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柴然高宇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寧 阜新 123000)
2013年1-2月份全國原煤產量為5.75億噸,同比增長6.09%,山西、陜西、內蒙古地區原煤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4%、4.1%、-17.8%,占全國原煤產量的比例分別為24%、10%、21%,較2012年全年的25%、13%、29%均有明顯下降。目前國內煤礦在建和建成煤礦產能為40億噸以上,而全國煤炭消費估計在40億噸左右,加上約3億噸進口煤的沖擊。產能供大于求使短期內煤炭市場寬松的形勢不會改變。由于煤炭市場疲軟,嚴重供過于求,造成煤炭交易價格大幅度下滑,煤炭生產地、中轉地、消費地的煤炭價格下滑幅度都很大。
據鐵路部門發布數據顯示,2013年2月份,全國鐵路煤炭發運量1.83億噸,同比減少459萬噸,下降2.8%。2013年1-2月累計發運煤炭3.87億噸,同比減少748萬噸,下降1.9%。電力,冶金,建材,化工四大行業產品產量大幅回落,煤炭需求大幅減少。
據海關統計,繼2011年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煤炭進口國后,2012年中國以2.9億噸的煤炭進口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一。這已是中國連續第四年成為煤炭凈進口國。2012年中國累計進口煤炭2.9億噸,與2011年相比增加1.076億噸,同比增長59%。為降低購煤成本,國內大型電力企業紛紛搶購外貿煤炭,繼續擴大進口規模。預計今年進口煤將超過3.3億噸。其中,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華能集團今年進口量會比去年有所增長,預計達到3000萬噸;國電集團去年進口煤1100萬噸,預計今年進口量達到3000萬噸以上。低價進口煤的嚴重沖擊著國內的煤炭銷售價格,使得煤炭市場蕭條不堪。
我國的能源結構導致環境污染嚴重,能源開發利用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新能源一方面作為傳統能源的補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環境污染。國家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投資累計達五萬億元。發電裝機容量預計2.9億千瓦,相當于7億噸左右煤炭的發電量。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對傳統的能源是一種較大的沖擊,尤其是煤炭資源。煤炭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在較長時間內,不會有較大的變化,但新能源的開發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的我國的能源結構。
我國的能源結構決定了我國長期時間內,仍以煤炭為主要能源。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新型能源,新材料和替代品在進一步發展壯大。因此,從長遠看煤炭需求量會逐步降低。國家要加強煤炭總量的控制,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政府部門要制定宏觀政策,堅持總量平衡,適度從緊的煤炭總量控制原則,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煤炭供大于求。
要盡量壓縮和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辦公效率;嚴格材料領取和專人管理制度,節約材料費用;節能降耗,正確運用標準經費;從技術層面降低損耗,合理改造一些不節能的設施設備,減少無功消耗和浪費;加強對生產設施的巡查和檢修保養測試力度,從而有效緩解當前經濟形勢帶來的不利影響。煤炭企業要加強煤質管理,用優良的煤炭質量去占領和開拓市場,用良好的服務和口碑吸引和穩定客戶。在采掘源頭上抓好煤質管理,加大獎罰力度,強化監控手段,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提升經濟效益。
煤炭市場雖然進入寒冬季節,但安全生產這一原則不能變。企業要按照行業標準加強安全生產,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依法治理非法和違規的行為,禁止超能力生產,嚴懲事故責任人。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只有安全工作做的好,才能使煤炭企業長治久安。企業安全生產與政府監管相結合才能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使企業更加穩定,不出新亂。
大力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大型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有序開發利用煤炭資源,有效保護礦區生態環境。遵循市場規律,鼓勵各類所有制煤礦企業以及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企業,以產權為紐帶、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參與兼并重組。支持具有資金、技術、管理優勢的大型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鼓勵煤、電、運一體化經營,促進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這樣才能凝聚力量,更好的實現能源的利用和產銷結合。
就當前形勢看來,煤炭行業會在較長時間內處于低靡態勢,煤炭企業轉型發展勢在必行。部分煤炭企業仍延續挖原煤、賣原煤的老路子,產業結構單一、鏈條短,管理粗放、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嚴重。通過轉型,可有效延伸煤基產業鏈條、發展多元支撐產業、實現精細集約管理,促進可持續發展。在轉型推進過程中,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為導向,選擇正確的戰略轉型方向。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長期以來,煤炭一直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0%左右。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賦存條件,決定了在未來較長時期內,以煤為主的能源供應格局不會改變。2013年,雖然整體的煤炭形勢仍不容樂觀,但寒冬終會過去,煤炭產業會朝著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1]國家能源局.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