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民
( 湯原縣引湯工程建設管理局,黑龍江 湯原154700)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有著數量龐大的農村人口,然而有相當大一部分農村地區地處偏遠,經濟落后,水資源有限,自來水普及程度低,農民安全飲水意識差[1]。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是建設和諧新農村的一項重要舉措,早在2005年國家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應急工程,隨之黨中央、國務院將解決飲水安全問題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并做出了重要部署[2-3]。日益嚴重的水污染,不但直接制約當地的經濟發展,農民的飲水安全更加得不到保障。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長效管理機制,讓農民喝上優質安全的飲用水,成為基層水務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4-6]。
自2005年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以來,湯原縣完成全縣65個村屯4.7 萬人的飲水安全項目建設,投資2 893萬元,其中國債1 554萬元。
湯原縣水資源豐富,農民飲水一直采取的是分散、傳統的方式,未形成統一、集中和高效的供水體系。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畸形發展,加劇了環境及水源的污染,人畜的飲水安全從源頭上遭到破壞。以2007 與2008年為例,計劃下達建設任務22 處村屯,實際成井22 處,完成農村自來水22 處。在已完成的22 處水源中,水質不合格的19 處,鐵超標一般為15 ~40 倍,錳超標一般是3 ~7 倍[7-8]。
1) 在建設投資上,建設區地質復雜,項目核定的定額偏低??h內地質結構主要是山區、山前沖積平原和河湖沉積平原,形成年代相對較晚,設計管道埋深一般為2.5 m,縣內3 m以內深度,僅有少部分為土層,土層厚度0.5 ~1.5 m,向下是砂層、砂礫石層,厚度2 ~3 m,極易塌方,不利于管道施工,在施工時,溝槽最大塌方寬度達7 m。與有較厚的土層地質施工,完全不同,施工造價要高出約1 倍以上。而且挖出的方量,在回填后,不能滿足回填的數量,還需外運一些土方,方可保證回填量的需要,增加工程造價。
2) 規劃設計周期長立項慢。有些村屯在規劃設計初期,吃水困難,建設飲水工程積極性很高。但在規劃設計立項過程中,自籌資金建設了淺水井,雖然水質不達標,但畢竟解決了吃水問題,一改積極的態度,變為消極,項目自籌資金部分難以落實,致使設計選址不得不隨之變化。
在規模集中供水項目中,上級審查時都要求按城鎮模式24 h供水,24 h運行。在廣大農村,由于生活習慣的原因,每天按2 ~3 次供水,而每次供水時間在2 h左右,甚至更少。規劃審查時的技術要求與農村生活習慣、運行方式有較大出入,二者在給水管道的設計及供水設施的選取上,存在較大差異,為后期具體項目的落實,帶來一定的難度。
現在自來水工程的建設標準相對較高,各種設備比較先進,而農村管理人員文化水平較低,管理人員經常伴隨著農村村委會的換屆而變換,人員更換頻繁。在人員更換后,前任不管后任,已進行的管理培訓又需要重新開始,有些村屯甚至1 a內多次更換管理管理人員,使管理人員的培訓作業付諸東流。同時,農村單獨管理又涉及各項費用偏高的情況。
而少數能夠穩定的管理人員又多是屬于承包經營,為了盡可能降低運行費用,管理中很多應支出項目能省則省,無形中降低了供水能力,長期積累的維護欠賬,造成設備以及管網的亞健康狀態,如供水時間短,沒有定期水質化驗、定期維護維修等。
目前的農村水價不統一,水價聽證沒有跟上飲水工程建設的步伐,縣物價局在2000年前后制定的價格標準,沒有按新水新價進行水價標準核定,已經不適應新建工程的成本核算,給新建農村自來水正常經營帶來一定的困難。各村屯紛紛根據自己的管理情況自行確定價格,個別收費較高的村屯農民意見較大,影響后續工作。
針對前期建設已經發現的問題,筆者走訪了大量村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對安全飲水工程長效管理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
農村安全飲水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加大投資力度、強化項目管理、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完善水質監測能力建設方面,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全面協調財政、環保、防疫、質檢、物價、水資源、設計、建設等部門,以及各級鄉鎮政府各負其責,共同將這一“德政工程”落到實處,切實為廣大農民辦實事。
水行政管理部門對吃水困難或飲水安全問題嚴重的地區( 村屯) 提前進行飲水工程設計,設計費用先由水行政管理部門或設計院所墊付; 調動農民建設安全飲水工程的積極性。
對轄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進行整體規劃,做好前期工程準備,如地質資料收集,必要時進行地質勘探。用詳實地質資料做出書面報告,爭取在工程設計初期調整預算額度,積極爭取上級投資。
水源的清潔安全是飲水安全的重中之重。沒有了水源的安全,飲水安全工程也將就無從談起,所以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隨著環境污染形式的日益嚴峻,必須要加強防范意識,建立起一套嚴密的防范監督網絡。
對影響水源的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加以控制、治理,保護好水源周圍生態環境。劃分水源保護區域,在涵養水源的同時規劃安全距離,嚴格控制農民朋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嚴禁在水源周圍進行任何的養殖和放養,從而杜絕水源的污染以及富集作用對水質的影響。對水源保護區域設明顯警示牌,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知道在保護區內,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增強農民對水源的安全保護意識,做到人人監督水源,人人愛護水源。
在水利派出所機構的基礎上,建立巡查機制保證水源的安全。制定相關的水源安全保護規定,安排專門的巡查人員加大對各個水源周圍的監察力度,一經發現有違反規定,威脅人民飲水安全的行為應進行嚴懲。
以縣防疫站為主,建立水質監測網絡,做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水質檢測工作。及時掌握水源的水質狀況,隔絕疾病傳播途徑,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一旦發現水質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采取應急措施,為農民的安全飲水把好水源關。
完善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管理規程,對于村屯自己管理的飲水工程,由水行政管理部門結合鄉鎮級水利站工作職能,將村屯飲水工程的管理指標列入水利站的考核,強化飲水工程的管理。執行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檢查制度來保證管理質量;村屯飲水工程管理人員、設備維護人員實行上崗證制度,落實飲水安全責任制,明確管理責任人,不經培訓不能上崗,沒有健康證禁止上崗,定期進行崗位技術考核。
積極尋求與有飲水工程技術實力的設計院所合作,在設計中采用新型實用技術,力求使每一個新建農村飲水工程都能達到自動恒壓平穩供水,維護簡單、方便的目標。
在農村,大部分農戶已經在自家院中完成了20~30 m深度左右的水源井建設,長期使用,農民對其已經完全適應,對水井產生了感情,有了依賴。
由于水質監測體系不完善,農民安全用水意識普遍淡薄,對自己飲用的超標水渾然不知,因此不理解安全飲水工程的意義,相比而言他們更愿意接受自家的免費水井,對需要一定費用的集中供水工程有一定的抵觸心理。
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橫幅、傳單等宣傳面廣的媒介,提高他們的安全用水、節約用水意識,有針對性進行宣傳教育,從根本上轉變農民用水觀念,用深入淺出的實例讓農民明白飲水安全工程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并且逐漸適應城鎮的全天候的供水模式,享受其帶來的便捷,改變用水習慣使其逐漸與城市接軌。與此同時,加強取水許可管理,把不合格水源阻止在農村人畜的飲用范圍之外。
農村飲水工程最終受益者是廣大的農民,只有讓農民朋友從心底認識到飲水安全工程的必要性,農民才會支持工程的建設,自發維護工程設備,使得安全飲水工程順利長久的進行下去。
一個合理水價的制定既可以完成對工程成本的回收,保障供水設備的維護,同時也不會挫傷農民對飲水安全工程的積極性。所以,制定一個合理的水價十分重要。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惠民政策,水價的制定過程中應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在參考有關規定后,還要根據當地實際的經濟狀況和運營成本,制定一個合情合理的價格。
采用新技術實現自動恒壓供水,規模合適的飲水工程實行無人值班定期維護管理制度,降低運行維護成本,降低水價,減輕農民負擔。
每個新建農村飲水工程都應及時核算成本,由職能部門聯合物價部門合理定價,水價作為工程驗收的條件之一納入工程管理的范疇,這同樣也是保證安全飲水工程長久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內容。
安全飲水工程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廣大農村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我國農村的安全飲水工程項目還處于一個初期階段,此項工程必將長久化。這就要求在不斷研究摸索中,繼續完善相關制度,盡快走向一條人性化,科學化,制度化的道路,讓農民喝上優質安全的飲用水。
[1]李代鑫,楊廣欣. 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及對策[J].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05) :5 -7.
[2]高旭東. 談如何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J]. 科技論壇,2012(09) :377.
[3]王義祥.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分析[J]. 大觀周刊,2012(37) :122.
[4]孔祥娟. 略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后續問題[J]. 現代教育:電子版,2012(03) :4.
[5]錢玉民,金武龍. 關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思考與對策[J]. 吉林農業,2012(08) :205.
[6]唐芳. 對農村飲水安全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分析[J]. 中國科技博覽,2012(33)63.
[7]高國莊,王福田,顧寶群. 從定州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現狀談管理長效機制[J].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1( A02) :130 -132.
[8]鄂學禮. 飲用水深度凈化與水質處理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