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文娟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建筑二所,遼寧沈陽 110015)
目前,國內外檢驗評價水泥砂漿、混凝土在約束狀態下的抗裂性能的方法主要有圓環法、平板法(包括Kraai法和ICBO法)和棱柱體法等[1]。其中,圓環法的主要問題是測試時間長,敏感性差;棱柱體法不便于現場檢測,且對儀器靈敏度要求高;傳統的Kraai平板法存在試驗結果復演性差、統計處理復雜等問題。本文在借鑒ICBO方法基礎上加以改進,采用鋼制刀口裂縫發生器對裂縫實施快速、準確、等效的誘導發生,以提高材料開裂敏感性和有效性。將1.5 kg/m3和2.5 kg/m3的玄武巖纖維與0.9 kg/m3的杜拉纖維單摻或混摻入砂漿,并與基體試件進行24 h內抗裂性能試驗對比,研究纖維在水泥砂漿中的阻裂效應和影響規律[2-4]。
對單道刀口進行力學分析可知,在收縮產生的作用力下,刀口兩側AB及AC兩表面上分別產生反作用力F和F′,將反作用力F和F′按照力學三角形進行分解,其中F1和F1′均為垂直于模具底面的方向,F2和 F2′均為水平方向[5],如圖1所示。

圖1 刀口法力學分析
利用公式:

對A點處做受力分析:當材料收縮時,刀口頂端A點處在材料收縮產生的作用力下,受到左右兩個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2和F2′的作用,還受到豎直向上的F1和F1′的作用。刀口頂端A點存在應力集中,屬最危險點。因此,刀口頂端A點處材料,在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2和F2′的作用下最易產生橫向開裂,各個單道刀口頂端在水平力的作用下,產生的誘導裂縫走向均為沿著刀口的平行直線方向,使后期裂縫指標的量化處理更為方便。
試驗選用華日牌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密度為3 000 kg/m3;中砂:密度為2 630 kg/m3,細度模數為2.5;碎石:密度為2 930 kg/m3,粒徑為5 mm~12 mm;香港恒律格雷斯(GRACE)公司提供的杜拉纖維,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巖實業有限公司提供的玄武巖纖維,其中玄武巖纖維抗拉強度1 050 MPa,彈性模量34 GPa,短玄武巖纖維A長度20 mm,長玄武巖纖維B長度30 mm,杜拉纖維C抗拉強度76 MPa,彈性模量3.793 GPa,長度19 mm。采用0.5的水灰比,0.002%摻用量的引氣劑。國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報告表明,玄武巖纖維摻量為1.0 kg/m3~3.0 kg/m3時,混凝土的抗滲性和抗凍性提高約50%[1]。本文取0 kg/m3,1.5 kg/m3和 2.5 kg/m3。采用杜拉纖維常用摻量:0.9 kg/m3。
試件尺寸為800 mm×600 mm×100 mm,待試件成型30 min后,電風扇直吹試件表面,風向順著刀口方向平行于試件表面。24 h后測量裂縫,裂縫長度取裂縫兩端直線距離為裂縫長度,當一個刀口上有兩條裂縫時,可將兩條裂縫的長度相加,折算成一條裂縫,測量每條裂縫的最大寬度。
纖維混凝土抗裂實驗配比表見表1。

表1 纖維混凝土抗裂實驗配比表 kg/m3
較大水膠比的混凝土的早期開裂特征是以干燥塑性收縮為主要原因,開裂時間較早,往往在初凝之前就出現開裂,1 d之內基本穩定,之后的2 d~3 d裂縫變化不大。采用以下指標作為被測混凝土材料的開裂評價指標。
1)裂縫的平均開裂面積:

2)單位面積的開裂裂縫數目:

3)單位面積上的總開裂面積:

4)裂縫降低系數:

其中,Wi,max為第 i根裂縫的最大寬度,mm;Li為第 i根裂縫的長度,mm;N為總裂縫數,根;A為平板的面積,取0.48 m2;Afcr為纖維混凝土試件裂縫名義總面積,mm2;Amcr為基體試件裂縫總面積,mm2。
經過對24 h后抗裂試件的觀察和測量,得到纖維砂漿開裂形態。
纖維砂漿刀口法抗裂試驗結果見表2,表3。

圖2 裂縫總面積比(24 h)

圖3 裂縫總長度比(24 h)

圖4 最大裂縫寬度比(24 h)

圖5 降低系數比(24 h)
由圖2~圖5可以看出:1)纖維的摻入明顯減少水泥砂漿的裂縫總面積、裂縫總長度、最大裂縫寬度。說明纖維使得砂漿早齡期收縮面積減小、收縮裂縫變短、早齡期收縮裂縫變細。2)SP-3試件(混摻2.5 kg/m3的長玄武巖纖維B和0.9 kg/m3的杜拉纖維C)裂縫總面積最小,裂縫總長度最小,最大裂縫寬度最小,其抗裂性最好。SP-4試件(摻加1.5 kg/m3的短玄武巖纖維A)抗裂性最差。纖維抗裂性和纖維的數量與長度有一定關系。
1)纖維的加入,使得砂漿早齡期約束收縮裂縫變得更短、更細、更少,使結構不容易出現應力集中,更細小、更少的裂縫可以減少侵蝕性物質和水進入建材的可能性,減少結構破壞,進而提高結構的耐久性。

表2 纖維砂漿抗裂性

表3 纖維砂漿裂縫降低系數
2)纖維抗裂性和纖維的數量與長度有一定關系。SP-3試件(混摻2.5 kg/m3的長玄武巖纖維B和0.9 kg/m3的杜拉纖維C)抗裂性最好。SP-4試件(單摻1.5 kg/m3的短玄武巖纖維A)抗裂性最差。
[1] 國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玄武巖纖維混凝土與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性能測試研究報告[R].國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006.
[2] 黃功學,趙 軍,高丹盈.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凍融后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人民黃河,2009,31(5):105-108.
[3] 張樹青,王彩英,吳學禮.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與強度的關系[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3(3):6-8.
[4] 張艷玲.混凝土早期開裂因素的初探[J].混凝土,2005(5):18.
[5] 叢 溪.用于地下結構的纖維混凝土阻裂防滲性能研究[D].哈爾濱:東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