才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2)有利于工程項目獲得最合理的工程造價。對于同一個工程項目,工程量是一個常量。招標人提供統一的工程量清單作為報價的基準依據,避免因工程造價人員素質的差異,造成工程量相差甚遠。各施工企業根據自身的實力、市場因素的變化情況及風險因素自主報價,使施工企業成為真正的計價主體,為施工企業提供了平等競爭的平臺。
3)有利于建筑市場風險的合理分擔。招投標工作的真正實施,體現市場的有序競爭,風險各自分擔的原則。招標人對自己編制的工程量的準確性負責,投標方對自己的市場報價負責。由于建筑產品本身的特性,其不確定和變更因素非常多,建設的風險較大。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后,投標單位只對自己所報的成本、單價等負責,而對工程量的變更或計算錯誤等不負責任,因此由這部分引起的風險由業主承擔,這種格局符合風險合理分擔與責權利關系對等的原則。
4)有利于業主投資的控制。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業主可以隨時掌握設計變更、工程量增減引起的工程造價的變化,從而根據投資情況決定是否變更或對方案進行比較,以選擇適當的處理方法,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
5)有利于為雙方創造一個公平合作的環境。有利于施工合同單價的確定及合同的簽訂。便于施工過程中進度款的撥付和竣工結算的順利進行。
6)有利于招投標工作的進行。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淡化了標底的作用,只是起到一定的控制或最高限價(即攔標)的作用,招標的原則是合理低價,由投標人自己掌握一個合理的臨界點,既要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又要報價最低以取得標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增加了招投標的透明度,更能進一步體現招投標過程中公平、公正、公開的三公原則,防止暗箱操作,有利于遏制腐敗的發生。
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缺點:
1)工程量清單的誤差可能會造成高額索賠。對于招標單位,由于造價人員的素質水平和圖紙設計深度的影響,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準確率不可能達到100%。投標單位在明確知道工程量會發生變化時,工程量可能增加的報價高一些,而工程量可能減少的報價低一些,賺取偏差的索賠費用。
2)招投標工作不利于縮短工期和緊急工程項目的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要求施工設計圖紙必須達到一定的深度,工程量清單計價完成后才能進行招投標確定承包商,簽訂合同,然后才能進行工程建設。
3)我國的施工單位尚不能準確報價,不能激發企業的積極性。工程量清單報價,應與企業的自身技術力量、經濟實力、管理水平等相匹配。但到目前為止,許多施工企業并沒有編制出自己的企業定額,編制工程量清單報價時,仍然是套用當地的預算定額來確定。這樣的報價體現不了企業的真正實力,真正企業定額的編制仍有待于時日。根據國內外工程造價計價模式的運營情況,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仍需規范,許多工作有待完成。
a.政府宏觀調控,只發揮指導性作用。政府為保障市場經濟秩序和防范風險,應繼續制定或鼓勵行業協會建立資格注冊制度,保持和提高咨詢業的服務質量。政府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使投資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b.制定健全的法制體系,規范招投標程序,建立平等競爭的建筑市場。通過完善招投標法律法規,保障合同法等相關法律的執行力,以法律保障企業的不斷進步。
c.政府逐漸取消地區的預算定額,鼓勵企業收集造價信息,建立自己的企業定額,真正體現企業的自主報價的市場性。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逐漸取消消耗量定額,消除施工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對預算定額的強烈依賴性,鼓勵施工企業對制定本企業定額的積極性,體現建筑產品由市場競爭定價的優勢。
d.大力發展造價咨詢業,重視造價信息的收集與處理,建立完善的造價信息系統。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真正貫徹了國家當前工程造價體制改革“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原則,是一種真正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但因為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所以才導致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推行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出現。如果使各種基礎性配套工作完善,而且靠著大家積極配合,則一定會逐步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1]吳毓臻,任 鋼,任智華.清單計價規范貫徹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山西建筑,2012,38(22):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