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龔平,韓恩林,牛鴻慶,田國鋒,汪曉東,武德珍
(北京化工大學 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
聚酰亞胺(PI)纖維具有高強高模的特點,兼具耐高低溫、耐化學腐蝕、耐輻射、阻燃等多重特性,尤其是在復雜環境下,競爭優勢明顯[1-4]。PI纖維可以織成無紡布,應用到高溫、放射性、有機氣體和液體的過濾網、隔火毯等方面,是特殊環境下使用溫度最高的過濾材料[5-8]。目前商品化的品種有P84 纖維,已經被制作成濾袋、無紡布等,廣泛的應用在工業生產的過濾除塵方面,并且具有良好的過濾效果[7,9-11]。本實驗室紡制的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PMDA/ODA)(簡稱PO)體系PI 纖維具有良好的熱性能和耐輻射性能,向其中加入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BIA)單體形成三元體系(簡稱POB)后,耐環境影響性能將進一步提高。作者根據纖維的使用環境,將自制的2 種體系的PI 纖維與P84 纖維在酸、堿、有機溶劑以及紫外光照條件下處理,并對纖維的結構和性能進行對比,為PI 纖維的實際應用提供指導。
自制纖維:PO 體系PI 纖維,線密度2.30 dtex,POB 體系PI 纖維,線密度2.00 dtex;P84 短纖維:線密度2.20 dtex,奧地利Evonic 公司產;硫酸(H2SO4):分析純,95%~98%,北京益利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產;硝酸(HNO3):分析純,65%~68%,北京現代東方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產;氫氧化鈉:分析純,固體含量大于等于96%,北京化工廠產;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分析純,美國杜邦公司產;甲苯、丙酮:分析純,北京化工廠產。
1.2.1 酸性環境影響性實驗
分別配制質量分數為10%,20%的H2SO4溶液,5%,10%的HNO3溶液。將3 種纖維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5% HNO3溶液的處理溫度為95℃,其余均為常溫。處理不同時間后將纖維取出,用去離子水清洗干凈,烘干備用。
1.2.2 堿性環境影響性實驗
配制質量分數為5%的NaOH 溶液,在常溫下將3 種纖維浸泡在NaOH 溶液中,隔一定時間將纖維取出,用去離子水清洗干凈,烘干備用。
1.2.3 有機溶劑影響性實驗
將3 種纖維浸泡在DMAc、甲苯和丙酮中,每168 h 取一次纖維。將纖維取出后,用去離子水清洗干凈,烘干備用。
1.2.4 紫外照射影響性實驗
將3 種纖維暴露在強度為16 mW/cm2的紫外光照下進行耐光性實驗,溫度為10℃,相對濕度為36%,照射時間為2~160 h。
力學性能:采用太倉宏大方圓電器有限公司YG001A-1型電子單纖維強力機對處理后的PI 纖維進行測試。
紅外光譜分析:采用美國Thermo Necolet 公司Necus470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對處理后的纖維進行紅外分析,通過紅外譜圖觀察纖維的結構變化。
表面形貌:采用日本Hitachi 公司S-47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纖維表面形貌。
從圖1 可知,在常溫下的H2SO4溶液中,在考察時間范圍內,PO 體系和POB 體系纖維的強度都保持在一個比較恒定的狀態,在質量分數為10%及20%的濃度H2SO4溶液中斷裂強度保持率都在90%以上。

圖1 3 種纖維在常溫下H2SO4溶液中浸泡后的斷裂強度保持率的變化Fig.1 Breaking strength retention rate of three PI fibers treated with H2SO4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從圖1 還可看出,P84 纖維的斷裂強度隨著處理時間的增加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在質量分數10%的H2SO4中處理120 h 后保持率為80%~90%,在質量分數20%的H2SO4中處理相同時間后保持率為65%~75%。這說明H2SO4對其結構有一定的破壞。
從圖2 可以看出,3 種纖維在H2SO4溶液中浸泡120 h 后,表面出現一些不太明顯的微坑,并有較多的附著物,這說明纖維在酸性條件下有一定的損傷,并且隨著H2SO4濃度的增大,附著物大小及分布面積增大,纖維損害程度增加,這與得到的斷裂強度保持率隨酸濃度的變化一致。

圖2 3 種纖維在常溫下經H2SO4處理前后的表面形貌變化Fig.2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ree PI fibe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ing with H2SO4at room temperature
從圖3a 可以看出,在高溫稀HNO3的環境下3 種纖維的斷裂強度都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但到最后P84 和PO 體系纖維已經被破壞,不能進行測試,而POB 體系纖維最終仍有35%~45%的斷裂強度保持率。
從圖3b 可知,在常溫下10%的HNO3溶液中處理后,P84,PO,POB 體系纖維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損傷,斷裂強度均逐漸降低,在開始的30 h內,PO 體系下降的速度大于POB 體系,大于P84纖維,但隨著浸泡時間延長,POB 體系的斷裂強度穩定在一定水平,保持基本恒定,P84 和PO 體系纖維的下降速率減緩,最后的斷裂強度保持率基本相同,均小于POB 體系纖維。
從圖3 還可以得出,在HNO3溶液中P84 和PO 體系纖維的變化情況基本相同,而POB 體系纖維表現出較好的耐酸性能。
相較于H2SO4溶液,POB 體系纖維的耐酸性優勢在HNO3溶液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比較圖1a與圖3b,可以看出:在10%H2SO4溶液中,POB 與PO 兩種體系纖維的斷裂強度保持率的變化基本相同,而在10%HNO3溶液中,POB 體系纖維的斷裂強度保持率從處理的初始階段就遠遠高于PO體系纖維;在常溫10% HNO3溶液中經過120 h浸泡后,3 種纖維的斷裂強度的保持率均小于在相同條件下的H2SO4溶液中處理120 h 后的3 種纖維試樣。這是因為HNO3具有較強的氧化性,比H2SO4的腐蝕性更強,致使POB 體系纖維優良的耐酸性能在更嚴酷的酸性環境中表現得更加突出。

圖3 3 種纖維經HNO3溶液浸泡后斷裂強度保持率的變化Fig.3 Breaking strength retention rate of three PI fibers treated with HNO3solution
比較圖4 和圖2 可以看出,經過HNO3處理后,3 種纖維表面的附著物大小和附著面積均大于在相同條件下H2SO4處理后的纖維,說明HNO3對纖維的損害程度大于H2SO4,這與得到的斷裂強度保持率的變化結果保持一致。

圖4 3 種纖維經HNO3溶液處理后的表面形貌變化Fig.4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ree PI fibers treated with HNO3solution
從圖5 可以看出,隨著浸泡時間的增加,PO和POB 體系的纖維斷裂強度下降幅度微小,基本保持不變,而P84 纖維受到堿性腐蝕后,斷裂強度迅速降低,到最后纖維被破壞,不能進行測試。

圖5 3 種纖維經NaOH 溶液浸泡后斷裂強度保持率的變化Fig.5 Breaking strength retention rate of three PI fibers treated with NaOH solution
從圖6a 可以看出,在DMAc 中P84 纖維隨著浸泡時間的增加其斷裂強度迅速下降,處理144 h后,纖維完全溶解在DMAc 溶劑中,不能進行測試。PO 和POB 體系纖維的斷裂強度隨處理時間的延長緩慢降低,經過800 h 浸泡后斷裂強度保持率仍大于93%。從圖6b 可知,3 種纖維在甲苯環境下起初處理的700 h 內,斷裂強度的下降幅度都比較小,變化情況基本相同,但當浸泡時間繼續增加,P84 纖維的斷裂強度迅速下降,最終斷裂強度保持率為87%,而PO 和POB 體系的纖維的斷裂強度保持率基本不變,都維持在95%以上。從圖6c 可以看出,在溶劑丙酮中,P84 纖維的斷裂強度保持率隨處理時間的增加逐漸下降,最后強度保持率約85%。PO 和POB 兩種體系的纖維斷裂強度隨浸泡時間變化很小,并且POB 體系纖維的斷裂強度保持率要高于PO 體系纖維。

圖6 3 種纖維經有機溶劑浸泡后斷裂強度保持率的變化Fig.6 Breaking strength retention rate of three PI fibers treated with organic solvents
從圖6 可知,P84、PO 體系和POB 體系3 種纖維在不同有機溶劑中的老化行為基本相同,P84 纖維的斷裂強度隨時間延長逐漸降低,而PO和POB 體系纖維的斷裂強度變化不大。
從圖7 可知,3 種纖維在開始的10 h 內力學性能有所下降,但隨著照射時間延長,3 種纖維斷裂強度的下降速度均逐漸減緩。在3 種纖維中,P84 纖維的斷裂強度下降的最快,最后僅剩下30%的保持率,而PO 體系纖維性能衰退速度明顯慢于P84,最終強度保持在60%。在紫外光照下性能保持最好的是POB 體系纖維,在后續紫外照射的150 h 內,POB 體系纖維的斷裂強度下降得極為緩慢,強度都維持在90%以上。

圖7 3 種纖維經紫外照射后斷裂強度保持率的變化Fig.7 Breaking strength retention rate of three PI fibers treated by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從以上實驗可以得出,POB 體系纖維的耐復雜環境影響性高于PO 體系纖維,高于P84 纖維。從分子結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POB 體系中由于BIA 單體的加入纖維分子間產生大量氫鍵,使得分子鏈排列緊密,酰亞胺環不受到酸、堿等作用而發生開環反應。PO 體系比P84 體系分子量剛性大,因為P84 分子鏈屬于非平面,自由體積大,柔性好,更容易與環境接觸,從而受到腐蝕影響性能。因此POB 體系的力學性能保持得最好。另一方面自制的2 種體系的纖維在熱環化過程中分子間會產生交聯,而P84 纖維直接由PI 溶液紡制,分子鏈間作用較弱。
從圖8 可以看出,經過不同環境條件處理后的POB 體系纖維試樣的紅外光譜譜圖與浸泡前POB 體系纖維的紅外光譜譜圖基本一致,PI 獨有的1776,1726,1375,723 cm-1等譜帶的強度基本保持不變,說明POB 體系纖維在以上環境條件下處理后,在結構上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因而POB 體系纖維的力學性能不會有大幅度變化或喪失測試能力,在復雜的環境條件影響下依然能夠保持較高的強度,體現出較其他兩種體系纖維更加顯著的耐環境影響性能。

圖8 POB 體系纖維在不同老化環境下處理后的紅外光譜Fig.8 IR spectra of POB fiber treated under different aging conditions
a.常溫下,3 種纖維均具有較好的耐酸性,更耐H2SO4,耐HNO3性稍差,特別是在高溫條件下,即使是稀HNO3,浸泡后性能下降也比較嚴重;3 種纖維中,POB 體系纖維的耐酸性高于其他兩種纖維。
b.相較于PO 和POB 體系纖維,P84 纖維對堿溶液的穩定性較差,常溫下5%的堿性溶液對其力學性能都有很大的影響,而PO 和POB 體系纖維有較好的耐堿性。
c.通過紫外光照對比,3 種纖維耐紫外順序依次為POB 體系纖維、PO 體系纖維、P84 纖維。
[1]張清華,陳大俊,丁孟賢.聚酰亞胺纖維[J].高分子通報,2001(5):66-73.
[2]劉向陽,顧宜.高性能聚酰亞胺纖維[J].化工新型材料,2005,33(5):14-17.
[3]張清華,張春華,陳大俊,等.聚酰亞胺高性能纖維研究進展[J].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02,27(5):11-14.
[4]Ghosh M K,Mittal K L.Polyimides: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M].Marcel Dekker:New York,1996:3-11.
[5]李玉芳,伍小明.聚酰亞胺樹脂生產和應用進展[J].國外塑料,2009,27(9):32-37.
[6]朱銳鈿,張鵬,趙耀明.國內耐高溫濾材用合成纖維的應用研究進展[J].合成纖維工業,2011,34 (5):52-54.
[7]朱平.玻璃纖維與P84 纖維復合針刺氈高溫濾材[C]//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玻璃纖維材料論文集.北京: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38-40.
[8]宋景郊.高溫除塵技術發展和耐高溫濾材的市場前景[J].化工裝備技術,2002,23(5):19-21.
[9]王小兵,嚴榮樓.P84 纖維及P84/玻纖復合材料[C]//袋式除塵技術文集.北京: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2004:228-230.
[10]趙小川,龍盛如.高溫除塵與過濾材料[C]//2007 全國過濾材料和工業呢氈高新技術推廣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全國產業用紡織品科技情報站,2007:72-83.
[11]鄧洪,嚴榮樓,徐濤,等.新型玻纖/P84 復合針刺氈的開發及應用[C]//全國袋式除塵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2009:47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