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金
(河南瑞德工程有限公司)
事實上,財務分析思想,或者說經濟活動分析思想,從產生剩余產品的交換時代就誕生了。20世紀以后,隨著大規模生產技術的廣泛采用,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生產過剩,企業破產數量增加,經營理財能力變成了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問題。隨著企業投資和融資規模的擴大,財務分析在企業內部的重要性也不斷提高。財務分析內容不僅僅是成本費用分析、收入利潤分析,還包含了投資分析和籌資分析。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發展要求上市企業定期披露財務報表數據,以財務報表數據分析為基礎的財務分析學便隨之建立起來,并發展成為一門完整的、獨立的新學科。
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形成財務分析主體多元化,除原有財務分析主體外,增加了現有的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雇主和企業員工等。不同的分析主體,分析的目的要求不同,分析的內容也有區別。財務分析學,應力求滿足上述不同財務分析者經營決策的基本需要,并以此作為衡量財務分析學對象是否科學,內容是否完整的客觀依據。這意味著,財務分析學不僅應滿足企業外部財務分析者的需要,還應滿足企業內部分析者的需要;不僅應滿足財務分析者對企業過去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的事后總結分析的需要,還應滿足財務分析者對企業財務活動和財務成果事前和事中預測、決策分析的需要。所以,財務分析是以企業財務報告、日常核算資料和計劃資料等為依據,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系統分析企業的財務活動和財務成果,為財務分析者提供運營決策依據的科學。
財務分析理論知識已被廣泛地應用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財務分析知識的缺乏,不懂財務分析或不重視財務分析,會給我們各個領域的經濟活動帶來不應有的損失,這就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財務分析知識的重要性。
一國經濟活動的主題是企業開展的經濟活動。國家宏觀經濟決策環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經濟效益。不考慮企業經營的實際狀況、不考慮企業資金運動的規律性,僅僅依據宏觀經濟指標來做出宏觀經濟決策,常常會帶來非常嚴重的經濟后果。
我國國有企業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企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財務控制問題,借鑒世界跨國公司的成功經驗,我國國有企業應采取積極措施對財務實施集中控制。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以現代企業制度為保證,通過合理配置企業集團資源,正確處理母公司與其子公司之間的財務關系,以提高企業集團資本運作效率與經營效益為目標的財務管理活動。正確處理好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問題,對于提高企業集團財務資源使用效率,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財務會計信息是企業進行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財務會計信息失真必然會對企業的經營決策產生不利影響。實施企業集團的財務集中控制有助于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從而有助于企業集團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企業集團公司的戰略決策往往會引起企業集團若干方面的較大變化,這種變化需要有較強的財力支持作為保證,需要對與戰略決策有關的多方面進行財務控制,否則,集團公司的戰略決策將難以順利實施。
隨著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的發展,創辦企業也變得越來越容易,許多人一出校門就變成了企業家,如何經營理財也變成了這些創業者成敗的決定因素之一。中小型企業往往會計核算主體界限不清,企業產權與個人財產界限不清。中小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遠不如大企業那么明顯,尤其民營企業,投資者就是經營者,企業財產與個人家庭財產經常發生相互占用的情況,給會計核算工作帶來困難。這些企業中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人員身兼多職。企業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不按會計規范要求設置,有的小企業干脆不設置會計機構,有的企業即使設置會計機構,一般也是層次不清、分工不明。親屬管錢,聘用會計管賬。在會計人員任用上,小企業最常見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親屬當出納,外聘人員作兼職會計。這些會計人員無論是定期做賬,還是長期聘用,工作內容只是停留在會計簡單的業務核算上,即制憑證、記賬、編報表、報稅,發揮不了財務管理職能。還有就是建賬不規范或不依法建賬,會計核算常有違規操作。有些中小企業根本不設帳,以票代賬,或者勉強設賬,但賬目混亂。管理制度缺乏情況嚴重,中小企業內部牽制制度、稽核制度、預算管理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產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風險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總的來說殘缺不全,或者根本無制度,更談不上實際工作中的執行。
隨著居民個人收入的不斷增加購買股票和基金的“股民”和“基民”也大量出現。據中國證券結算有限公司調查,大量的投資賬戶持有人面對上千家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投資選擇,看不懂報表數據,不能進行有效的財務分析,購買股票和基金便和“賭博”差不多。然而,這種不看或看不懂財務報表,進行“投機”、“賭博”式投資的投資者更不在少數。股市風云變幻莫測,股民們想要在股市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增強自我學習能力,培養風險意識。
財務報表分析作為一門綜合課程,集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經濟法和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知識,是汲取這些學科的原理融會貫通再進行應用的一個過程。財務報表作為公司披露基本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僅反映了公司經營情況,對經營者決策起到衡量參考作用,也是以會計特有語言描述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使企業各利益相關者理解企業經營管理過程及其結果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衡量監督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借用其他學科知識,在應用中不斷積累經驗和創新,這些創新和經驗又不斷豐富著我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