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斌 楊康華
(1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 河北直管建管部,河北 石家莊 050000;2.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 河南直管建管局,河南 鄭州 450000)
在南水北調的工程當中,對中線干線建設的管理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我國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的建設方針與重大決策,并根據我國關于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相關法律,對中線干線工程的投資、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以及工程安全等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是我國根據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考慮,對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一項重大工程。通過其工程的逐步建設與完善,我國的北方城市,如北京、天津、濟南等40余個大中城市便可有效地擺脫因缺水而帶來的各種不便。將我國南方多余水資源輸送到北方,通過有效緩解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在保障北方生態環境良好的同時,也會促進我國社會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做為我國具有重大意義的大型公益性工程之一,對其的建設要求也十分地嚴格。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根據建設程序可分為:項目工程規劃、項目建議書、制定研究報告、工程初步設計、施工準備、建設實施、生產準備、竣工驗收等[1]。
在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的建設中,當設計方案經過相關部門審批權限批準執行后,便不可進行隨意的更改,如果需要更改,也應該按照相關的管理權限報批,經批準之后再進行實施。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中,也應該考慮治污工程、移民工程等一些重大的因素。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能有力地保障工程能夠順利建設并投入運行使用當中,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措施也十分重要。如通過數字化體系的建立與管理、構筑保障體系的管理、支撐體系的建立與管理等。通過有效的措施與手段,在綜合工程、機制、科技、社會、管理等各方面因素下,保障工程的合理建設,從而實現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的最終目標。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作為一項同時具有公益性與營利性的項目,其包括范圍較廣,如投融資方式、規模、水成本、投資分攤等等均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規劃與計算。從我國目前對于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的情況來看,其工程經營是在充分考慮到我國政府相應的政治社會目標下,進行的一項保本經營性的公益服務工程。
因此,在確定了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建設的主要運營管理模式之后,相關的政府部門與公司企業之間,通過合同的管理,在相互協調與合作下,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地配置,從而有效地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作用。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管中的運營管理主要是依據合同化運營管理、現代化運營管理、事權劃分運營管理等方式方法進行管理[2]。
⑴合同化運營管理。南水北調工程中,其供水運營方式主要是通過政府部門、供水公司、水用戶之間,通過合同的方式,明確各自的責任與權利,在保障各自利益不被受損的情況下進行水資源的供應。
⑵現代化運營管理。隨著我國科技的迅速發展,在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的管理中也逐漸實現了應用現代化技術的管理。現代化管理在應用于運營管理當中時,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對供水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不斷地進行提高與完善。從而,在南水北調工程供水中,實現長效、穩定、安全的供水運營管理模式。
⑶事權劃分運營管理。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做為一項集多方管理,且比較復雜的工程。在供水運營的過程中,不僅與水用戶有著緊密的聯系,還與相關的政府部門、供水公司等企業均有著關系。因此,在運營管理中,事權劃分更應該清楚明確。通過我國的法律法規,將南水北調供水運營管理機制從實質上將其責任、權利、利益等進行劃分。從而,使我國的南水北調管理系統能夠朝著市場化、經濟化的有益方向發展。
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在我國屬于一項投資浩大的工程之一,其不僅關系著中央與地方政府對項目的投資與管控,還是可以有效改善缺水地區人民生活環境、質量、生態等方面的重大工程舉措。由于南水北調工程量的巨大,我國政府部門并不能夠全面地進行管控,于是便可通過政府投資,實行公司化的建設管理體制進行有效地管理。
我國對于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主要是依據“政府宏觀調控,市場機制運作,企業化管理,用水戶參與”的原則[3],以上原則中明確了對公司化運作管理的定位。目前我國已經在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中提出了對公司化運作管理的意見,并通過多部門的商榷,將其公司化建設管理體制進行了具體的實行。
通過在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中,對公司與相關政府之間的義務與權利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使其將經營性與公益性效益進行分攤,從而確定了經營性與公益性投資的合理比例。并在基于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投資規模浩大的前提下,政府部門通過在資金運作與管理當中,適當地引進各種的金融機構進行共同的協作與管理。
通過公司化的運作與管理,在使政府管理的負擔適當減輕的情況下,還在資金管理方面合理地將商業銀行做為管理財務的體系。從而,通過多方協作,在對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的管理當中,也可以更加地統一、規范以及便捷。
在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中,對于水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是保障工程能夠順利運行的必備條件之一。基于我國水資源的現狀來看,我國北方黃淮海地區的水資源短缺較為嚴重,所以,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配十分重要。而對水權制度的規范管理也是為了在適應市場經濟體制,通過對地下水與地表水水源的統一管理,再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水質水量進行監測與計量后,對其進行合理的配置,從而有效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運行的重要性[4]。
我國在水資源管理中,已建立有完整合理的水權管理體制,并通過水價等有效的經濟控制手段,對水資源污染與防治、節水、調水等方面進行合理的管控。相關的水資源管理人員在充分考慮國民經濟的前提下,對水價的調控意見經由地方政府或是中央政府批準后,在相應的范圍內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控。從而使得水用戶在充分結合自身財務評價、用水標準等方面后,合理自覺地選擇與水資源配置相一致的用水方式。
綜上所述,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做為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浩大工程建設,根據實際的建設情況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我國目前關于工程建設的管理機制十分全面,在長期的建設中盡最大可能地發揮了應有的管理優勢。相信我國通過對工程建設管理不斷地完善,將會使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在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中成為輝煌的成就。
[1]石紅偉.淺談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質量管理[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1,31(10):53-55
[2]侯召成.南水北調中線干線自動化高度系統總體框架設計[J].水利信息化,2010,2(2):41-44
[3]王新野.驗收工作在南水北調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35(35):1-5
[4]王東來.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工程廊坊市段安全監測技術管理與應用[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2,8(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