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靖晶
(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原平工務段,山西原平 034100)
防洪工作從表面上看是一項季節性明顯的工作,但防洪工作的特點決定了其是一項貫穿全年始終的重點工作。一般原平工務段管內防洪主汛期為6月~9月份,汛前,主要是結合春檢、秋檢對隱患處所進行集中檢查、整治,對難以消除隱患的,作為汛期防洪工作的重點,進行重點檢查和巡守;汛期,認真執行防洪的各項規章、制度,全力以赴確保行車安全;下汛后,總結反思、不斷提高,謀劃下一年防洪工作的具體思路及做法。是一項周而復始的工作,從鐵路開始運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做,但即使這樣水害還是年年都在發生,而且絲毫沒有減少的趨勢,這就需要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下面僅就原平工務段在防洪工作中的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在日常的防洪檢查及隱患排查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喊要加大對防洪隱患、薄弱處所的檢查整治力度。我們所說的隱患、薄弱處所通常為:臨近線路的危巖落石、河岸沖刷等地段;有傾向線路軟弱夾層面的路塹邊坡;風化巖塊與母巖分離的陡坡地段;高堤深塹處所;擋墻上的護腳與墻頂分級平臺較窄的邊坡;隧道洞口仰坡;既有、新填路基及新舊路基撥接點有下沉跡象的地段;平改立新頂進框構、涵渠處所;淺基、抗洪能力不足的橋涵等等,那么為什么上述處所為隱患、薄弱處所,問起很多人都可能是一臉茫然,更有甚者很多人連最基本的路堤、路塹分不清,隧道洞口仰坡不知道在何位置上,可想而知,這樣的隱患檢查隊伍又怎么可能及時、準確地找準病害位置,從而對病害的發展、變化趨勢進行科學地觀測或判定呢,所以,若想做好防洪工作,做好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原平工務段在編制職工月度學習計劃時,都要將防洪知識的學習內容列為一個專題加以學習,同時建立了職工日常學習的檢查、考核制度,每月段對學習內容進行理論和實做考試,對車間全體職工進行排序,對考試前三名和后三名的職工分別給予獎勵和考核,對同一系統的車間,對考試前三名和后三名分別給予更大力度的獎勵與考核,通過上述手段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段職教部門派經驗豐富的教師深入到一線車間、班組進行授課,同時帶去精心準備的課件,使講課內容圖文并茂,使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職工樂于學、教師樂于教,使職工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快樂。
汛前,段防洪辦針對管內設備狀況組織2次~3次防洪演練。例如2012年6月13日我段防洪辦在入汛前一天在京原線412.120 km處結合我段設備特點組織了一次防洪演練。從此次演練中不僅發現了薛孤線路車間接到搶險命令后,反應迅速、預想周全,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人員、機具、備品趕赴現場進行抗洪搶險等好的做法。同時也發現部分車間到達現場后,沒有主動檢查線路、確認是否滿足放行列車條件,僅是被動等待等的不良做法,針對上述問題我段都進行了相應的獎勵與考核。在入汛的關鍵時刻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實戰水平,切實把我段的防洪各項工作做到實處提供了保證。
同時,各車間針對各自管轄設備的特點每月進行1次防洪演練,如山區地段重點演練的科目為塌山落石影響行車、高堤深塹地段演練的科目為邊坡溜坍影響行車、平原地區演練的科目為水漫線路等,演練過程中段防洪辦成員全程參加,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并指出存在的問題,使其不斷總結提高,以便在水害發生時真正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縮短水害搶險的時間。
汛后,結合秋檢、春檢工作,由段專業技術人員帶隊,逐線、逐區段進行檢查,這樣做不僅使職工的學習內容、效果在現場得到了檢驗,又可以對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庫,以便能夠對問題進行動態管理,同時對問題庫中的內容制定了相應推進整治計劃,指定相應的責任人、制定整治期限,確保達到期到必成的效果,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行車安全。
在工程實施前,深入現場,認真細化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合理編制施工預算,以便能夠使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既定的施工圖紙和施工方案施工,并將“黑施工”教育和施工安全教育貫徹始終,切實把提高設備質量和確保施工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堅決不急功近利、好高騖遠,在施工過程中卡控施工關鍵環節,比如施工材料須有出廠合格證、隱蔽工程與關鍵部位施工須有施工質量簽認單,以便能夠隨時查驗。
1)加大對施工監護人員的教育力度,并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
2)加大檢查及抽驗的頻次,橋隧科每旬現場檢查不少于一次,車間每周不少于一次,發生問題時做到責任倒查。
3)選樹典型,獎優罰劣。對在施工過程中盡職盡責的,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和獎勵;對在施工過程中推諉失職的,進行通報批評和嚴厲考核。種種措施并舉促使施工監護人員認真履行職責、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確保施工安全。
工程結束后,認真做好驗收交接工作。在交接驗收過程中,做到分工負責、專業負責,本著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對不合格的工程堅決進行返工處理,絕不姑息縱容,以便能夠使該項工程發揮其應有功效,確保行車安全。
原平工務段管內北同蒲線鳳凰至長畛間171.791 km~171.806 km 上行、171.782 km~171.797 km 下行處為Ⅱ級防洪重點處所,為確保該處能夠安全渡汛,汛前,針對各處的特點制定了詳盡的防洪搶險預案、儲備足夠數量的防洪搶險料具、制定了檢查觀測方案、繪制了巡回圖,對該處的檢查、巡守人員進行培訓、考試,對考試不合格的嚴禁上崗作業,確保其能夠盡職盡責、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相關線路工區以雨為令,雨中、雨后對其進行巡守,巡守過程中,嚴格按圖巡回,確保檢查人員能夠重點突出同時又兼顧一般,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隱患處所,消除安全隱患。在檢查過程中,做好檢查、交接班記錄,以便下一班次的檢查人員能夠對病害處所進行認真觀察和比對,發現其發展、變化規律,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整治措施,確保該處的行車安全。
近幾年我段管內降雨量有明顯增加趨勢,面對當下防洪的新形式、新問題,段防洪辦成員利用各種場合、機會不斷宣講防洪的各項規章、制度,以期能夠使其得到順利執行。俗話說“群雁高飛、頭雁領”,每次降雨過程中,段防洪辦成員都要到段調度室進行盯控,指導和督促各車間的防洪工作,遇有惡劣天氣,全體成員以段為家,以身作則,24 h不間斷督導,發揮抗洪搶險排頭兵的作用。
面對今年線橋大中修任務較多的實際情況,廣大干部職工克服種種困難,加強雨中雨后的檢查,及時預警,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處理問題,為確保原平工務段線橋設備成功經受汛期考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為及時掌握原平工務段管內天氣情況,使各車間能夠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段防洪辦每日定時上網發布《天氣預報》及《預警信息》,累計發布《天氣預報》64期,發布《預警信息》5期;為及時掌握管內氣象變化情況,段防洪辦成員每日認真研究、學習“雷達圖”和“衛星云圖”,做到“觀云知雨”,及早做好應對準備。
原平工務段成立防洪重點設施檢查組,其中成立專業檢查組2個,分別由2個橋隧車間人員組成,檢查的重點為塌山落石地段、高堤深塹地段、修建年代較早的漿砌片石護坡擋墻處所、天、吊溝易堵塞地段、段管內防洪重點地段;日常檢查組9個,分別由管內9個線路車間人員組成,檢查重點為各工區管轄范圍內排水設施易堵塞處所、線路、路基下沉處所、塌山落石處所、管內危樹較多處所、管內防洪危險處所。檢查時間截止到汛期結束,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并上報段防洪辦,通過上述措施,原平工務段成功發現并處理了諸如北同蒲328.680 km右側塹坡溜坍、薛梅線6.139 km擋墻坍塌等病害,確保了行車安全。
汛前,通過專項整治工程,我段掛主動柔性網1 220 m2,漿砌擋墻675延米,清淤1 500 m3;汛期,掛主動柔性網7 200 m2,漿砌擋墻975延米,漿砌排水溝785延米,清除危石16處/21 m3,通過以上措施,大大改善了我段管內防洪設施狀況,并且增強了渡汛能力。
上述為原平工務段在防洪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下一步,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借鑒其他單位的做法和經驗,全力以赴做好今后的防洪工作,為和諧鐵路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