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信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分行,山東 聊城 252000)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的上升態勢,個人財富也隨之得到迅速積累,高收入和富裕人群逐步形成。他們具有一定的理財意識,但專業理財技能不足,實踐操作經驗缺乏。他們為了使個人資產能夠更好的保值增值,陸續轉奔資本市場尋找新的投資途徑。各商業銀行作為最主要的理財服務提供商,紛紛成立各種理財機構,不斷推出名目繁多的各類理財產品,從而滿足客戶需求,促進自身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迅猛發展,普通百姓的收入在不斷增加,財富也在逐步積累,這些都導致了個人資產增值需求旺盛,普通百姓開始關注金融投資產品的便利性和盈利性。由于老百姓普遍缺乏專業的理財知識,自主投資很容易遭遇風險,所以,大家亟須規范、專業的理財指導。另外,高收入階層較為注重消費的品位及生活的享受,這也需要銀行提供與之適應的理財服務。
現階段,面對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住房、醫療、教育方面的風險,需建立起相應防范機制、提供專業理財服務的家庭越來越多,以有效規避風險、實現資金收益,保障資產的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
在國外,個人理財業務也被稱為財富管理。個人理財業務的前身是傳統的私人銀行業務;現代理財業務起源于20世紀的美國,大致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30年代到60年代,這是理財業務的產生期,保險公司在進行客戶分析的基礎上銷售人壽保險產品。第二階段是60年代到80年代,這是理財業務的發展期,商業銀行將風險特征不同的存款、基金、保險等產品進行組合,然后再向客戶銷售。第三階段是90年代至今,這是理財業務的成熟期,各家商業銀行根據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風險偏好,綜合利用股票、債券、信托、基金等金融產品,為各類目標客戶提供全面、系統的個性化服務。我國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很迅速,僅用了短短二、三十年就經歷這三個階段,并迅速步入第三階段。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僅占銀行總收入中的8%,而個人理財業務又只是中間業務收入的一部分。
在國外,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具有品牌特色,服務個性化濃厚;而在我國,各家商業銀行推出的各種理財產品雖然名稱、類型不同,但實質內容卻非常相似,沒有特殊的優勢。
目前,我國的各家商業銀行雖然廣泛開展各種理財業務,但對于客戶收益的分析評估、動態跟蹤服務還比較缺失,沒有根據客戶的理財收益定期對其投資策略和投資工具采取一些針對性措施,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目前,國內各家商業銀行在建立理財中心后,雖然配備了理財經理來為客戶服務,但是不少理財經理的專業能力還不夠強,能夠熟練掌握保險、證券、投資等綜合性知識的人才還很少。
國內商業銀行要針對現實存在問題,采取相應對策,提升客戶滿意度,促進個人理財業務發展。
理財客戶一般要求理財環境舒適、愜意,感受愉悅。商業銀行在設置個人理財網點時,應充分考慮在周邊地區居住的老百姓的理財需要,在經濟條件較好、富裕人群密集的社區,合理設置理財網點,就近吸取更多的有效理財客戶。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新型理財渠道的不斷涌現,也有效簡化服務的繁瑣程序,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服務路徑選擇。越來越多的銀行將理財等中間業務拓展到這些新型渠道上,減輕營業網點的柜面壓力,方便客戶足不出戶實時管理自己的理財資產。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普遍存在排隊時間過長、效率過低等現象。解決這類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銀行要結合自身實際,完善信息溝通渠道,堅持以客戶為本,站在客戶的角度改正銀行網點現有的弊病,提升自身服務質量。銀行理財業務的開展過程也是客戶與銀行之間信息交流與反饋的過程。客戶將理財服務的意見和想法傳達給銀行,是希望能夠得到銀行的高度重視,并予以適當回應。所以,銀行要關注客戶對銀行服務的真實感受,傾聽并采納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商業銀行還要針對理財業務,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饋和溝通渠道,迅速傳達并妥善處理客戶的意見,以增加客戶對銀行理財產品和服務的認同感,提高客戶滿意度。
對普通客戶而言,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大多較為缺乏,需要專業人員提出合理的投資理財建議與指導,以便更好地了解銀行推出的各種理財產品,從而做出理性的決策。從銀行角度而言,也應該定期或不定期對理財顧問進行相關業務、投資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培訓,讓其充分熟悉銀行的各類理財產品,以便針對不同客戶提出合適的投資理財建議。對于理財顧問的選拔和配置,各商業銀行應該多考慮其在投資理財業務上的專業素養。
商業銀行要按照風險和收益對投資理財產品進行分類,充分考慮投資者的多樣性需求,豐富理財產品種類,根據客戶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收益率的期望情況,向不同客戶營銷不同的理財產品。根據目標投資群體的收入狀況,為其提供更多的選擇,做到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客戶。向風險承受力強、閑置資金多的客戶,推薦高風險、高收益產品;向風險承受能力弱、閑置資金少的客戶,推薦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理財產品設置的起始投資額,也要最大程度地吸引優質潛在客戶。商業銀行還要恪守銀行理財的本質,理財產品應該以中低風險為主,維持資產保值增值的初衷。
目前,我國的個人理財市場已步入品牌競爭的時代,理財品牌實力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所以,商業銀行在開展理財業務時,應該針對各客戶對風險、收益偏好的不同需求,設計和提供集基金、證券、保險、信托等多種金融資源于一體的創新型理財產品,并整合多種產品的解決方案,集合起強大的投資研發團隊來做后臺支撐,為客戶設計并提供適合的理財產品,在保障其產品收益的同時,拓展全方位財富管理服務。唯有如此,商業銀行才能提高客戶滿意度,增強自身競爭力,促進理財業務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1] 張娜.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現狀及發展建議.金融經濟,2012年18期.
[2] 于雷鳴.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制約因素.投資北京,2012年11期.
[3] 周海彤,王霦.我國銀行業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前景研究.知識經濟,2012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