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河南高速公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交通運輸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在社會經濟中有著特殊地位,擁有自身特色,表現為外部特性、壟斷和一般公共產品特征。
交通運輸產業外部特性主要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重點體現在生態破壞、環境污染、交通故障等方面。另一方面主要體現在一些比較籠統的范疇,例如: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提升,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個人收入效應和就業率的增長,帶動經濟的發展和維持結構的平衡,節約交通運輸成本支出,提高交通效率等公共物品性質。有些特性是全世界各地國家都有的特點,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產品從而又有著不同的外部特性。
作為國家重點行業,掌握經濟命脈的交通運輸產業,必然有著其獨特的一面,交通運輸產業的經濟規模巨大,其基礎設施有著巨大的覆蓋面積,積累著大量的成本,在原本就少有的交通資源占有大比例,導致了交通運輸產業具有了一定的壟斷性質。行業的競爭是一定存在的,這是自然規律,當一個行業的壟斷體現出來時,國家的干預就會來臨,雖然交通運輸產業是國家的重點支柱,但為了防止行業壟斷,國家一般采取限制手段,比如:規定標準的價格、限制數量的規模、
政府津貼等。這些手段都是為了防止壟斷行業取得壟斷暴利,損害國民利益,打亂社會和諧。
從我國經濟現狀來看,交通運輸產業的基本設施和服務都有其所屬的公共產品特性。具有這些性質的主要有:高級公路、營運碼頭、港口和農村公路干線,城鎮公路干線、以及鄉縣公路干線等等。對有不同經濟特性的交通運輸設施進行不同的政策對待,采取“多退少補”的原則,用強帶弱,穩步進行。政府需要起到主導地位,在實施控制的同時也要保證那些低效益的建設能夠跟上步伐。完全的公共物品必須要有政府來提供,這也是國家需要強力支持的。
交通運輸的政策是因為國家為了完成一定階段的任務和目標來限制國民的所有行為所制定的規章、法條和重要文件。交通運輸政策的意義在于對航空領域,鐵路運輸,公路運輸進行周密的規劃,適應本國的交通運輸產業的特征。它有以下幾項特點。
從交通運輸產業的三大特點來看,他們所占有的市場都處于失靈狀態,所以不能把交通運輸設施的使用作為主導。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的調控手段來進行周密規劃可以避免一些損害社會利益的現象。對于交通運輸的基礎設施的使用限度和標準進行有效規定要起到重視。
目前,我國城市建設主要重視在交通運輸便利的基礎上,例如:地鐵,鐵路,公交等等。都是一些公用性質的公共產品,既然是公共產品就會有一些“逃避分子”損害國家利益,如果長時間處于這個情況,情況就會失調進一步惡化,甚至會導致交通癱瘓,公共混亂。
自使用公共產品的同時,國民需要做出相應的貢獻,這是基本法則。我國是人口大國,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所以生活的需要也越來越多,人們希望國家能夠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所以國家在交通領域的投資格外重視,規模也非常龐大,起步點都是為了穩定和諧社會,造福于民。
前面提到交通運輸產業具有一定的自然壟斷特性,國家就一定要出臺相應的政策來完善交通運輸產業的良性發展,這個環節必然會投入大量資金來維護國民的利益。
加強管理是任何一個企業的重要課程,同樣在交通運輸產業的管理方面,國家的嚴格監控和管理更是十分重視,尤其是對環境保護這方面,國家政府制定了多項的法例條文來限制交通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國家交通規章制度更是復雜多樣,這些明文規劃都是一個目的,為了呈現出良好的交通環境,給國家帶來利益的同時不影響社會交通環境。交通規則的嚴格管理表現了國家多產業的重視和支持。
在國家交通政策中,重點強調了交通運輸的技術和服務水平的優化。努力創建更安全更有新意的道路設計。交通運輸產業是一個具有公益性質的產業,在維護國民安全的同時,還要貢獻出優質的服務,這是交通運輸產業可以經營的基本保證,如果,這些產業都不能滿足國民甚至引起國民的不滿和投訴,那這些產業既沒有帶來真正的服務效益,也造成對社會大眾的干擾,那就沒有了實際存在的意義了。
同樣,目前我們處在物質生活世界,一些老化的基礎設施已經滿足不了社會大眾,新一代的技術必將引領社會向前發展,技術手段的支持是行業經營的有效保證之一,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技術手段的發展。
近年來,政府對交通方面的補貼和投資比較多,主要有以下幾類交通形勢。
目前市場上,數量最大的交通工具就數私人汽車了,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道路,高速橋梁和一些交通規劃,受益人群也就是這些私人汽車擁有者。對道路的無償使用,還可以拿到政府的補貼。目前市面上多數公司企業是建立在汽車行業上的,國家交通管理者也時刻為他們服務著。
出租車從乘用性質來看和小汽車一樣,但是出租車不屬于私人乘坐工具,與小汽車還是有點差別,享受和小汽車擁有的一樣的服務,但是有一點值得提出,出租車的“空駛”量大,造成大量的浪費,不僅對交通造成擁擠,還對環境有所污染。
城市軌道交通的政府補貼很多,因為,軌道交通不同于汽車和出租車,它是由國家直接投資建設,對車輛的保養維修費用比較高,所以票價相對較高,但是高額的票價并不適合所有人群的乘坐,也會導致比較多的空駛浪費。
目前,政府對公交的規劃比較嚴格,補貼也是相應較多。但國家政府給予公交的建設實話了大筆資金的投入的,公交站的建設,公交專用車道的建設。但是公交存在比較大的問題,管理比較落后,載客率不高,線路重復比較多,這些弊端從根本上也比較難以解決。因此,雖然國家政府一直在增加公交建設投入,對公交的補助等但還是難以解決公交服務的弊端。
非機動車包括: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和步行。非機動車是一個弱勢群體的存在,但是他們的優勢在于環保。當然,更多的原因是家庭收入只能擔負得起這種交通方式。這種環保、低碳、綠色的方式卻并沒有得到國家政府的大力推崇和補貼,在這樣的政策下,這些弱勢群體必然也會走上購買其他交通工具的道路。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類交通工具的安全性相對較低。
通過對交通運輸產業的特點和國家交通政策的了解,筆者覺得仍然存在一些不全面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對交通運輸成本計算時,考慮的對象和合理的使用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規定,確定合理的運輸成本對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運輸的成本多數是在,能源的使用。道路的建設,以及對環境的污染。交通的便利是建立在環境的犧牲上面,雖然夠不上正比,但是兩者之間有直接聯系。降低運輸成本,研發高效保潔能源,不僅保護環境,還能對交通產業做出貢獻。
最近幾年來,小汽車的發展速度直線上升,從而造成了公交車與小汽車的相互競爭,對該產業造成了不小影響,同時給交通帶來更大的壓力。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上升,滿足社會需要的物品也越來越豐富,私家小汽車的數量增加越來越明顯,國民需要也越來越急切,故此,國家將汽車工業列為重點行業,一方面為了打擊交通經濟產業的自然壟斷,另一方面為了復制新興行業的發展。但是筆者認為,發展汽車行業固然重要,但是要視情況而定,或者視地區而定,例如:在北京現在已經實行限號出行,目的就是為了減輕交通負擔,而交通負擔和壓力主要來源小汽車。對于公交車的優先發展仍要擺在前列,汽車屬于貴重物品,并不是一般人群能夠支付購買的,公交的需求人群比重仍然是主流,汽車只能作為輔助交通便利的工具。
在發展交通的路上,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是得不償失的。合理的規劃是對社會的負責,是對人民的義務。改善交通規劃,頒發更好的政策,更好的方法會讓這個交通越來越發達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1]楊濤、何寧、孫俊.城市交通政策研究[J].規劃師,2005
[2]李曉江.當前城市交通政策若干思考[J].城市交通,2011
[3]呂紅蕾.基于交通運輸產業經濟特性的交通政策分析[J].交通標準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