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芬(萊蕪市萊城區天朔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東省 萊蕪市271199)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設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工程建設水平顯著提高,工程機械在建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工程機械伴隨著建設事業的發展,呈現出了機、電、液一體化的特征,并呈現出智能化發展的趨勢,加強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的管理,充分發揮工程施工機械設備效能,不斷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已成為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的重要因素。 對于工程施工現場設備的管理還應做到“四化”。
科學合理的配置工程施工機械設備是提高工程施工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恰當的配置工程機械,能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資源損耗,提高經濟效益。
1.優選施工方案
依據建設工程量大小、工期長短,來決定設備的型號、規格、數量以及進出場時間,使設備使用與工程進度協調一致,并通過經濟計算來選擇優秀的施工方案。
2.科學選擇配套設備
配套設備的選擇對主要設備性能發揮有重要影響, 過大或過小的選擇標準,都會影響主要設備的性能,選擇配套設備時要遵循組列內部的三個原則:①配套設備選擇的最小化原則,即有綜合設備的,不選用主設備和輔助設備配套的方式,而是直接購置綜合型設備,減少設備之間配套時造成的性能誤差,從而提高整個設備系統運行的可靠性;②配套設備最佳配套原則,在選用配套設備時,不是單純的追求高性能,或是節省費用,而是要以整個系統選定的主要設備為基礎, 選擇能發揮主要設備最佳性能的配套設備為選擇標準,過高或過低的標準都不宜選用;③配套設備并行布置原則,即為了保證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對系統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分析研究,對容易發生故障的環節,實行配套設備并行布置。
3、合理布置設備
工程施工機械設備進場后的平面布置非常重要, 合理的布局能有效減少物流量,降低生產成本。 在設備布置時,對流動性較強的設備,運輸路徑、工作場地是其布置的主要考慮因素,對布置后就不再移動的設備,要考慮設備的工作位置、工作范圍等因素,一次布局到固定位置,避免頻繁移動。 除此以外,還有三個方面的因素需要考慮: 一是要注意設備產生的噪音和對環境的影響,在人們環保意識增強的情況下,設備的環境污染會對生產造成不可預料的后果,因此在布置設備時要充分考慮環保影響;二是注意對設備提供足夠的送風量風,以改善設備的工作環境,使溫度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值, 提高工作人員的舒適度和工作效率;三是注意工作環境中的光通量,使工作人員能保持足夠和適量的照明,從而減少工作失誤。
制定嚴格的施工作業規范, 使生產活動在作業規范之下進行,能提高施工機械設備的作業效率,減少生產危險因素,提高生產效率。
1、建立并充實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機構。 將設備管理機構與其他職能部門統一規劃, 設立單獨的工作部門或者將設備管理職能設置在某個部門中, 由該部門對設備管理進行全面的管理。 并明確綜合管理機構和工作人與的職責劃分,做到綜合管理機構牽頭,全體工作人員落實,打造良好的工作機制。
2、貫徹執行定機、定人、定崗位責任的“三定”制度。 就是對每一臺設備都確定相應的管理工作人員及工作職責, 具體包括設備的保養、使用、維修等內容,做到機人責三統一。 同時還要注意,“三定”制度是工程施工中設備管理工作的基礎,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施工安全、機械的完好率與使用率都與這“三定”制度執行的好壞休戚相關,因此要注意工作人員與設備的相對固定性,在具體生產過程中,除必須的調整人員外,不要隨意變動已經落實到人員的工作崗位, 以免影響工作人員對相關設備性能的了解與掌握程度。
3、嚴格按照設備的操作規程及使用說明使用設備。 建立檢查制度,對不按規程操作機械的要堅決予以處理。 建立操作反饋制度,對設備運行中可以改進的操作規程,要充分聽取一線工人的意見,及時予以修訂。
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的合理維護是完好率、利用率、效率的根本保證。 正確的維護和管理好工程施工機械設備,除了能使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在正常的狀態下運轉外, 還能帶動促進整個工程的科學管理水平,從而保證了工程的進度和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內涵式增長。
1、建立日常養護制度。 根據設備性能及使用說明,嚴格按照設備的使用說明要求及時、足量的進行保養。 要克服不重視保養的思想,如有的施工現場在用油時不按規定選擇相應型號的油,不按規定時間及時換油等不科學的做法, 雖然造成的損失當時不會顯現,但這種做法嚴重影響了設備的有效壽命,也給突發性故障埋下了隱患,隨著時間的推進,其負面影響會逐漸顯現。
2、建立日常點檢制度。 根據使用設備的具體行呢和使用規定,設定合理的日常點檢周期,真正實現動態管理。
3、建立定期檢查制度。 根據設備運行時間和狀態,運用必要的專業測量儀器來測定設備的技術狀況,及時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
1、加大技術培訓力度。 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采用示范表現、專題講座、參觀學習等形式,及時推廣、宣傳有實效的經驗體會,有重點地組織由設備管理、維修、操作人員共同參加各類技術培訓,形成學技術、鉆業務的氛圍。
2、引進高技術人才。 對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的高技術人才,除組織單位自主培訓提高外,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面向社會選拔和引進一批高端人才,以滿足企業未來發展的需要。
3、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要不斷加強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使全體工作人員樹立愛惜設備的良好風氣,從而使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發揮最佳效能。
[1]張巖;淺論公路工程施工機械的選擇與配備[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 年08 期
[2]顏俊;;有關于機械設備的使用、維護以及管理的分析[J];科技傳播;2013 年0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