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威
(山西宏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陽泉 045000)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控制,旨在通過風險評鑒,科學劃分風險等級,然后根據不同等級的風險,制定相應的措施予以控制,具體體現為三個方面的目標:
1)風險消除目標。建筑工程的風險無處不在,小至工程質量隱患,大至重大施工事故,都會削弱工程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需要在施工的同時,采取措施消除風險。譬如建筑工程經常出現高空墜物的情況,因此施工現場人員需要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并在高空作業位置拉結防護網,以此消除高空墜物的風險。
2)風險預防目標。建筑工程施工風險具有預測性的特征,即在風險發生之前,可以通過主客觀施工條件的綜合風險,找出風險源和風險誘發條件,然后采取措施控制風險源。以地下工程電氣施工為例,由于地下濕氣重,而且空氣不流通,電氣設備在這種環境下運行,容易發生觸電事故,而且事故誘發的條件比較明顯,因此在施工之前,可以找出事故的癥結點,加強設備線路的防腐和防漏電措施。
3)風險作業禁止目標。某些不正當的施工行為,會直接導致風險事故的發生,因此風險的管理,要結合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規定,設置禁止型的風險作業目標,命令要求不得出現哪些類型的施工行為,這一點離不開施工安全的監理工作,尤其對于容易被忽略風險的隱蔽工程,更需要作為風險作業禁止目標設置的工程重點。
基于上文提到的建筑工程施工現場風險控制的目標,筆者將從安全重大危險源控制的角度,探討施工現場風險控制的具體方法。
工程施工現場風險源的控制,包括基坑坍塌風險、高空墜落風險、支護結構坍塌風險、機械傷人事故等,這些危險源的控制措施為:
1)結合目前建筑工程重大危險源控制的法律法規,對施工規章制度體系予以完善,并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羅列出詳細的重大風險源,包括風險源的類型、影響范圍以及可能造成的損失等。同時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構建建筑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明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責任制。
2)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理工作。鑒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力度薄弱的現狀,筆者建議配備充足的安全監理人員,加大經費在安全監理工作中的投入,盡快協助安全監理隊伍擺脫工作的瓶頸。
3)安全技術政策的完善。一方面需要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確保建筑行業具備充足的專項費用;另外一方面需要逐步淘汰落后工藝技術手段,譬如某工程的基坑開挖,在勘察地質環境的基礎上,采用人工挖孔樁降水施工技術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周圍建筑物和市政設施的安全,采用水泥攪拌或者旋噴樁等技術,必要時采用頂管技術。
4)制定現場大型施工設備在安裝、運行、拆卸等方面的檢驗制度,并開展施工現場危險源的登記工作,包括分項工程的內容、危險源的類型、危險源的地段、危險源可能造成的傷害、分項工程負責單位的安全應急措施等。在此基礎上,建立電子監測信息系統,對登記在冊的危險源進行實施監測,觀察危險源的動態變化,一旦發現激化的勢頭,需要即刻啟動應急措施控制,控制危險源的蔓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體是工程單位指定的安全管理人員,在安全管理方式選擇方面,由于觀念的差異性,以及工程施工專業化發展速度的加快,安全管理方式難免會出現脫離工程實際的情況,為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式的創新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安全管理觀念的轉變。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員應該基于工程的實際情況,并結合新形勢的發展需求,從安全事故事后查處的被動管理方式,轉變成為在安全事故發生之前積極防范的方式,要求管理人員從思想的層面上,牢牢樹立這種安全防范觀念,將安全檢查管理的重點放在重大事故隱患以及重大危險源的預防控制方面,即防范于未然。
2)技術型和專業化管理方式。
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方式,傾向于傳統的經驗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盡管已經在長期的施工實踐中獲得寶貴的管理經驗,但容易忽略工程動態變化的客觀情況,某些經驗總結出來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未必能夠適應工程新環境的管理需求,也未必能夠有效控制新生的風險因素。筆者認為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在積累豐富施工安全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往技術型和專業型的方式轉變,在開展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認真對待采用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專業性風險因素,進一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3)企業所有制安全管理方式。
由于專業性水平的限制,施工安全事故往往集中于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安全管理方式承襲了傳統國有企業非市場化的安全管理方式,對安全管理事故的新變化不夠重視。為此,筆者認為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該提高安全管理主體的集中性,采用垂直管理的方式,使得各項安全管理工作不至于脫離決策者的視線。
建筑工程的規范化管理,離不開規章制度的依托。筆者認為建筑工程現場施工風險的控制,需要從制度層面上明確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
首先是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的建立,明確責任主體和崗位職責,要求施工過程中的每個崗位,都能部署專業人員管理安全工作,督促分包項目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的落實。其次是安全獎懲力度的加大,細化和量化安全考核工作,根據安全生產管理的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打分考核。再次是業績考核與工資的掛鉤,以此激發安全管理工作開展和安全生產責任承擔的積極性。
2)安全施工科研技術的開發。
首先是安全技術開發改造的計劃,尤其是施工防護體系,需要做好定型化和工具化。其次是施工技術工藝的改革,旨在消除不安全因素,從根本上改善施工勞動條件,譬如采用新機械設備的時候,相關的安全技術必須同步到位,以避免由于機械設備操作不當的原因而出現機械傷人的事故。再次是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對工程可能發生的風險事故進行預測,這是預控技術研究的重點所在。
3)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強化。
首先是用工制度的完善,加強勞務人員的培訓力度,灌輸三級教育制度的知識,使得勞務人員銘記重要施工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重點,消除隨意施工行為的出現。再次是安全施工隊伍的建設,一方面是提高從業人員的地位,包括人員待遇水平的提高,使得從業人員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自身工作;另一方面是建立施工安全專家庫,展開定期的培訓,檢查系統授權的工程,積極采納從業人員有益的意見和建議。
4)新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的應用。
首先是工地的標準化,形成鏈式的管理模式,以便全面塑造建筑施工企業的形象,譬如黃旗警告、工地會議等,落實現場基礎管理工作。其次是落實重點工程定期匯報制度,將每周或者每月的安全管理工作情況準時匯報,并建立二級單位安保體系,督促二級單位自檢工作的落實。再次是安全信用體系的構建,針對分包單位和聯營合作單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結合施工現場管理的成績,作出系統性的信用評價,如果出現不良行為,要定期在內部局域網上公示,以便從源頭上把關好安全管理工作。
5)安全生產統籌基金的建立。
成本費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建筑企業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的瓶頸性問題,為了能夠保證施工過程中有充足的安全風險管理資金,需要盡快建立安全生產統籌基金,設立企業專用的安全基金賬戶,以供安全基本工作開展、安全技術科研、安全技術設備更新、安全工作獎勵、安全教育培訓等,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企業內部制度,明確每個分項工程的經費投入規定,以及監督投入每筆資金的使用情況,最大限度發揮安全資金的利用水平,為建筑工程施工現場風險管理,營造良好的資金使用環境,為建筑工程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首先是重大施工事故和職業病危害的控制,秉著全局性和共性的技術視角,研究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源因素,通過危險源因素的識別、評估和應對,形成綜合的風險管理體系。
其次是安全生產技術基礎工作的加強,筆者推崇信息化技術的融入。信息化技術已經開始融入建筑行業當中,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推陳出新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網絡體系,譬如安全生產事故統計系統,形成良好的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環境。
再次是跟蹤國外國家安全管理技術的發展趨勢,結合工程的實際,將參考借鑒的內容消化吸收,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開展施工危險源因素的普查工作,并采用分級管理的方式,推出功能更加齊全的安全管理產品。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控制,旨在通過風險評鑒,科學劃分風險等級,然后根據不同等級的風險,制定相應的措施予以控制,具體體現為風險消除、風險預防、風險作業禁止三個方面的目標,基于這些目標,筆者認為有必要從安全重大危險源控制的角度,探討施工現場風險控制的具體方法,一方面是從安全重大危險源控制的角度,探討施工現場風險控制的具體方法;另一方面從制度層面上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開發安全施工科研技術、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應用新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建立安全生產統籌基金等,為工程施工現場風險的有效控制,創造有利的條件。
[1]王 鍵,史秀娜,才曙明.淺談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及處理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1):201.
[2]鄭明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風險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3(9):275.
[3]胡 光.建筑施工安全與風險控制研究提要[J].建材與裝飾(上旬),2013(3):135-136.
[4]李 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風險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2,38(9):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