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劉孝均 賀勝英
(1.四川省宜賓學院化學研究所, 四川 宜賓 644000;2.四川省宜賓市第四中學校,四川 宜賓 644000;3.四川省宜賓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0)
幾乎對于所有門類的自然科學,實驗和理論的相互作用都是一種內在的根本動力推動其不斷向前發展;它們相輔相成、彼此依賴并彼此推助交替前進,形成科學源源不斷前行不可或缺的動力。
不容置否,實驗對于學生來說相當于對理論的一個復習作用,不僅能重新認識并熟悉相關基本理論與概念,掌握化學變化規律、實驗操作技能;實驗的成功也會相應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通過化學實驗對化學規律深入理解、認識,大學生也會從實驗獲得動手能力的提高,不僅如此,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當學生們在現實中遇到類似問題,也可以從過去的實驗找到解決辦法;更重要的是實驗能夠從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如能在實際問題上加以靈活應用,便會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和成就。
對于即將步入社會大學生來說,如果只是向中、小學一樣,只學習理論是遠遠不夠的,隨著國家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中國將會不斷與國際接軌,創新能力將會成為各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具有創新能力的大學生將會受到時代的青睞;而大學生化學實驗因對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等要求高,從某一程度來說,有助于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很多高校,由于學科門類眾多,課業繁重等原因,常?;瘜W實驗環節不受重視,出現不少學生上課不積極,無故曠課,為應付期未考試而抄襲、偽造實驗報告的現象。很多同學表現出對化學實驗的學習沒有動力,實驗沒有足夠的預習,實驗時基本的準備的工作都不知道從何入手,遇到問題不向老師同學請教,課后很少反思實驗過程。
中國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很強的功利性,對于非考試要求范圍的內容很少去主動研究,因此在實驗中遇到意外狀況時寧愿抄襲別人的結果,也不會深入探究問題出現的本質原因。問題意識,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大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如同創新力一樣重要,同時也象征著一個國家的強大的生命力,因此應大力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問題意識。
化學實驗涉及很大學反應物的顏色、氣味、溫度等的變化,這些都需要通人的感官去感受觀察,有些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結果與理論有明顯的不同,也對其視而不見。
這是缺乏主動性、問題意識和觀察力的結果,前面也提到創新力對個人、社會、國家乃到整個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性,而我們的大學生卻沒有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
有些學生在實驗時將化學物品隨意擺放、倒置,由于其中一些化學物的特殊性,這不僅會引起一定危險,也會污染環境,另外有的同學在實驗后沒有清潔實驗桌、整理藥品,這些習慣極符合一個大學應有的素質各形象。
當然教學體系的某局限性也會導致相關問題的出現,比如我國大學的課業負擔很重,導致學生精力不足,其次對實驗環節不夠重視,學分比重低。
專業的教師是教學質量的必要保證,培養專業、創新性的教學隊伍,是培養人才的關鍵所在。在傳統實驗教學中,學生往往在老師的精心的課程安排下,被動地接受知識,而逐漸養成不主動思考的習慣。因此應對教學模式進改革,通過提問、引入其它相關熱點問題等方法引起對同學的的興趣,讓學生在實驗環節中學會思考。
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積極的學生多加鼓勵,對于做實驗有困難的學生,老師可以主動上前幫助、指導,給予他們信心和學習的動力;借助計算機等工具支持,利用動畫、游戲、虛擬實驗等軟件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大課余時間有大量的練習機會;合理化實驗項目,加大探索、創新實驗的比例,減少教師授課比重,增加學生討論、講演環節,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發揮;提高實驗課程的學分比重和課程時間,設置相應的比賽項目,加強評審嚴格性等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
化學作為一個科學,具有科學必須的嚴謹性,尤其在實驗環節,實驗流程應按規定的步驟進行,否則可造成不必要的安全、環境隱患。另外,對學生的實驗應嚴格把控,防止學生曠課、抄襲、偽造等做法。
前面已經強過過創新力的重要性,因此培養新時代的接班人,對創新力的培養是不容忽視的。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引發學生的興趣,其次切鼓勵新的發現,另外還應與其它知識結合教學,在拓寬知識面的情況下培養學生創新力。
教師應多向學生宣傳公共意識、環保意識以及節約意識,以及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并以身作則。
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是大學生對認知化學知識理論、掌握化學變化規律的重要手段,同時對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創新能力有著重要作用,這是其它課程彌補不來的,而傳統教學體系對學生的培養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果我們通過對教學模式、實驗控制以及創新能力培養等的著重分析,提出改進方案,相信會對大學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