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晨 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
1.國家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明確要求“: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而實際工作中不相容職責未分離現象屢見不鮮。由于人手問題,企業經常存在一人擔當多角的情況。比如出納進行收、付類帳務憑證編制及編制銀行余額調節表。不相容職責未進行恰當分離可能導致舞弊發生。尤其是出納做賬將使得敏感度很高的現金和銀行存款管理出現漏洞。
筆者認為公司應通過增設人員或改變分工的方式解決不相容職責的分離問題。如條件允許,各個公司可以增設財務人員。如條件不允許,則可通過調整分工的方法。如出納不能接觸現金及銀行存款賬務處理,但是可以接替其他財務人員不涉及貨幣資金的賬務處理,如固定資產,存貨等。
財務部編制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憑證均應由財務會計負責。在取得銀行對賬單之后,每月由財務部會計編制銀行余額調節表,勾對未達賬項,并查找原因。
2.結賬流程沒有書面規范及檢查機制。缺乏書面的結賬流程將導致結賬工作沒有具體時間安排,結賬時間無法保證。沒有具體負責人和復核人的設置,將導致結賬流程缺乏有效監控。
因此建議企業應以書面文件形式對結賬流程作出規范,由財務部下發正式文件或工作指令,規范各個分公司的財務結賬流程,同時編制正式的關賬檢查清單下發各分公司財務部,由相關執行人員填寫。關賬清單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關賬方法,財務軟件的操作規則,每一個關賬環節的執行負責人,審核負責人,執行和審核時間點,完成關帳流程出具報表的日期。為做好監督,財務科長每月一次核查,檢驗執行人員結賬時間和簽字確認。全部事項完成后由財務部負責人對關賬清單進行復核并最終簽字確認。
3.未保留書面的現金盤點記錄。雖然出納核對現金日記賬并盤點現金庫存。但是未登記現金盤點表,也沒有留下正式書面證據不利于現金實物管理。建議財務出納進行現金盤點之后登記現金盤點表,并簽字確認;財務會計每月監盤現金盤點也登記現金盤點表,并分別簽字確認。
4.票據管理有待完善。通過查閱公司《財務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及《會計崗位責任制度》等相關財務制度,其中未要求出納定期盤點票據,登記票據盤點表。票據管理制度不完善,會因日常工作缺乏統一的規范指引,導致工作混亂。對應收應付票據缺乏有效的管理,可能導致資產損失。
建議財務部完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中對資金、票據的管理規定,要求出納嚴格執行票據盤點:每月核對已領用及作廢支票及空白支票的數量,定期盤點匯票,并登記保存票據盤點表,確保票據的安全。并由財務主管會計現場監盤盤點,且在盤點表上簽字確認。
固定資產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規范固定資產管理對企業運營和財務核算有重大作用。企業通常會對資產的購買審批有比較規范的制度和流程。但是細節不完善會導致管理失效和財務核算的混亂。
1.公司對固定資產入賬的及時性沒有預防性和檢查性控制,有可能導致固定資產入賬不及時。通常固定資產的購置和審批是由企業專門的設備管理部門發起申請經領導審批同意后財務付款。財務人員并不直接掌握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態。何時入賬通常是根據收到發票時間。對于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而又未及時入賬的固定資產,會對財務報表的資產分類列報產生影響,同時會導致折舊費用的計算錯誤。
公司應在固定資產管理辦法中加入保證固定資產及時入賬的措施,并要求固定資產采購部門根據運輸單,驗收單或試運行報告等憑證確定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日期,形成書面報告,交由財務部門,于當月記賬。
同時,公司要每季度對新增或新轉固的固定資產進行檢查,結合運輸單、驗收單等檢查固定資產轉固的及時性,如發現轉固晚了的固定資產,及時進行賬務調整。
2.沒有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實物盤點,而僅是定期進行賬面盤點。這可能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無法及時發現。也無法對資產運行狀態,有無丟失或毀損進行有效地監測。企業應每年對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全面盤點,并按季度進行抽盤,制作盤點表和盤點差異匯總表。盤點工作應有生產部人員和財務部人員同時在場進行。如有需要,有技改部專家對固定資產的運行狀態進行評估。盤點結果應包括數量,運行狀態是否良好,技術指標是否正常等描述。盤點結果應由參與盤點各方簽字。如發現數量差異或由于損壞造成的減值跡象,生產部應查明原因,并對上述差異進行匯總匯報,經生產部部長簽字后交由財務部進行會計處理。對于有減值跡象的固定資產,應結合外觀和技術淘汰問題評估,確認減值損失。使資產賬面價值正確體現實際價值。
此外,企業還可以每年出具一份是否有市場因素和技術因素導致出現固定資產減值跡象的報告。
3.公司對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屬于費用化支出還是屬于資本化支出規定不明確。無法正確區分資本化和費用化的支出,將無法對應資本化的支出做出其對產能和使用壽命的分析,導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不真實。所以建議在進行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時,由技改部對可能增加固定資產產能或使用壽命的支出出具一份固定資產改良報告,報告應列示出,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發生前后的產能和使用壽命數據。報告結果為增加產能或延長使用壽命的,財務部應做改良支出做增資處理。如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未能增加產能或未能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則財務部應做費用處理。
總之,以上問題是企業管理存在的普遍問題,雖然我只涉獵了兩個具體方面,但卻涉及財務,生產,技改等多部門。企業應制定詳細合理的制度來規范運作并適時調整。這樣相關人員才能在執行過程中有章可循。在保證正常業務運轉的情況下,同時對企業內控風險做到細致全面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