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婷雯
( 五常市水務局,黑龍江 五常150200)
隨著五常市城市建設的發展,用水量逐年提高,水資源配置失衡形勢嚴峻。合理用水,節水不僅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水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的重要保證。
搞好節水工作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一些生產單位只排污不治污,只求單位效益,不講社會公德[1]。很多用水戶節水意識淡薄,處于“糊涂用水”之中,管理好的單位雖說做了不少節水工作,但收效不大,如某工地施工期用水,地下取水管的閥門人工控制,常出現不關閉閥門現象,經測算該水管時均流量為150 m3,日均失水200 m3,失工期水量高達7 200 m3;某賓館月取水量6 000 m3左右,認為用量少,可經水平衡測定,該樓長流水損失月均達到了1 500 m3,主要原因竟是洗手間閥門水嘴失靈,造成大小不等線流,晝夜不停。
采取科學定額管理與相應經濟杠桿,逐步調整各行業的水價,促成“物以稀為貴”的現象,才能使用戶重視節約用水,不再粗放用水。五常的供水工程現在只是保本經營,更多的體現在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沒有從長遠著想規劃供水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許多用水戶節水積極性不高,節水工作處于被動狀態。節約用水法制不健全。到目前為止,主管部門還沒有一部有關全面節水的法律,節水工作缺乏充分完備的法律依據,無有效的監督管理,更談不上從水資源供需平衡的高度解決好“節水”的問題。甚至把水資源費減免作為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把包辦取水許可作為招商引資的砝碼,嚴重地影響水資源費的征收和區域水資源的規劃及城鄉節水管理工作。
五常市的一些大型洗浴的節水問題仍未形成合理的管理辦法。洗車行業用水也多是自來水,經營者對節水沒有一個相應認識,大多沒有節水設備; 對于地下取水井管理較松,有大部分還未辦理取水許可證,或者取水許可證過期后未及時申請。目前,五常新開發的樓區安裝水表的較少,普通老百姓只簡單的認為裝水表計量僅僅是為了收費方便,不愿花錢購買水表,不太接受一時經濟利益的損失,主要是沒有比對數據這樣顯而易見的實例說明,在節水的長遠利益問題認識不夠,此造成用水浪費的現象較嚴重。管理上節水辦和水資源辦合并在一起,管理機構合并,但是管理上力度不夠,還沒有節水制度,沒有成套具體數據的分析,也就無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浪費問題。
五常市的城市自來水,水價偏低,成本和水價偏離,政府實行虧損補貼。使節水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無利可圖。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
五常市一直以發展農業為主,但工業企業建筑業夠規模的也不少,高用水工業毛用水量1 060.2 萬m3,一般工業462.0 萬m3,建筑業用水量35.0 萬m3,第三產業用水量601.5 萬m3,工業用水量的污水排放多是直排,缺少污水處理回收系統,生活用水也是直接排放到拉林河,對水質造成污染也不容乎視,由于資金短缺,五常市目前僅有1 處污水處理廠,且仍在興建中,還未投入正常使用,現今污水基本上是直排拉林河。工業用水由于沒有相應的水處理設備,或是設備陳舊,對污水的回收利用非常少。
1) 進一步完善節水管理的法規體系,做好節水統一規劃,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執法監督,真正做到依法管水,完善城市節水管理辦法,加強節水部門管理力度。政府應當鼓勵對居民小區建立雨水蓄水池,對建立蓄水池的進行補貼,這樣不僅在供水管道出現意外不能及時供水時,小區生活用水緊張得到一定緩解,同時還節約利用了自來水。要加強供水設備的維護,杜絕“跑水、冒水、漏水”的現象發生,這樣就應該有相應監督機構,有專門的監督管理人員,并對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有執法能力,更有維修能力,發現問題能及時解決問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2) 加強水資源的管理是節約用水的關鍵,要加強取水許可證發放管理,強化用水定額的科學管理,必須加強用水人員培訓,需要建立統計報表和分析制度。還要加強水平衡測試點的工作,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用水平衡測試對用水戶節水起到很大促進作用,其節水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完善水表的三級計量,做為水利行業的管理者應該清楚,水表計量統計出的數據,對用水分析起的作用,只有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才能發現問題,解決用水浪費的問題。加強水平衡測試的試點工作。通過水平衡測試,測出浪費的水量,才能準確判斷用水的合理性,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這樣才能從日常工作中提高節約用水力度。
3) 健全水價機制,推進節水工作。利用價格杠桿,逐步提高各用水行業的水價,實行鼓勵節約用水的水價制度。
4) 發展節水型農業。五常市是農業縣級市,我國農業用水的60%通過蒸發和滲漏損失掉,管道和溝道泄漏使得30% ~40%的水浪費了。因此,采用先進實用的節水技術,因地制宜地推廣渠道防滲、噴灌、微灌、集蓄等高效農業灌溉節水技術; 農業用水輸水系統水分損失占灌溉用水總損失量的主要部分,一般輸水損失量達50%。加強農藝節水措施,大力推廣覆膜栽培,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加厚活土層,增加集雨保水能力。完善農業取水計量設施,通過建設節水工程和加強管理,提高農業用水的利用率尤其重要。
5) 加快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實施污水資源化。
6) 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地向全社會宣傳水資源緊缺的形勢,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節約用水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進一步提高全民水憂患意識。節約用水不僅是有關部門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義務。
構建人水和諧,建設水資源節約型、水環境友好型城市是我們水務人責無旁貸的職責。全面持續推進全社會愛護水、珍惜水、節約水活動,讓節水成為五常市全市公民的自覺行動,努力打造五常市為節水型城市。
[1]馮日照,陳湄,等. 中國節水農業現狀初探[J].2012(6) :398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