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苡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連鎖經營是現代商業、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做為一種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迅速成為目前世界上商業流通領域內最流行、最有效率的商業形式之一。中國的連鎖業起步較晚,1984年深圳百佳超市的成立,成為了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連鎖超市成立;1990年廣東東莞糖酒公司創辦的美佳連鎖超級市場的成立,是大陸首家國有連鎖超市。雖然我國的連鎖經營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卻非常快。目前我國擁有5000多家連鎖體系,連鎖經營體系總量占據世界第一,連鎖店的需求每年以接近30%的速度遞增。與連鎖業的快速發展相比,我國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卻相對短缺。按保守推算,目前來說,全國連鎖行業的管理型人才至少缺口為60萬。連鎖經營行業正在面臨巨大的人才荒,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加快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為連鎖經營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補充。
作為連鎖經營行業的管理型人才,其培養就不能像普通的營業員、倉管員那樣,而是要培養其綜合職業能力。綜合職業能力由知識、理解力和技能諸要素構成,并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綜合地發揮作用,其中任何一個孤立的能力要素都難以完成職業活動。它是人們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活動所必備的,并在該職業活動中表現的多種能力的綜合,主要包括基礎能力、從業能力和專門技術能力,同時也包括了工作發展能力。這些能力的綜合使學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更好地就業服務。因此,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對連鎖經營行業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我們都知道目前連鎖行業的人才缺口巨大,近幾年很多高職院校也紛紛開設了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為社會輸送了一批連鎖專業人才,但是,通過走訪企業后我們發現,企業普遍覺得畢業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比較欠缺,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連鎖經營管理在中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主要是20世紀90年代后才真正建立起教學課程體系,因此,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很多學校的分析都不夠透徹,目前大多數學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所培養的職業能力主要偏向物流管理或營銷管理,未能真正體現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2.由于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對很多學校來說,都是新開設的專業,因此,學校對該專業的關注度不夠,給予的資金支持不夠。目前,很多學校都是將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掛靠在工商企業管理或物流管理專業下,作為一個方向開設,沒有配備專門的實驗實訓設備。而且現在社會上銷售的有關連鎖經營管理方面的教學軟件很少,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在生產,導致可選擇、可使用的軟件也少,這就制約了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3.師資隊伍缺乏,特別是一體化教師缺乏,制約了連鎖經營管理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師團隊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和保障,而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教師都不是真正的連鎖專業畢業的,都是跟連鎖相關的管理或營銷專業畢業,對連鎖專業的核心課程的內容只是一知半解,且很多教師自身缺乏企業經驗,影響了實踐課程的教學,談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4.學生到企業的頂崗實習未能真正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很多連鎖企業把頂崗實習的學生當做廉價勞動力,不給學生轉崗學習,不給太多的培訓,導致學生完成6個月頂崗實習后都不愿意再留在企業,長效機制不明顯。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特色所在,一般高職學校都要求學生在大三期間要完成半年的企業頂崗實習,目的是讓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增強職業實踐能力。但是,很多企業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不允許學生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進行工作輪換,學生無法將書本中的理論轉化為實踐,并且長期從事專業技能單一的工作,對實習產生厭煩、枯燥心理,實習結束后不愿加入實習單位就業,導致合作企業人才流失,本來的企業、學校、學生“三贏”,變成了“三輸”。
5.現在進入大學的學生,基本上都是90后,在較優越的物質生活下,他們比較缺乏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大多數都不愿意從事服務行業。且這些學生從學校步入社會,對這種角色的轉變還未能接受,導致職業素養與企業要求不符,顧客觀念、安全觀念與企業的要求存在差距等,致使企業認為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不高,不愿意接受這些學生。
以上分析的原因都或多或少地對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產生阻礙或影響,通過多年的高職學校工作經驗,筆者認為,要加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轉變觀念,構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加大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任何一個專業的發展,首先要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這種需求則反映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上。2012年6月,教育部頒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和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向進行了新定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這幾個詞,明確強調了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通過與企業建立訂單培養模式,按照企業的需求進行人才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企業文化的學習,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通過改革目前的每學年兩個學期制,根據企業用人需求構建彈性學期制,即結合連鎖企業周期性、季節性強的特點,企業忙時讓學生去企業參與實習實踐,企業閑時學生回到學校學習基礎理論知識,通過實行這種多學期、分段式的教學組織形式,能讓學生更好地學以致用,提高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2.加強一體化教師的培養,構建符合教學要求的一體化素質教師隊伍。隨著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和發展,高職院校的課程模式和師資隊伍建設也出現了更高的要求。課程模式從“以知識導向”的學科體系課程,向“職業能力導向”的“三段式”課程過渡,再向“工作過程導向”的學習領域“一體化”課程發展。教師的類型也從理論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過渡到“雙師型”教師,再發展到“一體化教師”。要培養“一體化教師”就要借助校企合作的平臺,讓專業教師長期穩定地對接一家合作企業,通過參與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不斷鍛煉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圍繞專業綜合職業能力培養需要,開展教學活動。同時通過建立“校企互聘”師資共享機制,實現校企師資共享,有計劃、有目的地推進經驗豐富的企業經營管理一線專家走進課堂,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或者以講座形式傳遞行業最新訊息,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培養和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3.改革課程考核方式,變期末的一次性考核為貫穿于整個學期的過程性考核,同時在校期間要放手讓學生去鍛煉,加大實踐教學和改革的力度,增強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目前很多學校的課程考核都是采用期末一次性考核的方式,到期末了,老師給復習提綱,然后學生按照復習提綱背幾天,就可以考試合格,平時去不去上課都沒有關系,這種考核方式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們需要對這種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將一次性考核變為過程性考核,同時加大實踐考核力度。比如,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有一門課程是《連鎖門店運營與管理》,我們根據連鎖商業企業門店各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以門店各崗位的工作任務為線索將課程內容設計為九個項目,分別是:賣場布局、商品陳列、理貨作業、收銀作業、進存貨與盤點作業、促銷管理、盤點防損、顧客投訴處理、店長作業等。上課前,將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設一名店長和若干店員,選擇一家大型連鎖超市門店,模擬該門店的運營與管理,每個項目都進行小組考核,記錄考核分數。同時安排學生到校內8字連鎖便利店進行頂崗實踐,看哪個小組經營期間便利店銷售情況最好,也作為一次考核,記錄考核分數。最后將這幾次考核分數結合平時考勤和表現評定出最終的期末成績,這種綜合的考核評定方式更能反映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高低。
4.加強頂崗實習期間與企業的聯系,學校和企業共同考核學生的頂崗實習,共同做好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頂崗實習是對學生三年學習的一個總結,是對學生職業能力的一個綜合反映,頂崗實習的好壞關系到學生將來能否很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前,校企雙方共同參與制訂《學生頂崗實習考核標準》,企業以崗位工作標準為依據,對每個學生完成的實習表現、工作業績、勞動紀律和工作態度等,分項目以評價表的方式作出過程評價;學校根據企業給出的評價結果,結合學生撰寫的實習日記、實習報告、實習總結,以及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情況的檢查了解,綜合評定出學生頂崗實習成績,以此證明學生頂崗實習的經歷和綜合職業能力水平。
5.在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形成,加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學生從學校步入社會,由于社會角色發生轉變,并且缺少社會經驗,剛開始必然會產生一些不適應的狀況,如紀律意識缺乏,質量觀念淡薄,顧客觀念、安全觀念與企業的要求存在差距等,一些適應能力差的學生,無法融入企業文化之中,被企業淘汰。因此,我們應強化學生職業素養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推動實踐教學改革,強化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圍繞綜合職業能力培養需要,開展教學活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連鎖行業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校期間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而且能更好地滿足企業、社會對連鎖專業管理人才的需求。
[1]賀翔.從職業能力培養定位探討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J].科教導刊,2010(5):68-69
[2]陳中耀,楊翠.基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學園,2012(1):47-48
[3]劉必千,曹林峰.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專業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08(9):46-48
[4]穆阿娟.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職業技能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2(2):153-154
[5]蔡中煥,朱彗敏,王蓉.連鎖零售企業典型崗位職業能力分析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8):127-131
[6]陳蘭劍.綜合職業能力導向高職課程改革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8:11
[7]鮑玉鑫.高職連鎖專業頂崗實習學生管理探討[J].遼寧:遼寧高職學報,2011(2):73
[8]陳小云.“人才荒”下的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以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2012(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