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
淺談假發票現象及應對措施
■王 偉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
當前,在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中,各種形式的、各種各樣的假發票大行其道、暢通無阻,不但給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造成混亂,而且還誘發了貪污行賄等腐敗行為,對企事業單位、對社會危害性極大。本文結合在審計實踐過程中的體會,對假發票的的表現形式、產生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應對措施談談一點淺顯的認識。
假發票 應對措施
假發票的表現形式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歸納起來主要有一下幾種表現形式;
1.復寫紙的上與下。就是銷售單位開票人員在開出發票的時候,采取兩次復寫的手法,使發票存根和銷售單位入賬聯上的金額(實際銷售金額)小于購貨方采購員所持有發票上的金額,使采購人員虛報了開支,貪污了錢財。銷售單位討好客戶,擴大銷售,從中牟取利益。
2.電子發票的變通。就是銷售單位開票人員在開出發票時候,根據客戶的要求“變通”發票的經濟內容,張冠李而戴、蒙混報銷。買生活用品開成“辦公用品”,買煙、酒開成“食品”,并打著看望傷病職工的“旗號”等等。使一些違反規定的開支堂而皇之的報銷掉。
3.虛構經濟業務。有的人從商品流通企業或者從個體經營者哪里索取空白發票,利用工作之便,隨意虛構經濟業務,填寫發票報銷,侵占企業單位的錢財。損害了單位利益
4.發票要素不齊全。有一些人在開具發票的時候,有意識的隱含一些不合理的支出或者為以后有機會報銷,貪污錢財“埋下伏筆”,如有的不填寫業務發生日期,無論何時都能報銷;有的商品名稱太籠統,其是否合理難以確認;有的數量、單價填寫不全,準確與否無法確認。
5.涂改加工的發票。有的人鉆發票書寫上的漏洞,對發票進行涂改加工,使經過“涂改加工”的發票,瞞天過海的報銷,以達到貪污企業錢財的目的。
6.重復使用發票。就是把已經報銷過的舊發票,重復報銷。有的財務人員鉆單位內控制度不健全、內控制度有效性欠缺的空子,抽出舊發票自行報銷,貪污公款。
1.經濟利益的誘惑。一些銷售企業為了多盈利,擴大銷售收入,企業內部實行銷售收入與職工個人收入直接掛鉤,他們不顧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規則,以假發票為誘餌,主動為購貨單位或個人提供“服務”,只是要能達到銷售商品目的,購貨單位或個人想怎么開發票就怎么開,甚至為顧客出謀劃策。
2.物質享受的誘惑,一些人由于受社會上享樂主義思想的影響,不擇手段地“撈錢”,他們采取弄虛作假手段,牟取錢財,供其享樂,把個人購買物品的發票或者享樂的發票拿到單位報銷,甚至有的有實權的部門或人員利用工作之便利,串通一氣,營私舞弊,合伙貪污公款。
3.法治意識淡薄。一些單位和個人明知假發票違反財經法規,違背職業道德,卻我行我素,照樣開出或使用假發票。一些財務人員、內部審計人員、甚至外部審計人員對假發票現象也習以為常,查處不嚴,甚至視而不見。也有個別領導品行不端正,對假發票現象視而不見,甚至暗示慫恿,并從中得到好處,這樣就使開假發票者有恃無恐,所以假發票現象,屢禁不止。
4.內控制度不完善。一些單位會計憑證的管理、結算、報銷、物質驗收等方面的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效果欠缺、無效,甚至內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企業管理水平低下,管理能力粗獷,也為假發票現象的蔓延提供了“機會”。有的審批發票報銷把關不嚴;有的物質驗收制度形同虛設沒有認真清點物質的數量,沒有認真檢查物質的質量,就開具驗收單,使假發票有了可趁之機;有的對有疑點的發票怕惹麻煩、怕得罪人,不去較真,為假發票的“通行”提供機會。
為了糾正假發票現象,我認為可以采取一下措施。
1.提高認識,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各種宣傳教育工具,積極宣傳有關財經法規,增強法治意識。進行反腐倡廉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假發票的認識,特別是提高那些管錢管物人員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并提高對營私舞弊、貪污腐敗等不良現象的認識。對檢查出來的假發票,可以通過舉辦展覽等形式,宣傳教育廣大的人民群眾,使那些思想不健康的人能自警自勉。
2.健全貨幣資金支付內控制度,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貨幣資金是企事業單位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任何企事業單位的任何經營活動業務都必須擁有一定數量貨幣資金,貨幣資金又是流動性最強的一項資產,也最容易發生非法挪用,侵吞的犯罪行為,企事業單位管理當局必須關心、重視貨幣資金的管理。企事業單位管理當局應該根據貨幣資金業務的特點,并結合企事業單位自身的經營管理實際情況,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貨幣資金控制制度,從而保證貨幣資金的安全和正常有效運轉,促進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運行,防止假發票事件的發生,也防止了貪污、侵吞企事業單位資產和腐敗事件的發生。
3.嚴格審查發票,把好報銷關。各級領導要帶頭執行財經紀律,嚴格按規章制度規定辦事,審批人根據其職責、權限、和相應程序對發票進行審批,審批報銷發票時必須關注:發票要素是不是齊全和清楚、發票反映的經濟內容是不是與支付申請或合同協議規定的事項相符、發票上的金額是不是合理、發票上應有的手續是不是齊備,符合上述要求才能審批。財務人員應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認真履行職責,堅持原則,不徇私情,把好“閘門”,把好復核關,財會人員應當對批準后的發票進行復核,包括發票的批準范圍、權限、程序是否正確,手續及相關單據是否齊備,金額計算是否準確,是否超出預算范圍或標準,對非正式發票不予報銷;實物名稱抽象的不予報銷;無經辦人、無驗收人、無審批人不予報銷;有疑點的發票不予報銷。
4.加強監督,維護財經紀律。對弄虛作假現象,一經發現,必須從嚴處理。對報銷假發票的個人,屬于首次發現且數額較小的可進行批評教育,數額較大或者多次作弊者,應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以維護財經法紀的嚴肅性。同時,加強財務、審計部門對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達到查錯防弊、堵塞漏洞的目的,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1]中華會計書庫編委會.《會計錯弊實務全書》.紅旗出版社
[2].李殿富主編.《會計制度設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