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萍 吳啟文
1.廣東省增城市石灘鎮中心衛生院,廣東增城511330;
2.增城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廣東增城511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抑郁不良情緒[1-2],而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住院患者的情緒.為響應衛生部提出的"優質護理服務,有我就有滿意"的口號.該院領導結合該院實際情況于2011年4月在內科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該研究隨機選取優質護理服務前(2010年4月-2011年4月)和優質護理服務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該院內科住院治療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討論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為在該院內科住院治療的患者.將其按照有無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分為對照組個實驗組,各7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例數性別(男性/女性)年齡(歲)病程(年)對照組實驗組70 70 35/25 32/28 68.65±4.46 68.72±4.59 20.78±5.24 20.49±5.86
1.2.1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臨床癥狀體征、影像學及肺功能檢查確診[3];②患者為初中以上文化,能夠與醫務人員進行有效溝通;③患者能夠配合醫師的指導,學習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方法;④患者自愿參加該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①合并重度糖尿病和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②患者年齡>65歲;③患者存在語言溝通障礙,無法與醫務人員進行有效溝通;④患者既往有焦慮癥或者抑郁癥;⑤患者三系二代有精神疾病家族史.
1.3.1 調查方法采用自填式問卷調查法,分別于入組時及入院后14 d對其進行量表測評.①自編問卷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居住狀況、經濟壓力等;②焦慮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焦慮情緒評定,該量表每一條目按1~4級評定患者焦慮癥狀出現的頻率.量表的總粗分等于量表各條目得分之和,總粗分X1.25即為標準分,若標準分≥50則認為有焦慮情緒存在;③抑郁情緒采用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定,該量表每一條目按1~4級評定患者抑郁癥狀出現頻率,總粗分等于量表各條目的累積得分,標準分=總粗分X1.25,患者標準分≥53則認為患者有抑郁情緒存在.
1.3.2 護理方法及評價對照組患者按照既往一般常規護理模式給予常規護理,給予一般性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等.觀察組患者護理人員在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前對參與護理人員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方面知識的培訓,了解護理優質護理服務護理措施和實施要求.觀察組患者則給予入院時強化入院宣教,基礎生活護理、病情觀察、環境衛生、基礎生活護理、疾病相關知識的解釋、生命體征監測、音樂干預、情感宣泄干預、肌肉放松訓練的方法、護理治療措施的實施和核查、出院后復診隨訪安排等護理措施.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年齡、病程和焦慮抑郁評分等)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性別構成等)以絕對值及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
入組時,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標準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4 d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標準分明顯低于入組時(P<0.05);且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焦慮抑郁標準分比較,對照組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組患者焦慮抑郁標準分比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4].該病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常有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表現,降低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5].而患者的預后除了與有無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有關外,護理措施落實到位與否與患者的預后明顯相關[5-7].常規護理只能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一般情況,但對于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則顯得相對不足.如何在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是學者們和護理人員關注的焦點.為此,該研究即嘗試性的探索了優質護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應用,并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該研究筆者采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對2010年4月-2012年5月在該院內科住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進行干預,結果發現:在干預14 d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標準分明顯低于入組時(P<0.05),而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標準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6].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明顯提高護理人員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有更高的認識,規范了護理人員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過程中的行為,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同時,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能夠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和患者家屬的交流與溝通,告知音樂干預、情感宣泄干預和肌肉放松訓練的方法等護理措施,明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
[1]李志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分析[J].吉林醫學,2012,33(1):186-187.
[2]李霞,宋瑩,李春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慮抑郁的臨床調查[J].醫學綜述,2012,18(1):156-157.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4]王媛,于維莉,蘆文麗,等.天津社區居民慢性病患病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2,28(3):296-298.
[5]鄭亞紅.心理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伴焦慮抑郁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60-61.
[6]楊鯤,李遵清,曹華偉,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緒障礙、生活質量及心理干預的追蹤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