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 經管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4)
淺談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運輸經濟問題
楊華 雷雨
(長安大學 經管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4)
發達的交通運輸業對于產業結構的協調、國民經濟的良性運行有巨大的促進作用。長期以來,交通運輸發展一直牽動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運輸業雖然取得了很大發展,但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通過對交通運輸經濟問題的分析,探討了應對策略和方法,使交通運輸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交通運輸;經濟分析;發展對策
交通運輸在經濟發展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處理好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亞當·斯密1776年在《國富論》中論述了運輸對城市和地區經濟繁榮所起的促進作用。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在19世紀20~30年代也把交通作為國民生產力的一個因素進行研究。特別是馬克思在他的經濟學研究中提出了大量非常寶貴的運輸經濟思想。經典經濟學家的關注反應了資產階級工業革命前后運輸業在經濟活動中地位的明顯上升。可見交通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兩者密不可分。
首先,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的載體,溝通生產和消費兩大環節,是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交通運輸業的進步會帶動整個社會經的加速發展,另一方面也會加強交通運輸業自身的變革與創新。
其次,運輸業的發展,最初是以提供運輸服務的交通產業進行發展的,隨后逐漸轉向關聯產業,然后不斷發展到向以提供更好的運輸服務來滿足國民經濟的運輸需求大量工業的方向聚集。可以說運輸業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相互結合、共同推動的過程。
對于單個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企業或個體獲得資源的便利程度直接受交通運輸發展水平的高低所影響。交通運輸發展水平高的地區能夠享受交通運輸中比較獨特的優勢。而該區域供給能力也將會隨著輻射范圍擴張而不斷擴大的,這樣不僅對交通運輸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而且還能夠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交通運輸。
首先,運輸業可以合理配置自然資源與生產布局。我們知道在地理上自然資源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不過通過運輸系統的合理化便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在整體上使整個運輸業與國民經濟保持適當的比例,協調發展,統籌規劃,以達到投入最少的經濟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目的。
其次,運輸業可以促進供需平衡,保持經濟穩定。
供應和需求的矛盾是國民經濟在運行中各種問題的主要焦點。把不同地區的產品能夠及時、合理的運輸運到相應有需要的市場上,不但滿足需求,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供需不平衡所帶來的產品生產波動和產品價格差異,最終能夠保持我國國民經濟穩定快速發展。
我國的交通運輸業盡管在近些年來有了一定發展,但當前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在總體規模上仍然十分小,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交通運輸不斷增長的需求。除此之外,交通基礎設施的匱乏,尤其是在主要運輸通道上客貨運輸能力嚴重不足,直接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逐漸增強,這些年我國引進了國外許多先進技術和裝備,但是總的來講,我國交通運輸在技術和裝備上的水平仍然較發達國家有相當大的差距。技術狀況的良莠不齊同時加上運力結構的不合理,不僅在運輸效率上的提高有了嚴重影響,同時還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費和環境的嚴重污染。
我國各種運輸方式自改革開放以來均得到充分的發展,但它們發展的速度與規模不盡相同,導致發展不平衡,產生不良的后果。不能使各種運輸方式發揮自身優點,降低了運輸的經濟效益。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運輸的需要。
交通基礎設施規模較小,難以滿足運輸業的發展要求。運輸設施總量不足仍然是交通運輸發展的主要矛盾。為此,應加強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適度擴大交通基礎設施的規模,此外,繼續完善運輸網絡,加速全國性公路網、鐵路網、以及航線的建設,加快形成大城市之間的快速客運系統等。
想要提高交通運輸業的整體競爭力,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必須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實現交通運輸設施、設備、配置的現代化,以提高運輸速度和服務質量以及綜合運輸系統的能力、效率和效益。另外,還要提高交通運輸業的信息管理水平,推進交通運營管理的智能化。逐步建立快速、暢通、安全、便捷、高效的新型交通運輸網絡。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交通運輸業地位十分重要。要實現它的健康發展必須制定國家級的綜合交通運輸戰略,否則,如果沒有一個國家級的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戰略,各級交通部門、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缺乏應有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必將導致低效率和重復建設,最終影響了國家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在現有條件下,繼續推進政企分開,使交通運輸企業真正獨立自主地融入到公平競爭的市場中去。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改革,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減少行政干預,解決政府職能的錯位和越位問題。鼓勵運輸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實現運輸企業的股權多元化。
[1]許慶斌、榮朝和等,運輸經濟學導論,中國鐵路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P1-19)
[2]徐劍華著,運輸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P388-391)
[3]嚴作人、張戎,運輸經濟學,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P358-365)
[4]王國強,當前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廣西電業,2003年第12期
F506
A
1003-5168(2013)07-0203-01
楊華(1988.08—),女,甘肅蘭州人,研究方向:交通運輸行政。
雷雨(1989.12—),女,陜西咸陽人,研究方向:交通運輸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