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莉 吳芬蘭 申艷霞
(1.石家莊市第一醫院;2.河北省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 河北·石家莊)
截至目前,石家莊市18 個縣(市)區共有農業人口7,384,917 人,累計建立健康檔案人數6,726,365 人,健康檔案建檔率91.08%;全市規范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的人數(電子檔案)建檔5,817,749 人,電子建檔率為78.78%;轄區65 歲及以上常住居民707,575 人,接受健康管理人數630,086 人,管理率89.05%。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健康檔案,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健康檔案的作用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是健康檔案死檔多。早期建成的都是紙質檔案,被鎖在檔案柜里,居民自己不能查,接診時,在一大堆檔案中找出該患者的健康檔案,顯然不實際。也很少有醫生這樣做,時間一長,檔案就成為死檔;二是查閱人次少。如何利用健康檔案提供的基礎信息,開展醫療衛生服務還存在許多障礙,醫務人員不習慣利用檔案,仍然憑經驗看病,居民個人也不知道利用健康檔案向醫生提供病歷;三是信息不完整。近年來,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很多單位也已經開展了信息化建設,但是這些信息系統都是相互獨立的,信息之間不能共享,變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所以健康檔案無法實現跨機構查詢,大大降低了健康檔案的使用率。
作為新醫改的重要內容,石家莊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各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各項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以上問題正在逐步改善。
一是發放正式居民健康卡。正式居民健康卡保證了電子健康檔案的準確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解決了最重要的身份認證問題。
二是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打破“信息孤島”。石家莊市各縣(市)區現已建成了基于居民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平臺與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互聯互通,通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不僅實現了醫院之間健康檔案的相互調閱,而且社區、婦幼或者計免的醫生在病人授權的情況下也能夠調閱健康檔案。
三是開通居民健康檔案查詢功能。居民在家就能夠通過登陸健康網站調閱自己的病歷信息,還可以及時查詢檢查、化驗結果,確保了患者的知情權。不僅如此,對于獨居老年人而言,其遠在他鄉的子女也可以通過健康網站查閱父母的健康信息,準確跟蹤掌握老人的健康狀況。對于那些外出務工者,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到留守兒童的健康信息。
四是居民自主授權,確保信息安全。居民登陸健康網站之后,可以自主選擇提供服務的社區、婦幼以及計免醫生,只有居民選擇的這些醫生才能看到當事人的健康檔案,從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居民個人信息安全。
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實現了“資源共享”。醫生只要查看患者的電子檔案就能了解其病史,對癥下藥,提醒居民如何預防疾病,大大地方便了患者就醫,節省了就診時間。
[1]楊瑾,王理麗.關于居民家庭健康檔案建設的思考.武漢學刊,2010.6.
[2]周蘭萍.談社區居民個人健康檔案的完整性.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2.16.11.
[3]彭慧珍,郭志杰,鮑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電子健康檔案利用情況的調查研究.中國全科醫學,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