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明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長治 046011)
2000年10月教育部頒發了 《高職高專英語課程基本要求》(試行)(以下簡稱《基本要求》),明確規定,高職高專是以培養生產、技術、服務、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這一教學目標的確立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對“英語+技能+專業”型人才的要求,順應了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方向。
基礎英語是指一般用途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簡稱為EGP),旨在教授一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的是語言本身的教學。而專業英語是指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簡稱為ESP),是要根據學習者的具體要求來決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它不只包括某一種特定的教材,它是一種基于學習者需求的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方法。專業英語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學習者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即由于特定行業的需要,學習者需要達到在某些學科內使用英語的能力;二是有特殊的內容,即專門化的內容。不同的行業使用不同的英語,比如根據行業把英語劃分為“外貿英語”、“機電英語”、“醫學英語”、“法律英語”、“汽車英語”、等等。
基礎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掌握英語語言共核,這部分語言不受地域、教育程度、社會地位、職業、話題的制約,在詞匯、語法和意念功能方面的的教學上,對教學對象也沒有明確的界限,不論學習目的如何,未來從事何種工作,都必須掌握這部分語言及其表達方式?;A英語的學習為以后專業英語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專業英語的教學要依托基礎英語教學這塊基石,而只有把基礎英語教學拓展到專業英語教學,我們才能把學生培養成復合型、實用型英語人才??傊?,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各有側重,密不可分。基礎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的前提,專門用途英語是基礎英語必要的補充,在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中,將兩者有機結合是有必要的。
高職院校的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本來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互為促進的。基礎英語教學為專業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專業英語教學又反過來促進和鞏固基礎英語的學習。然而,目前的高職英語教學卻是各自為政,互不“來往”。以我院的英語教學為例來說明。
無論基礎英語教學還是專業英語教學都比較混亂,多年來,基礎英語教學都是由學院教務處安排,而專業英語教學則由各系自行安排,而且彼此也缺乏有效的溝通。近年來,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多,英語水平良莠不齊,學校又以專業學習為重,于是出現了有的系開一年的基礎英語課,有的系只開一個學期的基礎英語課;有的班級開設基礎英語課,有的班級根本就不上基礎英語課的現象;專業英語的教學安排也是隨心所欲,有的系開設一年的專業英語,有的系則開設半年;在同一個系里,有的班級是基礎英語學完之后緊接著開設專業英語,而有的班級是隔一個學期才開設專業英語。如此混亂的安排,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做到二者的有效銜接的。
我院各系的專業英語教學長期以來沒有專門的教師,專業英語的教學都是“反串”的,不是專業課教師代上專業英語,就是基礎英語教師代上專業英語,專業課教師懂專業,卻不懂英語教學;基礎英語教師懂英語教學,卻不懂專業。如此一來,二者相互脫節,又豈能做到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相互銜接呢?
長期以來,我院基礎英語教學所使用的教材都是訂購個出版社的教材,教材中選用的素材雖然是語言的共核內容,但難度較大,且幾乎沒有向專業過度的內容,而且教材的更換率較高,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反而還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專業英語的教材專業性極強,詞匯量很大,句子難度大,學生很難一下子從基礎英語進入到專業英語學習的狀態,同樣的詞匯一時難以掌握它的專業詞義。針對英語水平相對低的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教材難度大,銜接性不強的兩種教材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高職英語教學必須服務于這一發展方向,英語教學應當與專業相結合,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這樣,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教學就要適應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做到二者的合理銜接。結合我院存在的情況,非常有必要把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銜接起來,培養出高級復合型人才。
在安排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教學進度、授課學年和學時數的時候,要有一個統一的尺度,統籌安排,不能各自為政,尤其是對專業英語的安排,不能由各系說了算,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更不能讓專業英語的課程成了填補空缺的課程,為了保證基礎英語和專業在教學過程中的合理銜接,教務處應當統一安排,起碼應當召集基礎英語教研室和各系的專業課程負責人進行溝通,做出合理的安排。在一年級學習基礎英語,二年級要緊跟著安排專業英語的教學,必須避免在二年級第二個學期安排專業英語教學的弊端。這樣可使學生學習完基礎英語之后及時轉入專業英語的學習,基礎英語的語法結構,句子結構,詞匯都可以在專業英語的學習階段得到應用和鞏固,只要加強專業詞匯的記憶就能很好的理解專業英語的文章。同時,對專業英語的教學課時數也必須保證,不能隨便確定,我院目前的專業英語周學時數有的班級是兩個課時,有的班級是四個課時,我認為,應該保證周學時數四個課時,這樣才可能保證專業英語的教學成效。
“雙師型”教師在高職院校中是非常普遍的,但在英語教師這個群體中,卻很少有具備的。這里的“雙師型”是指既要要英語知識,又要有簡單的專業知識的教師。在目前現有的條件下,學院要出臺措施,讓擔任專業英語教學的專業課老師利用業余時間接受英語課程的學習,主要學習語法結構、句法功能以及某些短語等;讓擔任專業英語教學的基礎英語教師學習一些專業課知識,掌握一些簡單名詞、專業術語以及一些簡單的運行程序等,使這部分教師也成為復合型的教師。特別是基礎英語教學時,結合學生學習的專業課程進行專業英語滲透,包括專業術語滲透、專業詞匯滲透和專業理論滲透,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回顧;另一方面,利用所學過的專業知識來學習英語,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程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目前,市面上高職英語這類教材良莠不齊,并且使用同一套教材,顯然缺乏靈活性、針對性。鑒于此種情況,組織編寫符合各個高職高專院校乃至各專業實際情況的本專業學生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但就當前的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學發展整體情況來看,給每一個院校的每一個專業都編寫一本配套的專門英語教材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開發校本教材,尤其是基礎英語教材,使用統一訂購的教材,難度和適用性都不利于不同系別學生的使用,這樣,組織教師開發編寫符合自己學院學生水平的教材就顯得有必要。在編寫校本教材時,要根據在較統一的基礎英語教材之上增設相關專業教輔任務活頁(worksheet)和任務卡(workcard),既可以使學生扎實基礎、節省資源又可突出相關專業的特色。英語教師要積極與專業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確定教學目的和要求。適時、有的放矢的發展增設相關專業教輔任務活頁(worksheet)和任務卡(workcard)收集專門英語原始材料,例如,可以運用英文設備說明或介紹材料、英語原文合同等鮮活的英語使用實例。這不僅給教師靈活自由的施教空間,也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所學實用、適用。我院目前已經針對汽車系編寫了適合汽車專業的基礎英語教材,既有英語語言的共核部分,又涉及了一些汽車方面的知識和詞匯,既降低了英語學習的難度,又增加了專業的趣味性。這樣,長此以往,英語教師會養成及時掌握行業動態,聯系實際教學的良好習慣。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會自然產生。更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就業。
總之,在基礎英語教學中,滲透和融合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專業知識,一方面既強化了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又極大地促進了英語語言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這既符合社會的需要,又滿足學生的渴望。這種英語教學法是對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的突破。
[1]Penny Ur.語言教學教程:實踐與理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2000.
[2]劉法公.論基礎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關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
[3]張笑白.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教學融合探析[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8,(1).
[4]解學花.基礎英語教學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關系探索[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4).
[5]封嬌.專門用途英語和基礎英語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結合[J].學術縱橫,2010,(6).
[6]蘇坡.正確處理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的關系[J].天津航海,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