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超
(遼寧地質工程職業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8)
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各部門技術裝備的主要來源,是制造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工業體系和不斷完善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有必要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進行系統研究,以推動其不斷發展和創新。近年來,我國逐漸開始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進行研究和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與一些先進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機械自動化在技術和工程系統方面已有很大的發展,但基礎理論方面還需進一步研究和完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今后的發展方向可側重于以下幾點:
機電一體化是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和延伸,機電一體化研究的開展和應用,才能有效保障機械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其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撐和動力。
智能化是在控制理論基礎上,吸收多種新思想和方法,模擬人類智能,提高機器行為的推理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決策等能力,以實現更高的控制目標,推動其智能化的不斷提升。
由于機械自動化產品種類的多樣化及生產廠家生產質量的影響,研發具有標準機械接口、電氣接口、動力接口、環境接口的機械自動化產品單元具有一定難度,但是這一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研制集減速、智能減速、電動機于一體的動力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制單元,有利于新產品的迅速開發和生產規模的逐漸擴大,實現電氣產品的標準化、系統化化,促進機械自動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0 世紀90 年代,網絡技術飛速發展,機械自動化產品也不斷走向網絡化。網絡技術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只要具備良好性能和質量,機械自動化的新產品必將在全球推廣應用。目前,基于網絡的各種遠程控制和監測技術發展迅猛,機械自動化產品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家庭網絡將各種家用電器連接成以計算機為中心的集成家電系統,使人們不出門便可充分利用各種高科技生活和娛樂,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
20世紀80年代末機械自動化也不斷走向微觀領域,微機械自動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可以大大減少資源的浪費和成本的降低,其在生物醫療、軍事、信息等領域優勢明顯,但其發展的最大阻礙是微機械技術,其產品的加工需運用精細加工技術,難度較高,這一技術的運用和科學開展還需進一步探究。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不斷加劇,資源不斷減少,人們呼吁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倡導綠色環保,綠色產品概念應運而生,這一概念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體現了人們對于環保的重視。綠色產品以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為出發點,倡導綠色環保理念,旨在減少生態環境的污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而設計綠色的機械自動化產品,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有利于環境保護,產品報廢后可以回收利用,節約資源,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機械自動化未來的發展應更加注重產品與人的關系,即實現機械自動化的人格化。機械自動化產品的最終使用對象是人,因此應該賦予其智能、情感和人性。另外,人格化還體現在可以模仿生物機理,研制各種機械自動化產品,人格化的發展并將有力推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增強了機械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使現代機械不斷走向智能化和人性化,我們應清醒的認識到機械自動化設計制造的重要性,不斷創新和探索,不斷拓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新發展方向,為其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1]劉武發,劉德平.《機電一體化設計基礎》.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5
[2]楊世明,騰獻銀,趙鎮宏,段巍.《機械設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2007.3
[3]范榮鑫,左繼成.先進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3年04期
[4]易德君.機械制造與設計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J].大科技.2012年 第10期
[5]齊衛紅,林春麗,王永紅.《過程控制系統》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2007.5
[6]張寶坤,王淑霞,王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方向[J].化工裝備技術.2011年04期
[7]農應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方向的研究[J].科技傳播.2013年02期
[8]武永利,袁溟,武美萍.機械制造技術新發展及其在我國的研究和應用[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