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龍 肇東市尚家鎮人民政府
推動城鎮的經濟發展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有條理有目標的進行,通過不斷的推動城鎮的商業活動、旅游活動等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重視企業發展在城鎮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城鎮經濟逐漸朝著綜合型的趨勢前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經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特別是進入2000年以后,隨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我國城鎮經濟的發展環境有效改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顯著提高。當前各類鎮域經濟類型呈多樣化趨勢,地域特色突出,經濟結構、產業構成、發展模式等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
1.城鎮經濟發展的優勢。城鎮經濟對中國經濟貢獻較大,我國大約有1.93萬個建制鎮,各地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但總體上對中國經濟貢獻較大;東南沿海出現了大批經濟強鎮,改革開放以來,大批東南沿海的鄉鎮,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土地、勞動力密集的優勢,承接了大量加工業和制造業,促進了當地鎮域經濟的發展;隨著內地大中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大中城市周邊也出現了一些搞專業化生產的明星鄉鎮,這些鄉鎮,有的借助區位優勢和商品集散地的傳統優勢,搞商貿發展型經濟,有的利用工業比較優勢,搞工業主導型經濟,有的發揮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搞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型經濟,有的依靠獨特的人文自然資源優勢,搞旅游帶動型經濟;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成為城鎮經濟發展的突破口,除不少區位優勢獨特的鄉鎮大力吸引外來投資外,不少鄉鎮都在積極發展民營經濟,民營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2.城鎮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各地城鎮經濟發展仍不平衡,目前,東南沿海的城鎮經濟發展速度及規模大于中西部的鄉鎮,大中城市周邊的城鎮經濟發展快于偏遠地區鄉鎮;部分鄉鎮特色優勢產業還不大突出,主要表現在部分鄉鎮特色產業規模還不夠大,品牌效應還不夠明顯;部分鄉鎮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不少鄉鎮基礎設施薄弱,功能不配套,明顯滯后于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缺乏提升人氣和集聚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良好投資環境;城鎮經濟的發展受資金制約較大,發展城鎮經濟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依托,在當前的財政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下,鎮政府在城鎮建設上的投入力度還受“吃飯財政”的制約,明顯不利于城鎮的經濟發展。
1.科學定位,合理配置城鎮資源。要站在為中心城市或縣域城市服務的大局上定好位。在縣域功能區劃的前提下,無論從資源還是財富積累等各方面,鄉鎮都處在弱勢地位。科學和鮮明的定位,可以正確指導鄉鎮經濟活動、吸引外部資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聚集資源,最優化地配置資源,最有效地轉化資源,從而最有力地提升鎮域經濟的競爭力。
2.發揮自身資源優勢。鎮域經濟的發展應當因地制宜,避免和縣域城市產業同質化,在全力挖掘自身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努力培育自己的特色產業,發展中心城市或者是縣域城市所不具備產業或者是配套服務,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路子。
3.大力改善發展環境。各地鄉鎮要把改善環境擺在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繼續深入持久地開展營造發展環境活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軟硬發展環境,增強環境對各類生產要素的吸附、聚集功能,使更多的項目資金投入到鄉鎮。
4.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我國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優勢明顯。同時,政府要對符合政府重點支持方向的產品、服務和項目予以扶持,對提供較多就業機會的涉農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種養大戶給予就業補貼,促進勞動密集型農業大發展。
5.中西部鄉鎮要大力承接東部的產業。中西部鄉鎮可出臺土地租借區政策,允許東部地區與西北部地區協商建立自建、自管、自營的專屬經濟區,租金、稅收、產值的多少和歸屬均可協商,國家在宏觀層面上可以用減國稅、差別土地資源稅和寬松土地政策來鼓勵產業向中西部地區的鄉鎮轉移,穩定國家在中西部地區就業優先的基本經濟政策。
6.政府部門要引導各類金融機構主體和社會資本參與。培育發展適合城鎮經濟發展需要的農村金融組織,穩健發展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籌措鄉鎮發展所需要的資金。
7.以提高人口素質為依托。人口素質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提高人口素質要依賴于政策的傾斜、教育的投入等方面實現,制定相應措施不斷提高人口素質才能保證各地區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城鎮經濟要持續健康的發展,就要不斷提高和改善城鎮人口素質。
8.綜合規劃城鎮經濟的發展。按照“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切實抓好主體功能區劃分,綜合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科學調整和合理布局生產力。對不符合生態環境要求的項目,堅決不引進、不發展。統籌考慮全城鎮的經濟發展、人口轉移、勞動就業、資源環境保護、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按照“產業配套、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要求,高水平規劃城鄉建設。
自改革開放來,中國城鎮經濟發展迅速,但區域發展存在不平衡的現象。同時,在城鎮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有些地區走入了誤區,很多阻礙城鎮經濟發展的行為仍然存在,需要城鎮領導認真對待。
[1]陳淑華.提高勞動者素質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07.12
[2]王文燦,賴秀寶.論鄉鎮企業的發展與農村城鎮化建設[J].商業研究.2002.07