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魏 孫連偉 陳 奇 李 康
(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 海上石油工程技術檢驗中心,山東 東營 257064)
在無損檢測中通常使用X光射線機和γ源進行透照,我們在川氣東送施工中,主要采取X射線,其危險發生的概率較小,危害程度也較小。對于X射線機透照而言,斷高壓即斷輻射,不會出現放射性污染物。出現的事故情況分為兩種:由于操作失誤或設備失控導致輻射失控、由于現場監護失控導致公眾意外闖入控制區而導致公眾受到意外輻射。那么如何從根本上保證無損檢測的安全運行呢?首先必須認識到無損檢測安全管理是個系統工程,要把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才能確保無損檢測安全運行。
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檢測人員必須持有國家質監局頒發的無損檢測人員證書;無損檢測人員必須通過考核才能上崗。這些考核應包括安全技能考核。教育培訓非常重要,是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手段。應加大投入力度,防患于未然。執行過程中,我們認真學習《中石化安全生產十大禁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及各項法規、規定,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輻射工作管理組織及各項規章制度,組織安全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解決。此外,還有多種形式的安全培訓(年終集中培訓、安全專門培訓、特殊工種培訓等)加強檢查,嚴格考核。檢查獎罰嚴明:3個不手軟,對特殊情況不手軟,對特殊環境不手軟,對特殊人物不手軟。3個掛鉤,檢查結果與月獎掛鉤,檢查結果與評比先進掛鉤,檢查結果與工作業績掛鉤。
安全工作必須要有可靠的組織保證,要明確組織機構中每個成員的職責和分工。形成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應有負責組織放射性設備使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培訓員工掌握放射性事故應急措施,負責放射性設備的現場監督管理,負責發生放射性事故時的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參與事故的處理和善后工作者。
要實行事故問責制度,做到教育經常化,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加強監督檢查制度,根據檢測單位工作實際,著重加強了對廢藥回收的檢查力度,嚴禁員工亂倒廢棄的藥水,加強了現場的檢查力度,使員工做到文明施工,遵守當地政府的各項制度。我們的檢查方式主要是隨機抽查,由HSE管理員負責。
必須充分認識到檢測過程中的危險,這些危險識別與描述如下:檢測施工使用X射線對管道環焊縫進行輻射使底片呈像,以顯現管道焊接缺陷。使用X射線(放射源)對管道環焊縫進行檢測過程中會對一定范圍內的生物產生輻射傷害。危險包括:由于缺乏防護或防護不當,X射線(放射源)輻射。因管理措施或現場安全設施不完善,造成對其他施工人員、社會人員的輻射事故。面臨頻率:頻繁。需嚴加防范。潛在危害:1.放射性源未能收回進防護體造成大劑量輻射傷害。2.劑量儀(報警器)工作不正常,不能準確報警。3.無關人員在放射過程中進入危險區域。惡化因素:未采取防范措施,未及時送醫院,急救措施不當。
射線檢測作業時,應在明顯位置設立警示標志、警戒線和警戒燈,并劃定安全區域,夜間應設紅燈,必要時設專人流動警戒。檢測時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和焊接機組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射線操作人員應佩帶報警器和個人劑量儀。在溝下檢測時,一定檢查是否有塌方的危險情況,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工作,在施工現場各機組備有急救包,確保員工在現場受到傷害時,能得到及時救治,努力把病情控制在最有益于后期治療、康復狀態。施工現場備有手機,確保緊急情況下與營地保持聯系。
應急管理包括:報告,預警,預警解除,應急準備,應急處置,應急終止。
結合檢測現場實際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練,提高了員工的自救、互救能力;加強雨季“八防”學習知識;做好防止自然災害的工作,明確責任,落實到個人。應急工作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加強應急管理,使應急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認真落實預防措施,根據施工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應急預案》不斷加以完善。同時定期組織演練并強化相關應急培訓教育,并保證應急物品完備,報警和急救電話、信息渠道暢通。
每個檢測機組都要有檢測組長,加強領導,做到堅持抓基礎、抓關鍵、抓細節、抓樣板、全過程、全方位推進安全管理工作。HSE管理員要強化重點安全部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工作,以“山區線路檢測、隧道檢測、河流穿越檢測和平原水網地帶檢測”四大控制性工程安全的監管為重點,制定詳細方案,精心安排,切實做好安全管理。
這八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做好了這八個方面的工作,無損檢測的安全運行是完全能保證的。最后要說的是安全關系到每一個人健康和生命,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幸福。當然安全的家庭不一定是幸福的家庭,但幸福的家庭卻一定是一個安全的家庭。因此要永遠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永遠是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