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梅
(荊州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學院 湖北·荊州)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和諧社會”新理念,各行各業掀起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浪潮,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人民的幸福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對廣大非公有制企業來說,和諧企業建設的關鍵是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其勞動關系的和諧狀況,既關系到勞動者權益的保障,關系到企業競爭力的強弱,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運行。
當前,我國處在社會轉型、經濟轉軌和企業轉制的階段,一些地方和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勞動關系矛盾易發多發,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如何在非公有制企業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和諧穩定的新型勞動關系,是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也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任務。
非公有制企業和諧勞資關系的發展是一個需要企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對企業自身而言,必須做好以下事情:
不可否認,目前企業經營管理者自身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對非公有制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具有重要的影響。我們應該看到,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當地政府的積極扶持,離不開廣大勞動者辛勤的勞動。作為改革開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一部分先富起來的非公有制企業家,對共同富裕、建設和諧社會有著獨特的認識。許多非公有制企業家無償地為社會弱勢群體捐款捐物,支持社會經濟建設,就充分說明廣大非公有制企業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但不可否認的是,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面對利益和誘惑,一些非公有制企業管理者不能以一種平等的心態對待員工,甚至有些企業管理者法律意識淡漠,道德素質低下,通過各種手段為自己牟取私利。如不提高這些管理者的素質,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就將是一句空話。
我們可以采取以下途徑,努力提升非公有制企業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
1、在企業內部實施針對企業管理者的培訓工作,企業可以根據本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市場特點,積極選派一批肯鉆研、肯吃苦的非公有制企業管理者到各大專院校進行培訓深造。
2、從各大專院校或科研所請專家到地方進行授課或舉行講座。重點培養企業家能力(學習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領導能力和決策能力等),注重教學資源的整合和優化,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多途徑的培訓框架,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保證。如果企業沒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很難做到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和改善。因此,對企業而言,發展生產,提高市場競爭優勢,增強企業實力,始終是企業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根本保證。
目前,由于各方因素的影響,非公有制企業自身實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許多企業生命周期過短,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相當部分私營企業設備陳舊,技術人才匱乏;缺乏核心競爭力,管理水平低下。這就要求對企業而言,要努力整合有限的資源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選準投資方向和合適的投資方式,贏得市場的主動權,追求企業可持續的健康發展。對政府而言,要積極引導扶持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為其創造寬松的社會經濟環境。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以人為中心、以塑造共同價值為目標的管理模式,這種文化的軟管理打破了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利用一種激情、責任感。它不僅是企業組織機構運轉必不可少的一種潤滑劑,也是能夠創造出和諧的企業勞動關系。實踐證明,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與和諧的勞資關系相伴隨。我們以湖北恒隆企業集團為例,這是中國汽車動力轉向系統及零部件制造領域中處于領導地位的供應商,總資產過16億元,年銷售收入超過25億元。在企業發展的同時,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例如,對一些員工進行了大量的培訓,對表現突出了優秀員工給予物質精神獎勵,鼓勵員工為企業獻計獻策,實行廠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同時每年舉辦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領導親自參與其中,極大地促進了整個團隊的溝通和交流。同時,企業形成了一整套對員工的扶持和獎勵政策,對一些有困難的員工實施人文關懷。在工資福利待遇上,讓廣大員工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正因如此,近幾年在許多非公有制企業遭遇用工荒的時候,企業留住了人才,每年員工的流失率不超過5%,企業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SA8000即“社會責任標準”,是Social Accountability8000的英文簡稱,是全球首個道德規范國際標準。SA8000標準適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業,不同規模的公司。其依據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及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一樣,皆為一套可被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核之國際標準。目前已逐漸被當作一種取得競爭優勢的手段。SA8000社會責任標準認證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很大的進步,它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更多地考慮到了人的發展,這與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享受社會發展、進步的好處相吻合??v觀整個體系,其內容與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相吻合。SA8000已成為全球化經濟中企業競爭新要素,這個要素直接從贏得消費者的關注和認同、這將影響消費者的最終購買選擇。
在我國沿海城市一些外貿企業,積極應對SA8000認證體系,處理好了企業本企業內部的勞資關系,緩解了勞資矛盾,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此外,完善非公有制企業職代會制度、建立健全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和企業內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建立科學、公平的員工考核評價體系和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體系,這些都是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內容。
[1] 張霞堂.試論如何創建企業和諧的勞動關系[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0.3.
[2] 胡樂明,彭五堂.勞動者權益保護的理論思考[J].當代經濟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