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 娜
(河北金融學院 河北·保定)
創意文化產業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朝陽產業,其產品附加值高、對自然資源破壞性小,是提升區域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在國家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宏觀政策下,保定市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有效開展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提高文化產業綜合競爭力。
保定毗鄰京津,在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堅持創新理念、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努力把區位優勢和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文化產業呈現出集約化、基地化、規模化的發展態勢,一批文化創意基地和特色文化產業群正在逐步形成。目前,保定以曲陽石雕、定瓷、易縣易水硯、雄縣黑陶、安新葦編等為代表的傳統特色文化產業迅猛發展,以國家動漫產業發展(保定)基地和徐水巨力影視傳媒為代表的新型文化產業也迅速崛起,基本形成了以動漫游戲、工藝美術、演藝娛樂、出版印刷發行等為主體的“兩大園區”、“十大基地”的文化產業格局,成為該市新興經濟增長點。謀劃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如易縣易水文化產業園區、安新雁翎隊博物館及葦編文化產業園區、安國藥王廟文化景區、順平伊祁山文化主題公園、河北定州文博園等。截至目前,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由原來的231家增加到525家,從業人員由原來的65萬多人增加到100多萬人。2011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72.5億元,占全市GDP的3.62%,經濟貢獻率明顯增加。保定動漫產業園區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文化產業集群,園區現有從事動畫制作、動漫產品設計、漫畫設計等技術的文化企業20余家。該園區堅持“文化+創意+科技”發展思路,利用科技與人才優勢,先后成功推出3D動畫片《麋鹿王》、電影劇動畫片《豆丁的快樂日記》等一批優質動漫產品在中央電視臺等電視臺熱播。
(一)保定市創意文化產業園區集群發展的優勢
1、文化資源豐富。首先,特色的傳統文化。保定市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遺存的文物古跡分布廣、數量多、級別高,在河北乃至全國都具有重要影響。全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處,在全國地級市中獨占鰲頭。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直隸總督署、金縷玉衣的故鄉滿城漢墓、古北岳祭祀之地北岳廟等諸多歷史人文遺跡;其次,創意的現代文化。保定依托京津的人才和文化資源優勢,在發展動漫產業上搶先一步,大力發展保定動漫產業基地。
2、區位優勢獨特。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環渤海地區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正在加速崛起,這一區域的3億多人口為保定市文化產業提供了潛力巨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良好的區位優勢為保定市承接京津文化輻射、借勢推進保定市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3、民營文化企業迅速發展。近年來,民營文化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增加值不斷提高、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企業規模逐步提升,為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培養了創新人才、注入了獨特的文化特色活力。民營文化企業的增加值不斷提高,已占文化產業增加值的半壁江山。
(二)保定市創意文化產業園區集群發展的劣勢
1、缺乏專業的創意人才。保定市不缺少文化,但缺少改造文化和實現創意的人才。一方面創意企業缺少具有創新意識、敢于突破傳統束縛的國際化設計人才;另一方面行業內缺少擁有多領域經驗的高級職業經理人。
2、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完善。知識產權是文化創意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對產品原創性的承認和保護,是尊重和承認個人創造力的價值。目前,河北省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機制還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3、文化發展體制相對落后。河北省的文化體制改革相對比較滯后,相當數量的國有文化經營單位并沒有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市場競爭主體處于不公平競爭狀態,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企業占有的文化資源差距明顯,非公有制企業在競爭中處于明顯的劣勢,影響了保定市文化創意產業整體的發展。
4、缺乏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盡管河北省在發展文化產業上有了突破性進展,但是與國內一線城市相比,仍然有差距,表現在:發展速度和規模相對落后、創新能力不足、文化企業運營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不強等方面。這些差距制約了保定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使得其城市競爭力低于其他城市。
(三)保定市創意文化產業園區集群發展的機會
1、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5年)》等一系列文件。為保定市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從確立建設文化大市、發展動漫產業開始,保定市委、市政府就對發展動漫產業高度重視,先后出臺了《保定市關于建設文化大市規劃綱要》、《保定市動漫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關于推動動漫產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配套政策,發揮了支持重點文化產業第一推動力的主導作用。
2、文化需求日益增長。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于文化消費的愿望逐年增強,消費領域也逐步拓寬,成為擴大保定市文化創意產品市場需求的重要影響因素。
3、文化條件基礎深厚。保定市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遺存的文物古跡分布廣、數量多、級別高,在河北乃至全國都具有重要影響。全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處,在全國地級市中獨占鰲頭。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直隸總督署、金縷玉衣的故鄉滿城漢墓、古北岳祭祀之地北岳廟等諸多歷史人文遺跡。
(四)保定市創意文化產業園區集群發展的威脅
1、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從生產經營的方式看,目前以傳統的文化生產模式為主的文化單位占了大多數,而以高新技術為依托的現代生產方式的文化企業數量較少;從文化經營的內容看,單一性的文化經營單位較多,而綜合性的文化經營單位較少。
2、文化行業發展不平衡。目前,保定市的動漫和印刷業發展的非常好,但是設計產業從總體上來說卻非常的薄弱,從而導致工業、生活設計現在非常薄弱。文化創意產業內部行業發展的不平衡,使得整體產業鏈發展不完善,因此造成保定市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的能力不強。
(一)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保定市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有很多歷史文化名人、文化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名”資源就是一種品牌,通過對燕趙大地“名牌”資源的開發,以文化創意為基礎,結合時尚流行文化元素,融入到傳統文化產業中來,創造豐富多彩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文化特色的內容產品,打造出著名的文化項目品牌。要打造“文化名城”的保定市,就應當從保定文化產業豐富的優勢資源出發,發揮民族文化資源優勢,繼續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培育保定文化產業集群,充分發揮集群效應,實現外部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形成,推動促進知識和技術創新與擴散,實現產業和產品創新,從而增強保定文化產業競爭力,加快保定文化產業發展步伐。
據區域文化旅游資源分布和區域產業發展理論,以一定文化旅游資源為依托,突破行政區域的界限,以具有同質性或互補性的產品為基礎,以統一協調的文化資源規劃為龍頭,堅持優勢互補、聯動發展、互惠互利原則,加快形成以保定市區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白洋淀、野三坡、淶源涼城、清西陵、涿州國家度假旅游區、阜平天生橋瀑布群、安國“東方藥都”、定州曲陽古文化區等九大景區為核心的旅游點,同時以這些資源為依托,交通干線為軸線,形成旅游合作帶。
(二)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聚群區。文化產業集聚是強化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抓手。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園區實現產業聚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復制創意,落實產業扶持政策,提高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特色文化產品的產地知名度,打造地域名牌。
(三)突破文化與其他產業融合。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已經成為新形勢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通過產業融合,可以為吸引其他產業的資金、管理、物流、技術,使文化產業在市場競爭中迅速成軍,發展壯大。河北省鋼鐵企業、采礦業、制造業、房地產業等都有與文化產業相融合的巨大空間。通過產業融合,既能使傳統產業實現增值,又能使文化產業找到成長的土壤,也能有力地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
(四)營造文化產業發展環境。首先,積極的政策扶持和鼓勵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有力保障。近幾年來,河北省在支持文化企業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這基礎上要根據河北省文化企業資金、物流等實際需要,完善、制定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在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前提下,鼓勵企業大膽創新,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更好的宏觀政策環境。其次,良好的資金支持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有力保障。應設立專項資金,采取貼息、補助和獎勵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引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鼓勵支持非公有經濟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進入文化產業;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發展文化產業,增強河北省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五)引進和培養文化創意人才。創意型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是人才和人力資源。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的環境下,只有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布局的統籌規劃,突出特色、提高水平,才能支持和加快發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群發展。
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現代文化產業、培育新興文化產業,都需要技術、管理人才來支撐。當前,應立足于打基礎,著眼于上水平。建立人才庫,根據實際需要加強現有人才的培訓。同時,在文化產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創意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引進上制定突破性的優惠政策,鼓勵高素質人才進入河北省文化企業,有效解決河北文化企業特別是民營文化企業人才“短板”問題。有了一大批人才的支撐,河北文化產業一定會邁出新的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
[1] 張明磊,詹旺,周媛媛,于俊通.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2] 關小彬.關于河北省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的對策建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6.
[3] 黨勝利,劉志峰.河北省文化產業集群創新系統結構研究[J].商業時代,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