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駱偉鷹
(中共漳州市委黨校 福建·漳州)
在當今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已不再僅僅是一個理念,它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因而被視為新世紀的朝陽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創意產業在中國已經引起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漳州市也不例外,“十二五”期間,漳州市文化產業發展有兩個重點:一是突出文化產業化;二是突出產業文化。筆者對漳州“三寶”——片仔癀、水仙花、八寶印泥知名產品的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現狀進行調研與分析,重在挖掘產品的文化附加值,讓文化創造價值,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促使企業良性發展,促使漳州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一)“靈丹妙藥”片仔癀。“海西建設、漳州先行”,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勇于擔當漳州經濟跨越式發展領跑人的責任,片仔癀藥業被評定為福建省經濟社會突出貢獻企業;2010年片仔癀藥業名列最具投資價值醫藥上市公司10強榜榜首。片仔癀藥業品牌文化建設被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評選為“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片仔癀人在漳州經濟跨越式發展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在醫藥流通體制改革和新醫改政策的多重作用下,藥品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制藥企業間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國有老字號企業如何適應身處新經濟環境下的生存法則,轉型升級,煥發生機是一項重大課題。可惜的是百年國寶名藥的精髓,閩南文化的真諦,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挖掘不到位,比如“團結、務實、創新、發展”的企業精神,是否缺乏個性化?產品的外在包裝文化能否體現企業形象?片仔癀因藥妝而使產品線得以延伸,那么是否體現現代健康美的理念?另外,重金投入閩南生態園、博物園建設的目的是什么?其文化產業鏈又是什么?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政府與企業的關注。
(二)“凌波仙子”水仙花。漳州中國水仙花藝術節、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覽會等各種花事盛會,水仙花不是當家,就是主角。一年一屆的花博會,推動漳州社會經濟各項事業迅速發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并為促進漳州成為海峽西岸一顆璀璨奪目,熠熠生輝的生態工貿港口城市明珠做出了積極貢獻,因此花博會被譽為漳州一張精美的“城市名片”,漳州因此也被譽為“中國花都”。
“中國花都”引發了花都人的深思:是追求花博會時的花都?還是追求花如人,人如花的四季花都?而水仙花的故事——美麗的傳說能否成為連環畫、小人書、動漫、游戲的原創素材?每年的花博會能否打造哪些產業鏈?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政府與企業的關注。
(三)“品重珍珠”的八寶印泥。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八寶印泥多次被評為省優、部優產品,并在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銅獎。2003年漳州丹霞牌八寶印泥被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授予“國之寶”稱號。2008年3月由漳州市舉辦的首屆美術書法大賽暨海峽兩岸書畫精品展上與漳州八寶印泥“親密接觸”達成了合作意向;同年,漳州八寶印泥,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由于資金缺乏,宣傳推廣不力。目前,在漳州八寶印泥廠,連最基本的產品展示廳都沒有,銷售量最大的是最低端的普通印泥,可以說是以工業消費品的概念做文化產品;八寶印泥的市場銷售有限,最主要的購買者是專業書畫篆刻家和業余的愛好者,在北京地區賣得比較好;還有一個相對特別的市場,在閩南、臺灣地區和東南亞一帶,遇到喬遷或娶媳婦,通常都要購買印泥和其他文房用品,據民間的說法有辟邪作用;還有數量有限的公務禮品市場。此外,八寶印泥的原料昂貴、用途有限;在技藝的傳承方面,只有楊廠長掌握八寶印泥的全部制作過程,沒有繼承人。技藝的傳承如何與配方的保密和企業的發展有機結合?也就是漳州八寶印泥的生存、傳承、保護以及老字號如何煥發新活力的問題都應當引起政府與企業的關注?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特別要注重文化“產業化”和產業“文化化”的有機融合,提高文化產業化程度,通過新技術應用、更先進傳播手段和強大的融資功能,利用人才、資金和研發優勢,不斷進行內容創新、技術創新,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提升;產業需要文化的植入,富有文化內涵和市場效應的文化品牌對傳統產品進行嫁接,又將賦予傳統產品鮮明的文化特質和深刻的文化內涵,讓文化產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
(一)“漳州三寶”的文化附加值的開發與利用。就是充分利用積淀幾百年的文化能量,根據有效數據進行管理、開發,要挖掘故事,創作故事,要講大眾故事,要講有品味的大眾故事;從而提升產品的文化附加值,贏得更多的受眾。
1、“雙創”讓片仔癀再現活力。片仔癀應當重視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在于改變產品與服務的功能結構,為消費者提供新的更高的使用價值,或改變生產工藝以降低消耗和提高效率;文化創意為產品和服務注入新的文化要素,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看,科技創新通過效率的提高使人擁有更多的自我時間,文化創意則是內容的創造使人在有限的自我時間中擁有更精彩的體驗。
片仔癀是有故事、有傳說、有品牌、有粉絲、有園區,文化底蘊厚重,企業應當尋求創意人合作,讓價值巨大的優質文化資源,直接轉化為文化資本。當務之急是百年國寶名藥的精髓,閩南文化的真諦,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當挖掘。如,“百年制藥,品質第一”蘊涵的是仁愛——責任——誠信,應當成為企業的精神;產品質量、外在的包裝應當體現“良藥濟世,惠澤四海”的企業文化;片仔癀因藥妝而使產品線得以延伸,那么更應當在文化方面體現現代健康美的理念;科普、健身、藥膳、養生都可以考慮涉及,北京電視臺的同仁堂“養生堂”節目就應當借鑒;再如,閩南生態園、博物園的建設,應當進一步考慮設計其文化的衍生產品,如閩南名城漳州城外的璞山巖寺削發為僧的故事,還有漳州老字號藥店“天益壽”的故事,漳州藥廠、藥店、名醫、成功醫案的故事整合、再造,可以做文章,以贏得老漳州人、臺灣同胞、閩南人及海外僑胞的文化心理認同;可以通過地方劇種錦歌、歌仔戲、薌劇、漳州的布袋戲、大鼓涼傘舞等的演出推出故事;也可以通過對吉祥物、動漫、游戲的開發,讓年輕網民了解片仔癀的歷史,從而培育潛在的新的消費群體。
2、創意是花博會的生命。花博會是漳州城市的精美名片,漳州花博會的成功策劃與運作,顯示了政府與人民的智慧,為漳州城市名片的展示與城市精神的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比如,水仙花始終潔身自愛,帶給人間的是一份綠意和溫馨。水仙花的品格,造就了漳州人特有的平和、閑適、務實的文化性格;追求花如人,人如花的四季花都不應成為空想;水仙品格融進了漳州人的血液,有利于建設創業創新的活力漳州、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有利于漳州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花博會應當作一個品牌來經營。未來的花博會不僅僅需要企業和農業,還需要藝術和文化,只有把這幾個看似完全不同的領域結合起來,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有絕妙的創意。
3、彰顯“國之寶”的品質與價值。瓷缽里的“國之寶”要再現輝煌,應該著力挖掘八寶印泥的文化內涵,擴大它的使用范圍。例如,盛放印泥的瓷盒十分精美,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可將八寶印泥包裝成象征吉祥的家居藝術品和旅游紀念品;打造成收藏品。另外,印泥脫胎于藥膏,至今漳州民間還有人以八寶印泥治療傷口,也可對它的藥用價值進行檢驗、分析,開發八寶藥膏。
目前,傳統文化熱正在形成,書畫家對筆墨紙硯和印泥等開始講究,應該走精品化的高端路線,針對書畫家的需求生產個性化的產品;應該把目光瞄準海外,只要中華文化影響所及的地方都是潛在的市場;應該打“文化牌”:一是成立書畫研究社,激活國貨價值;二是依托書院,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漳州是重文的城市,有文廟、有書院,如漳州文廟、平和九峰文廟、龍海海澄文廟、漳埔黃道周紀念館、林語堂紀念館、云霄的云山書院、紫陽書院、松州書院等。2011年4月14日溫家寶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講話引述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時,曾為創辦的白云巖書院寫過一副對聯:“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這是千百年來中國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引發了人們對漳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熱切關注,漳州借溫家寶講話東風,按4A標準重新規劃建設白云巖景區,同時進一步弘揚朱子文化;三是成立印社,開拓印石文化產業發展之路。華安奇石博物館中的華安玉天然奇石收藏、交易、交流蔚然成風,奇石和玉石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能不能借鑒杭州西泠印社的印石文化產業發展之路,進一步拓寬思路,把這一產業與書畫展示、拍賣,與提高玉石加工工藝技術結合起來,打造集奇石、玉石制品、書畫的展示、交流、教育于一體的休閑旅游;也可以印泥為龍頭,開發延伸產品,比如與華安玉雕配合,開發出高檔印泥的玉璽式包裝,從而擴大八寶印泥的使用范圍。
(二)政府應當有所作為
1、政府重視,制定遠景規劃。《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積極發展創意產業,以加快發展創意設計為核心,突破發展創意設計、數字服務創意、文化創意、時尚設計及咨詢服務創意等重點領域。策劃完善一批創意產業項目進入儲備庫,加快推進中華漢文苑、中國龍人古琴文化村等一批創意產業重點項目。扶持發展海峽兩岸(漳州)創意產業基地、閩臺文化影視基地、金峰開發區科技創業園、華安玉雕創意產業園等一批創意基地建設,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創意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創意產業集聚區和中介機構,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創意龍頭企業。推動創意產業與傳統優勢產業融合,延伸創意產業鏈。”2012年1月4日,漳州市委一號文件出臺了《中共漳州市委關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實施意見》,公布實施了《漳州“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專項規劃》,編印了《2011年漳州市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手冊》,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和有效保障,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2013年4月11日第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召開,會議研究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漳州市文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它對推動漳州文化在更完善的政策環境中快步前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迎來文化發展更加明媚的春天指明了方向。
2、政府要重在培育創意、創新、創業的社會環境。文化產業屬于創意產業,它高度依賴文化的創新意識,對文化創造力和創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政府通過立法鼓勵自主創新,搭建公共平臺、引進培養人才,扶持特色和優勢文化產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努力營造鼓勵創意的寬松的社會環境,通過宣傳、評比、獎勵等方式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創意、尊重創意人才、弘揚創新文化的良好氛圍。比如,在文博會中,考慮設有專門的創意設計館,為企業提供品牌提升、上下游資源整合的合作機會,為創意設計師提供展示和交流機會,為買家建立有效的營銷渠道、提供海量的直接采購機會,建立設計師、設計企業與生產企業的溝通合作平臺。鼓勵文化生活的多元化,要使每一個人的創意都受到鼓勵,使每一個好的創意都有市場化和產業化的機會,使每一個創業者都得到有力的制度保護和良好的政策扶持。
3、鼓勵有實力的產業公司進入文化領域。產業文化要運用產業經營模式,融入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創意,增加知名產品文化創意內涵和附加值;政府要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創意文化產業,給予減免稅收、貸款貼息、配套資助、獎勵和無息借款等支持;促進產業經濟成為集高品質文化、精品文化、品牌文化的資源整合型文化產業,延長文化產業鏈。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文化創意產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極具發展前途的“朝陽產業”之一,它對于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增強多文化供給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拉動消費升級,展現漳州城市魅力,促進漳州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 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年3月3日市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批準).
[2] 總理引用好對聯 白云巖天下大振.海峽導報,2011.5.9.
[3] 現代化片仔癀中藥文化品牌建設.項目負責人: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馮忠銘、潘杰、劉叢盛、黃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